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娟

作品数:23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食品
  • 5篇食品包装
  • 5篇食品模拟物
  • 5篇迁移
  • 5篇邻苯二甲酸酯
  • 5篇模拟物
  • 5篇包装材料
  • 4篇动力学
  • 4篇动力学模拟
  • 4篇微波
  • 4篇分子
  • 4篇分子动力学
  • 4篇分子动力学模...
  • 3篇盾叶薯蓣
  • 3篇乙烯
  • 3篇皂苷
  • 3篇增塑
  • 3篇增塑剂
  • 3篇溶剂
  • 3篇色谱

机构

  • 23篇暨南大学
  • 4篇湖南工业大学
  • 3篇江南大学
  • 2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中国检验检疫...
  • 2篇南宁海关技术...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广东中烟工业...
  • 1篇广州海关技术...

作者

  • 23篇程娟
  • 15篇胡长鹰
  • 9篇吴宇梅
  • 9篇王志伟
  • 5篇王楠
  • 4篇李丹
  • 2篇王雷
  • 2篇钱玉兰
  • 2篇蒋海云
  • 2篇徐德平
  • 2篇吴建文
  • 2篇王志伟
  • 1篇林勤保
  • 1篇庞自洁
  • 1篇方细玲
  • 1篇朱勇
  • 1篇杨松平
  • 1篇刘丹
  • 1篇邝淑婷

