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3篇胶质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结石
  • 2篇结石残留
  • 2篇结石漏入腹腔
  • 2篇胶质瘤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分型

机构

  • 12篇武警江西总队...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江西省肿瘤医...

作者

  • 14篇曾朋
  • 5篇王学闽
  • 4篇吴品
  • 4篇施俊义
  • 4篇胡薇
  • 3篇杜哲明
  • 2篇刘夕水
  • 2篇潘厚坦
  • 2篇陶丽芬
  • 2篇李良
  • 1篇苏东玮
  • 1篇吕遐晟
  • 1篇李莉
  • 1篇李曦洲
  • 1篇刘文剑
  • 1篇黄海林
  • 1篇周东
  • 1篇于跃
  • 1篇吴燕梅
  • 1篇隋金珂

传媒

  • 5篇武警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5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在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2年
目的研究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的表达与乳腺癌各分子亚型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Gli1表达,并探讨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表达的关系,根据4种因子的表达情况进行分组并分析Gli1在Ki-67相关各分子亚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li1表达在ER阳性和阴性、Ki-67高表达和低表达及TNM不同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like型中Gli1阳性率分别为51.35%、81.25%、88.24%和96.15%,Luminal A型的阳性率最低,且以低表达为主,与其他亚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i1在Luminal A型乳腺癌中以低表达为主,可以作为接受单纯内分泌治疗的判断依据之一。Gli1高表达主要在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Basal-like型乳腺癌中,并可能成为Basal-like型乳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刘夕水曾朋李曦洲隋金珂吴燕梅杜磊施俊义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KI-67
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中神经胶质瘤致病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阴性乳腺癌中的神经胶质瘤致病因子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1,Gli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Gli1、MMP-9、CD34的表达情况,分析Gli1、MMP-9表达与CD34、肿瘤大小、淋巴转移、临床TNM分期、HER-2表达的关系。结果 E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Gli1阴性(-)、低表达(+)、中表达(++)及高表达(+++)组的CD34分别为48.83±7.53、60.69±10.02、64.68±12.92和75.91±11.30;MMP-9分别为48.15±8.44、61.69±10.71、67.76±14.03、73.11±12.7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Gli1、MMP-9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E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Gli1与MMP-9表达存在一定正相关性(r=0.462,P<0.01)。结论 Gli1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性,推测Gli1是ER阴性乳腺癌增殖途径中重要的调控节点之一。
周育宏黄海林杜哲明陈超王学闽曾朋
关键词:乳腺肿瘤雌激素受体GLI1基质金属蛋白酶-9
急性阑尾炎合并早早孕一例
2007年
吴品潘厚坦曾朋陶丽芬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早早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石漏入腹腔的预防及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结石漏入腹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56例LC术中结石漏入腹腔的原因、处理方法。结果胆囊分破36例,胆囊侧胆囊管钛夹脱落6例,穿刺孔取胆囊时撕破3例,术中胆囊减压11例。其中腹腔残留结石全部取出49例,腹腔残留小部分散在结石7例,全组无腹腔感染,随访3个月~4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防止术中胆囊分破或取出时撕破是关键,术中及时处理漏入腹腔的胆囊结石,是杜绝并发症发生的手段,对漏入腹腔的结石未能完全取出者,术后注意观察和随访,不必中转开腹。
王学闽吴品曾朋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结石残留
临床药师协作规范:普外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药师在规范普外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1至2023-12武警江西总队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6例Ⅰ、Ⅱ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药师是否干预普外科医师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为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时长、用药品种、给药时间、联合用药以及预防用药合理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43%,对照组为88.71%;干预组联合用药比例为4.05%,对照组为20.97%;干预组预防用药合理率为72.97%,对照组为1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长、用药品种和给药时间的合理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药师协作,可以有效规范普外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李良黄禹舒曾朋
关键词:干预抗菌药物围手术期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胶质细胞瘤转录因子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瘤转录因子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1,Gli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Gli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Gli1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淋巴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Gli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10.996,P<0.01)。Gli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P53表达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χ2=4.621,χ2=4.332,χ2=4.601,P<0.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ER、PR、HER-2表达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li1的表达是辅助诊断乳腺癌的新指标,Gli1表达促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生长、分期进展,Gli1表达可能与P53的调控有关。
曾朋胡薇李莉苏东玮刘夕水于跃施俊义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乳头乳晕区Bowen病1例报告被引量:2
2011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左乳头及周围出现瘙痒脱屑伴色素沉着2年。2011年3月印片细胞学检查:少量角化表皮细胞,未找到恶性细胞。2011年4月皮肤活检:Paget’s病样组织图像,Paget’s样Bowen病或乳房Paget’s病。2011年5月住院。
胡薇曾朋盛湲施俊义
关键词:乳腺肿瘤BOWEN病PAGET病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56例被引量:2
2009年
王学闽曾朋周东
关键词:激光静脉曲张
益生菌对急腹症术后延迟性肠麻痹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评价使用益生菌对急腹症术后延迟性肠麻痹(PPO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至2024-01在武警江西总队医院因急腹症行手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益生菌组和对照组,各2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术后第1、7天的炎症反应、营养状况、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和PPOI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中心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首次排气时间[(46.29±23.06)hvs.(64.29±27.25)h;P<0.05]和住院时间[(236.57±97.22)hvs.(314.14±151.59)h;P<0.05]短于对照组,PPOI发生率更低(10.71%vs.39.29%;P<0.05)。结论急腹症术后使用益生菌利于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和减少PPOI发生。
曾朋刘文剑
关键词:益生菌急腹症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腹水渗漏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伤口愈合不良是肝硬化合并大量腹水外科病人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腹内压的升高,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及持续腹水渗漏为外科医生处理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由德国Fleischmann等首创的新式引流方法,是指通过将伤口使用特殊材料覆盖封闭,并置于负压下一段时间,以达到促进伤口愈合[1,2],本研究报道2015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本院应用VSD治疗肝硬化术后腹水渗漏患者的疗效。
甘泉陈超储君曾朋杜哲明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肝硬化腹水术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