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丰

作品数:18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圆柱
  • 4篇飞行
  • 3篇翼型
  • 2篇弹性体
  • 2篇电传
  • 2篇电传操纵
  • 2篇电弹
  • 2篇电活性
  • 2篇电热
  • 2篇旋翼
  • 2篇翼板
  • 2篇直升
  • 2篇直升机
  • 2篇直升机机身
  • 2篇失速
  • 2篇双极性
  • 2篇双旋翼
  • 2篇喷口
  • 2篇热元件
  • 2篇尾喷口

机构

  • 18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亚琛工业大学

作者

  • 18篇李文丰
  • 13篇蔡晋生
  • 2篇郝江南
  • 2篇孟宣市
  • 2篇王骥飞
  • 1篇张伟伟
  • 1篇屈崑
  • 1篇刘秋洪

传媒

  • 3篇实验流体力学

年份

  • 5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速共轴双旋翼直升机推进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速共轴双旋翼直升机推进系统,其通过将涡轴发动机的尾气引入下游的推进系统中,带动推进系统中的自由涡轮转动,通过自由涡轮带动机身尾部的推进螺旋桨转动来产生提高直升机飞行速度的基本推进力,从而实现对发动机尾气...
马晓辉蔡晋生王骥飞李文丰
一种全新基于主被动耦合的防除冰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新基于主被动耦合的防除冰系统/装置,属于防除冰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粘合在翼型1上表面的防除冰组合层2,所述防除冰组合层2由超疏水涂层3、保温层4、加热元件5、隔热层6、导热丝7组成,所述隔热层6为最底层,...
刘欣乐蔡晋生李文丰
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圆柱绕流控制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在低速风洞中利用多级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控制圆柱绕流的流动分离。实验风速U∞=10m/s,基于圆柱直径的雷诺数Re=2.8×104,在实验中将两组三级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布置在圆柱模型肩部,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测量圆柱的尾流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定常和非定常激励均能抑制圆柱尾迹区,等离子体激励强度是影响激励器对圆柱绕流控制能力的重要因素;非定常脉冲激励耗电少,对流动控制能力强,效率明显高于定常激励,脉冲激励频率影响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流动的控制能力。在实验风速为10m/s时,脉冲激励频率与圆柱涡脱落频率一致,流动控制效果较好。
李文丰蔡晋生郝江南刘秋洪
关键词:等离子体圆柱风洞实验
壁面微结构对流向发展湍流边界层影响的实验研究
本文利用平面二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image velocimetry,PIV)和单丝热线测速技术(Hot-wire anemometry,HWA)在低速风洞中研究了壁面微结构对湍流边界层的影响。实验使用...
李文丰张悦
关键词:湍流边界层粒子图像测速减阻湍流相干结构
文献传递
电活性智能材料展向可变形减阻表面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活性智能材料展向可变形减阻表面,包括介电弹性体薄膜、柔性电极层,所述介电弹性体薄膜在上表面中部加工有横截面几何尺寸为宽2‑20μm高10‑100μm间距20‑200μm的直型微小肋条,两侧分布有柔性电极...
邱高阳李文丰蔡晋生许德辰刘欣乐
一种全新基于主被动耦合的防除冰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新基于主被动耦合的防除冰系统/装置,属于防除冰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粘合在翼型1上表面的防除冰组合层2,所述防除冰组合层2由超疏水涂层3、保温层4、加热元件5、隔热层6、导热丝7组成,所述隔热层6为最底层,...
刘欣乐蔡晋生李文丰
基于事件相机及微圆柱传感器的壁面剪切应力测量方法
本发明涉及应力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事件相机及微圆柱传感器的壁面剪切应力测量方法,该方法用于流场中壁面剪切应力的测量,包括:设置微圆柱传感器安装位置;设置事件相机光阈值;基于事件相机,采集初始时刻的微圆柱传感器顶...
孙北大李文丰马佳琪杨竣博王健良
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流动控制特性研究
2012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等离子体激励器,此激励器中前一级的下电极与后一级的上电极相连,形成双极性型电极。利用粒子示踪测速系统(PIV)对该激励器加速气流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多级激励器能够消除前后电极之间的相互干扰,大大提高多级等离子体激励器加速气流的效率。同时,在低速风洞中进行了新型激励器对圆柱后尾流的控制初步实验,该新型激励器对圆柱尾流的控制效果显著。
郝江南蔡晋生李文丰
关键词:圆柱体
一种双机头翼身融合低可探测布局
本发明一种双机头翼身融合低可探测布局,属于飞机气动布局的领域;包括机身和机翼,所述机翼设置于机身的两侧,形成翼身融合体的布局;所述机身包括双机头、推进系统、座舱/卫通舱、机身后缘、机身尾部、升力体机身后缘俯仰控制舵面、机...
马晓辉蔡晋生李文丰
文献传递
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机理与特性实验研究
2025年
作为一种新型防冰技术,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具有良好的防冰效果和较低的能量消耗。基于超疏水表面水滴撞击及润湿特性,依据结冰表面热平衡理论,发展了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热流密度预测模型。在结冰风洞中开展了圆柱模型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防冰热流密度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差别小于6%,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与能耗分析表明:与传统电加热方法相比,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能够有效降低防冰能耗;在风速10 m/s、液态水含量1 g/m^(3)、水滴平均体积直径65μm、温度-15℃条件下,超疏水表面能够有效防止回流冰形成;对于干、湿表面防冰,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比传统电加热方法能够分别降低约43%和33%的防冰能耗。
刘欣乐李文丰许德辰蔡晋生
关键词:电加热超疏水低能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