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海涛

作品数:38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文化科学
  • 5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等离子体
  • 7篇淀粉
  • 7篇教学
  • 6篇离子
  • 6篇辉光
  • 6篇辉光放电
  • 6篇辉光放电等离...
  • 6篇放电等离子体
  • 4篇院校
  • 4篇茄红素
  • 4篇曲霉
  • 4篇课程
  • 4篇化学实验
  • 4篇降解
  • 4篇番茄红素
  • 4篇棒曲霉
  • 4篇棒曲霉素
  • 3篇杀菌
  • 3篇农林院校
  • 3篇普通化

机构

  • 38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甘肃省疾病预...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兰州海关技术...

作者

  • 38篇龙海涛
  • 27篇蒲陆梅
  • 7篇薛华丽
  • 6篇毕阳
  • 5篇李永娟
  • 5篇孙艳
  • 5篇张慧秀
  • 4篇杨晰
  • 4篇杨敏
  • 3篇张志霞
  • 3篇吴龙婷
  • 3篇牛红艳
  • 3篇薛利新
  • 2篇胡冰
  • 2篇肖雯
  • 2篇徐玉梅
  • 2篇虎玉森
  • 2篇李静
  • 2篇付国瑞
  • 1篇李丽

传媒

  • 6篇辐射研究与辐...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食品科学
  • 3篇白城师范学院...
  • 2篇吉林农业科技...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管理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包装与食品机...
  • 1篇工业催化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兰州文理学院...

