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新军

作品数:5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超声提取
  • 2篇黄精
  • 2篇黄酮
  • 2篇挥发油
  • 1篇多茬
  • 1篇星点设计
  • 1篇星点设计-效...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异黄酮
  • 1篇皂苷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忍冬
  • 1篇总黄酮
  • 1篇微波干燥
  • 1篇效应面法
  • 1篇绿原
  • 1篇绿原酸
  • 1篇花期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5篇尤新军
  • 4篇王俊儒
  • 2篇乔东东
  • 2篇李娜
  • 1篇彭菊艳
  • 1篇张云
  • 1篇雷鸣
  • 1篇张玉超
  • 1篇郭蕊
  • 1篇王琳

传媒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葛根异黄酮的工艺探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索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葛根异黄酮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质量浓度,以异黄酮损失率、洗脱率、收率、纯度等为指标,评价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葛根异黄酮工艺中,上样液用量、上样液质量浓度、吸附流速、洗脱剂蒸馏水用量、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及其用量对吸附和解吸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优工艺。【结果】D-101大孔树脂对葛根异黄酮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其最优工艺条件为:葛根异黄酮饱和吸附量为3.3倍树脂体积,上样液质量浓度7.20mg/mL,吸附流速为2mL/min,洗脱剂蒸馏水和体积分数30%乙醇的用量均为4倍树脂体积。利用该工艺精制后葛根异黄酮纯度、收率分别达80.74%和63.62%。【结论】采用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葛根异黄酮简单可行,精制效果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张玉超李娜乔东东尤新军王俊儒
关键词:异黄酮分离纯化大孔树脂
黄精总皂苷超声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38
2010年
采用水浴加热法、超声法和微波法等3种方法提取黄精总皂苷。结果表明:超声法提取黄精总皂苷方法最佳,具有高效、安全、成本低等优点,且能保护被提取成分不被破坏。采用超声提取,以人参皂苷Rb1标准品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黄精总皂苷提取有极显著的影响,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影响不显著。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80%乙醇提取2次,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15,提取总皂苷含量在3.4%以上。
尤新军郭蕊王琳王俊儒
关键词:黄精皂苷正交设计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梓树果实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被引量:15
2010年
以梓树果实为材料,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梓树果实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9%,料液比1∶44,提取时间39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梓树果实总黄酮提取量测定值为22.289 4 mg.g-1,最佳工艺验证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差-1.84%。
乔东东张云尤新军雷鸣王俊儒
关键词: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黄精中低极性部分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为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黄精作为传统中药,具有降低血糖、血脂,保护心血管系统,调节...
尤新军
关键词:黄精超声提取抑菌活性挥发油
文献传递
忍冬多茬开花的产量及其品质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汉中金银花基地忍冬多茬开花在产量、品质方面的差异,为金银花的适时采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测定金银花4茬花产量指标,并利用HPLC、比色法分别测定第1,2茬花各阶段样品中绿原酸、总黄酮含量,利用超临界CO,流体萃取、GC-MS测定金银花挥发油组成。结果:在4茬花中,第1,2茬花占总产量的80%以上,第1茬花单株花蕾个数几乎是其他3茬花的总和。第1茬花折干率以三青期为最高,第2茬花折干率以二白期最高。在品质指标上,第1茬花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第2茬花的,其中以二白期的最高,分别达到3.5%,13.2%。第2茬花则以三青期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7%,11.6%。对第1茬花5个生长发育阶段花蕾样品的挥发油均检出了19种成分,主要为3大类,即正构烷烃类、脂肪酸类和甾醇类,含量最高的是正二十九烷和正三十一烷,5个发育阶段的相对质量分数分别在40%,20%以上,维生素E的含量也比较高,为8.15%~10.43%,并检测到γ-5-谷甾烯-3-醇、5,2-豆甾二烯-3-醇和菜籽甾醇,其中前2种在挥发油中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4.90%~6.9%,1.06%~4.10%。结论:第1,2茬金银花对产量贡献最大,二白、大白期综合品质最好,挥发油中维生素E和甾体组分值得重视。
李娜尤新军彭菊艳王俊儒
关键词:花期挥发油绿原酸微波干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