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伟霞

作品数:24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基因
  • 10篇突变
  • 7篇缺陷病
  • 5篇基因突变
  • 5篇分子
  • 5篇SLC25A...
  • 4篇胆汁淤积
  • 4篇遗传学
  • 4篇遗传学分析
  • 4篇婴儿
  • 4篇综合征
  • 3篇胆汁
  • 3篇新生儿
  • 3篇突变分析
  • 3篇克隆
  • 3篇患儿
  • 3篇家系
  • 2篇地理分布
  • 2篇血脂
  • 2篇糖原

机构

  • 21篇暨南大学附属...
  • 4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4篇林伟霞
  • 20篇宋元宗
  • 11篇郭丽
  • 9篇邓梅
  • 8篇张占会
  • 4篇程映
  • 3篇赵新景
  • 3篇郑琪琪
  • 2篇毛曼
  • 2篇马艳立
  • 1篇李冰肖
  • 1篇段阿林
  • 1篇张穗
  • 1篇徐文璐
  • 1篇卢春婷
  • 1篇李丹
  • 1篇郑乔丹
  • 1篇蔡香然
  • 1篇张洹
  • 1篇冯烈

传媒

  • 8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生理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外周血淋巴细胞SLC25A13基因cDNA克隆分析的新突变IVS4ins6kb识别及其在NICCD患者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by Citrin Deficiency, NICCD)是一种由编码Citrin蛋白的SL...
林伟霞
关键词:SLC25A13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新生儿杜宾-约翰逊综合征患者9例临床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2025年
目的杜宾-约翰逊综合征(DJS)是ABCC2双等位基因致病性变异导致的罕见遗传性肝病。研究DJS患者的ABCC2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特征,以期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9例DJS患者。收集其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系统分析一般情况、症状、体征、病理改变、治疗及预后情况。遗传学检测采用靶向高通量测序,阳性结果以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并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和标准,对检出的ABCC2新变异进行致病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多组数据间统计学差异。结果9例DJS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例,均以黄疸为首发症状(9/9),中位发病年龄为5(2,15)d。病程中7例(7/9)存在肝大,其中2例(2/9)伴脾大。全部患者存在高胆红素血症,且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同时总胆汁酸(TBA)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部分患者(4/9)转氨酶升高,另外部分患者(3/9)碱性磷酸酶(ALP)升高。9例患者共检出12种ABCC2变异类型,其中c.23622363del(p.Leu788ValfsTer13)、c.364C>T(p.Gln122Ter)、c.338T>C(p.Leu113Pro)和c.419T>A(p.Ile140Lys)为致病性/可能致病性新变异。经护肝、利胆、退黄等药物治疗后,在7.79(7.0,15.25)月龄进行末次随访时,5例(5/9)患者黄疸消退,另4例(4/9)黄疸减轻;5例(5/9)患者肝大改善,其中3例(3/9)肝脏大小恢复正常;所有患者胆红素、TBA、GGT和ALP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DJS患者新生儿期起病,以高GGT胆汁淤积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遗传学分析发现的4种新的变异类型,拓展了ABCC2基因变异谱,为DJS确诊提供了新的分子标志物。患者经内科治疗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异常均得到改善或者消失,提示DJS可能是一种远期预后良好的遗传病。
徐涛李丹郭丽邓梅林伟霞宋元宗
关键词:黄疸Γ-谷氨酰转移酶
NICCD一家系SLC25A13基因诊断:cDNA克隆及SNP分析法识别大片段插入新突变
目的 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是一种由编码Citrin蛋白的SL...
林伟霞张占会邓梅宋元宗
一个SLC25A13基因复杂新突变的识别研究
目的: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是由SLC25A13基因突变导致的...
林伟霞郑琪琪宋元宗
首例非白人婴儿肝衰竭综合征1型患儿临床特点和分子诊断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婴儿肝衰竭综合征1型(ILFS1)是一种由胞质亮氨酰-t RNA合成酶基因(LARS)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研究报道首例非白人ILFS1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分子诊断经过,为ILFS1的诊治提供参考。患者为2岁9个月男孩,因发现肝脾肿大1年余就诊。1岁5个月时发现肝脾大,实验室检查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异常和贫血,肝脏病理提示肝硬化和脂肪肝;SLC25A13基因高频突变筛查和一代测序分析仅检测到一个父源性突变c.1658G>A,cDNA克隆分析也未发现母源性SLC25A13等位基因异常转录子;代谢性肝病相关基因外显子组捕获二代测序在患儿LARS基因检出父源性突变c.2133_2135del(p.L712del)和母源性突变c.1183G>A(p.D395N),经一代测序验证,最终确诊为ILFS1。目前随访至4岁,肝功能正常,无贫血,仍有低蛋白血症。
林伟霞郑琪琪郭丽程映宋元宗
关键词:SLC25A13基因