传媒

  • 6篇包装工程
  • 5篇食品科学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草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塑料科技
  • 1篇包装学报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1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新鲜盾叶薯蓣切片,水煎煮,离心,合并水提取液,上树脂层析柱,水洗0.8~1.5个柱体积后,用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或将干燥盾叶薯蓣粉碎,用乙醇回流提取,离心,...
胡长鹰程娟王雷钱玉兰
文献传递
食品接触用低密度聚乙烯中BHA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
2025年
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化学物的迁移是污染食品和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低密度聚乙烯/丁基羟基茴香醚(LDPE/BHA)单相模型和LDPE/BHA-食品模拟物两相模型,采用均方位移探究BHA分子在4个温度(278,298,310,333 K)下的扩散行为,并进一步从扩散系数、自由体积分数、溶解度参数、相互作用能、BHA分子运行轨迹,以及所接触食品模拟物种类等方面阐述了BHA分子的扩散机理。结果表明,BHA分子的扩散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在高温下,BHA分子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这主要归因于温度升高使分子获得更多能量,同时更高的自由体积分数及更显著的聚合物链节段运动为BHA分子的扩散提供了更多空穴。BHA分子与聚合物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导致其扩散系数降低,与聚合物溶解度参数值相近的食品模拟物有助于BHA的迁移。
李谋海于文喜程娟易夕剑雷琴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低密度聚乙烯食品接触材料
聚酰胺/聚丙烯蒸煮袋中2,4-二氨基甲苯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向酸性食品模拟物的迁移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法,测定尼龙/聚丙烯(polyamide/castpolypropylene,PA/CPP)蒸煮袋中2种初级芳香胺(primary aromatic amines,PAAs)物质2,4-二氨基甲苯(2,4-diaminotoluene,2,4-TDA)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diaminodiphenylmethane,4,4’-MDA)向4%乙酸食品模拟液的迁移量,并研究不同热处理及杀菌方式(巴氏杀菌、蒸、煮、高温灭菌、紫外杀菌)对蒸煮袋中这2种物质向4%乙酸食品模拟物中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C-MS/MS检测2,4-TDA和4,4’-MDA迁移量的检出限均不大于0.02μg/kg,定量限均不大于0.05μg/kg,满足欧盟标准中对于PAAs限量的检测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除紫外杀菌对2,4-TDA和4,4’-MDA的迁移无显著影响外,巴氏杀菌、蒸、煮、高温灭菌均会促进PA/CPP蒸煮袋中2,4-TDA和4,4’-MDA向4%乙酸溶液的迁移,迁移量随着迁移温度的升高显著增加(P<0.05)。根据迁移结果可知,在对蒸煮袋包装的食品进行杀菌处理时,紫外和巴氏杀菌是相对安全的处理方式;另外,在对蒸煮袋包装的食品进行加热时,相比煮,蒸是更为安全的一种加热方式。而在121℃高温灭菌15 min条件下,2种PA/CPP样品袋中4,4’-MDA的迁移量分别达到2.733μg/kg和3.113μg/kg,均高于欧盟正在修订的对单个PAAs的迁移限量(0.002 mg/kg),具有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可见,当利用PA/CPP蒸煮袋包装食品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胶黏剂中PAAs的迁移量及食品安全的影响值得重点关注。
官铃淇蔡翔宇陈璐张勤军程娟余稳稳吕春秋吴玉杰胡长鹰
关键词:食品模拟物
聚氯乙烯接枝改性-增塑剂协同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025年
目的旨在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究聚氯乙烯(PVC)接枝改性与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共混的协同效应,为开发兼具优异增塑性和安全性的PVC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指导。方法构建接枝改性的PVC元胞模型,计算模型体系的溶解度参数、玻璃化转变温度(Tg)、力学性能、相互作用能(E_(inter))、均方位移(MSD)以及径向分布函数(RDF)等关键参数,揭示接枝改性与DOP对PVC性能的协同影响机制。结果接枝改性可有效降低PVC的T_(g),其与DOP共混体系的Tg会进一步降低;接枝改性导致PVC主链间E_(inter)降低,而接枝物的引入能显著提升PVC链间的E_(inter),保障材料力学性能的稳定性;接枝改性与DOP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PVC的MSD,表明体系可塑性增强;RDF分析进一步证实,接枝改性和DOP共混削弱了PVC链间Cl与H的相互作用。结论接枝改性与DOP的协同作用可有效调控PVC的可塑性。
雷永振易夕剑程娟于文喜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聚氯乙烯接枝改性增塑剂玻璃化转变温度
高温下白卡纸中二苯甲酮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向食品模拟物质的迁移
2012年
研究了在70℃和90℃下,采用直接浸泡法使白卡纸中的固化剂二苯甲酮(BP)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HCH)向水、3%乙酸、15%乙醇、50%乙醇、95%乙醇等食品模拟物质迁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别检测迁移后模拟物质中的迁移量。结果表明两种固化剂在0.64~40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5。温度越高,迁移时间越长,迁移量也越大;随着乙醇浓度的增高,BP、HCH的迁移量也增加;对于3%乙酸,BP和HCH迁移率最小。
李丹胡长鹰程娟吴宇梅王志伟
关键词:纸质包装材料食品模拟物
甘草甜素与甘草苷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被引量:4
2010年
以乌拉尔甘草为原料,用70%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粗分离,SephadexLH-20和聚酰胺进一步纯化,得到二个单体物质,经核磁共振法鉴定,分别为甘草甜素A和甘草苷。
程娟胡长鹰徐德平
关键词:甘草甘草甜素甘草苷
超声萃取/快速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测定烟用拉线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被引量:3
2013年
建立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同时检测10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出了5种烟用拉线中含有的2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EHP和DIBP的含量。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和ASE快速溶剂萃取法对烟用拉线进行了萃取。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的回收率在78.3%~91.7%之间,RSD在7.95%~9.82%之间,ASE萃取技术的回收率在82.2%-93.8%之间,RSD在4.95%-7.87%之间;ASE萃取技术有较高的回收率和精密度,适宜用于烟用拉线检测前的处理过程。
刘丹程娟方细玲邝淑婷王志伟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超声萃取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微波纸中邻苯二甲酸酯向Tenax的迁移规律及预测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微波纸中邻苯二甲酸酯向食品模拟物Tenax(改性聚苯醚)迁移时的变化规律,并分别基于Fick第二定律和Weibull分布理论建立迁移预测模型。与迁移实验值相比,基于包装有限体积-食品有限体积体系和恶劣迁移条件下建立的Fick迁移模型,其预测值往往略高于实验值,其预测效果可用于评估食品安全并提供更高的安全阈值。基于实验经验建立的Weibull迁移模型,其迁移预测曲线能有效地描述真实地迁移过程。
吴建文胡长鹰王志伟王志伟王楠吴宇梅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FICK第二定律
铝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云母粉对PLA/PBAT体系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文章采用聚乳酸(PLA)、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共对苯二甲酸酯(PBAT)和铝酸酯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云母粉,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纳米复合薄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氧气透过率测试仪、TG-DSC联用同步热分析仪表征纳米复合薄膜的性能。通过总迁移实验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纳米复合材料的特定迁移,评估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铝酸酯偶联剂成功活化了纳米云母粉。改性纳米云母粉可以提高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而PLA的结晶度先升高后降低,添加0.2%改性纳米云母粉效果最佳。PLA/PBAT体系的热稳定性随着改性纳米云母粉添加量的增加而略有下降。加入0.2%改性纳米云母粉使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降低了28%。纳米云母粉的加入增强了薄膜的界面粗糙度,加入改性纳米云母粉后仍能满足作为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要求。
赵创创林勤保卢大勇钟怀宁程娟
关键词:聚乳酸
一种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新鲜盾叶薯蓣切片,水煎煮,离心,合并水提取液,上树脂层析柱,水洗0.8~1.5个柱体积后,用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或将干燥盾叶薯蓣粉碎,用乙醇回流提取,离心,...
胡长鹰程娟王雷钱玉兰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