年份

  • 6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农科背景下大学生实践教学问题及学生学术能力培养建议——以科研仪器在应用化学专业中的应用为例
2023年
新农科背景下,大学生实践教学对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研仪器的使用是大学生实践的重要内容,结合应用化学专业,对大学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化学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研究内容不匹配以及开放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在大学生实践教学中,要借助科研仪器来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实现学生学术创新,锻炼学生学术思维,对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许卫兵李贵琛龙海涛蒲陆梅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仪器
“普通化学”课程立体化改革与实践被引量:5
2016年
培育创新型人才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的要求。针对"普通化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机制及制度保障4个方面进行立体化改革,将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思想联合起来,分别探讨了立体改革的具体措施及实践效果。实践表明,立体化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提高了普通化学课程教学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龙海涛蒲陆梅李静杨敏
关键词:教学质量
叶酸修饰的聚(N-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巯基嘌呤纳米粒子的制备和细胞毒性研究
2022年
【目的】制备高效的聚合物抗癌药物输送系统,探究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抗癌药物6-巯基嘌呤(6MP)通过对谷胱甘肽敏感的前药(PTA)连接物共价结合到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HPMA)的-OH基团上,选择叶酸(FA)作为癌细胞靶向基团制备了聚(HPMA)-PTA、聚(HPMA)-FA-PTA两种聚合物。【方法】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紫外分析、扫描电镜等对其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两种复合物呈直径约为100~150 nm的球形粒子,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对所制备的聚合物进行细胞毒性分析,证实产物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结论】聚(HPMA)-PTA、聚(HPMA)-FA-PTA聚合物具有明显的靶向性和抗肿瘤作用,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应用前景。
狄钰馨张加赵敏智龙海涛许卫兵
关键词:抗癌药物细胞毒性
基于抑菌效果和风味品质评价的冰红葡萄酒超高压工艺优化
2025年
冰红葡萄酒因具有独特的风味特征而深受消费者青睐,但生产过程中的灭菌和二氧化硫添加是限制冰酒质量提升、影响其品质表达的关键问题。为探究超高压处理对美乐冰红葡萄酒抑菌效果及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美乐冰红葡萄酒为试验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高压抑菌条件,分析酒样中微生物含量的变化以及酒体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UHP)的最佳条件为压力411 MPa、时间25 min、温度34℃,对应冰红葡萄酒抑菌效果和品质变化的综合评分最高(85.05分)。经最优条件处理后,与对照组(CK)相比,超高压处理组样品的pH值上升,总酸、还原糖含量下降;总酚含量显著增加,单宁含量降低,总黄酮、总花色苷及颜色参数L^(*)值等无显著变化。在酒样中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物质,超高压处理后酒样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较CK显著增加,特别增加了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赋予酒样更浓郁的果香特征,显著提高了冰红葡萄酒的感官评分及风味品质。该研究结果可为超高压技术在冰红葡萄酒品质提升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张潇方翦祎龙海涛王波马统魏张波
关键词:超高压技术抑菌挥发性物质
冷冻干燥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及其缓释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以酯化微孔淀粉、麦芽糊精、明胶、蔗糖及VC为复合壁材,番茄红素为芯材,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了番茄红素微胶囊,并对制备的番茄红素微胶囊缓释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酯化微孔淀粉、麦芽糊精、明胶、蔗糖及VC为复合壁材,其质量比为1∶0.67∶0.56∶0.22∶0.44,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0.5 h,芯材和壁材的质量比为10∶90时制得的微胶囊包封率高达91.78%,微胶囊经扫描电镜表征得表面光滑且呈球形,直径在10μm左右;制备的番茄红素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肠溶性,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其释放数据符合Higuchi扩散模型,说明番茄红素微胶囊体外释放符合菲克扩散机理。
龙海涛毕阳张慧秀孙艳牛红艳蒲陆梅
关键词:番茄红素微胶囊缓释
沙枣多糖泡腾片的制备及工艺优化被引量:15
2016年
制备沙枣多糖的一种新剂型泡腾片。从沙枣果实中分离提取沙枣多糖,测定了其静止角、豪斯纳比和膨胀系数等压缩指数。采用酸碱两相制粒法对沙枣多糖进行混合压片实验,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沙枣多糖添加量、泡腾剂添加量和甜味剂用量对泡腾片不同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枣多糖提取物的静止角θ=38.19°、豪斯纳比为1.19、压缩指数为15.99%,说明沙枣多糖适合于压制泡腾片;当沙枣多糖添加量为25.0%、泡腾剂添加量为61.1%、甜味剂添加量为11.1%时,制备得沙枣多糖泡腾片感官评分最高达4.7分,与预测值(4.8)接近。实验优化了沙枣多糖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确定了其最佳工艺配方。
杨晰龙海涛乔海军
关键词:泡腾片响应面法
微流控技术和智能手机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磷钼蓝比色法为例
2023年
在大学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引入微流控芯片和智能手机的相关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而且能够彰显课程的发展性与时代性.磷钼蓝比色法是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中磷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利用微流控芯片的集成优势和智能手机的拍照和图片分析功能,可以有效减小试剂用量,避免显色时间不同导致的误差,显著提高分析效率.
郭锦秀龙海涛胡冰何浪贾利蓉孔涛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智能手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室安全浸润多维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5年
高校化学实验室作为实践育人的主阵地,其安全教育体系构建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关键着力点。文章聚焦大一新生化学实验安全能力培养,创新性地构建了“认知强化-课程浸润-行为养成-文化塑造”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研究表明,该体系显著提升了学生安全素养,实验操作规范达标率提高了35.7%,安全隐患发生率下降了60.1%。同时,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优良率提高了129.8%,实现了安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发“安全案例资源库+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将责任意识培养融入实验教学全过程,为新时代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浸润育人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践方法。
刘乐平李永娟展宗嵩李全珍龙海涛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育人体系
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诱导合成淀粉基超强吸水接枝共聚物
2013年
以丙烯腈为单体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反应,合成了超强吸水性淀粉基丙烯腈接枝聚合物,对该聚合物进行了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和吸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放电电压在450-550 V,放电时间为15 min,聚合温度为55℃,后聚合时间1 h,丙烯腈和淀粉质量比为2∶1,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6%时,所合成聚合物具有最大吸水率,此时接枝率和吸水率分别为51.23%和1198.49%.
张志霞薛利新龙海涛王治存蒲陆梅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淀粉接枝共聚物
固定化混合酶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使用海藻酸钠固定纤维素酶及果胶酶,对其提取番茄酱中番茄红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了响应面优化方法,得到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为2.8h,pH为4.0,酶解温度50℃,酶用量为1.00g/100g,在此条件下番茄红素提取量达到3.68μg/mL。固定化混合酶重复循环利用7次以上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
龙海涛薛利新张志霞吴龙婷王娟蒲陆梅
关键词:番茄红素固定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