Citrin缺陷病患儿118例SLC25A13基因突变和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Citrin缺陷病(CD)是SLC25A13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Citrin蛋白功能缺陷而形成的一种遗传代谢病.本病已报道临床表型3种,分别是成人发病瓜氨酸血症2型(CTLN2),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
宋元宗邓梅赵新景林伟霞郭丽张占会
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致病基因RUNX1新变异c.509-2A>G的识别和致病性
2025年
目的: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familial platelet disorder with predisposition t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FPD/AML)是RUNX1(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基因变异导致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研究报告了1例FPD/AML 3日龄男婴患儿的临床表型和RUNX1基因型特征,旨在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患儿的临床信息,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运用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方法寻找可能的遗传学病因,基于Minigene剪接变异体分析技术研究了剪接位点新变异的异常剪接机制,并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分析新变异的致病性。结果:患儿因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2 d入院。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和骨髓巨核细胞发育不良。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患儿是RUNX1基因c.509-2A>G变异的杂合子,为国内外文献所未曾报道的新生变异。Minigene基因分析发现该变异导致异常转录本r.509_515del (p.Gly170Alafs*3)的形成,可明确诊断为FPD/AML。经对症支持处理,患儿血小板数量稳定,但仍明显低于正常,远期预后尚有待随访观察。结论:本研究识别了1个新生RUNX1基因剪接位点变异,并通过Minigene技术确认了其可导致FPD/AML,拓展了RUNX1基因变异谱,对FPD/AML的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马菁菁张成成邓梅林伟霞郭丽宋元宗
我国希特林缺陷病患儿SLC25A13基因突变谱及其地理分布特征研究:10年经验
目的 希特林缺陷病是SLC25A13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遗传代谢病,而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
宋元宗张占会林伟霞程映郑琪琪赵书涛曾汉石马艳立赵新景邓梅文芳
糖原累积病Ⅲa型一家系两例患儿的分子诊断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糖原累积病IIIa型一家系AGL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分析一家系两例疑诊糖原累积病IIIa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采集研究对象外周抗凝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然后对AGL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Sanger测序,以寻找致病突变。然后,通过对75名健康志愿者AGL基因相应外显子的Sanger测序,调查新突变的人群分布频率。结果该家系中姐弟二人均以低血糖及肝脏增大为主要临床特征,伴转氨酶及肌酶明显升高。AGL基因分析显示两患儿均为突变c.1735+1G〉T和C.9591G〉C的复合杂合子,后一个突变未见文献报道,在正常人群中频率小于1%。结论通过AGL基因分析,结合临床表现,该家系中姐弟二人均确诊为糖原累积病IIIa型患者。新突变c.959—1G〉C的识别扩展了AGL基因突变谱,同时为患儿分子诊断和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了实验依据。
郭丽林伟霞毛曼宋元宗
关键词:糖原累积病左心室肥厚
一种新的SLC25A13基因大片段缺失变异的识别:1例希特林缺陷病患者临床和遗传学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1例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整理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标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致病突变,通过Sanger测序验证阳性发现,并根据ACMG指南和标准,分析新变异的致病性。结果:患儿为1.5月龄女婴,因发现皮肤黄染1月余入院。体检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右肋下1 cm,质软。生化检查示血清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甲胎蛋白等水平升高,伴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和贫血。诊断为胆汁淤积症。遗传学分析发现患儿为SLC25A13基因c.852_855del与c.1314-4144_c.1452+3373del7658bp的复合杂合子;前者为母源性致病性变异,后者导致整个外显子14缺失,为父源性新变异,根据ACMG标准判定为致病性变异,病因诊断NICCD。经更换无乳糖并强化中链甘油胆汁的配方奶粉喂养,患儿病情迅速好转。结论:通过分析1例NICCD患儿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识别一个长达7658bp的SLC25A13基因缺失变异,扩展了SLC25A13突变谱,为NICCD确诊和遗传咨询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物。
蔡敏儿林伟霞宋元宗
关键词:SLC25A13基因高通量测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