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萱 作品数:12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博士后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TC_(16)PyP(4)/AnQ混合LB膜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2000年 Using n [TC 16 PyP(4)]/ n (anthraquinone)(1∶1) mixture as film forming material, the film forming property of TC 16 PyP(4)/AnQ mixture on the air/water interface was studied. The structure of mixed TC 16 PyP(4)/AnQ LB films was characterized by π A isotherms, UV Vis absorption spectra and low angle X ray diffraction(LAX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C 16 PyP(4)/AnQ mixture can form a stable monolayer on the air/water interface. Most AnQ molecules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avities between the long alkyl chains of TC 16 PyP(4) molecules in the mixed monolayer and LB films. Mixed TC 16 PyP(4)/AnQ monolayer can be transferred to the substrates. TC 16 PyP(4)/AnQ LB films have a good stability and periodicity. [WT5HZ] 贺学忠 周亚琳 王令萱 黎甜楷 张曼华 沈涛关键词:混合LB膜 菁染料增感溴化银体系时间分辨荧光动力学研究 2007年 利用皮秒时间分辨条纹相机技术检测了3种不同染料在立方体和T-颗粒溴化银上吸附后形成聚集体的荧光光谱,分析了不同染料在不同浓度下对染料聚集体到溴化银导带的超快电子转移过程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增感效率的影响关系,并探讨了增感过程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荧光衰减的动力学曲线与双指数函数拟合得相当好,存在一快一慢衰减成分,快衰减成分占拟合较大比例,认为其源于与荧光衰减相竞争的从激发态染料聚集体到AgBr导带的电子转移.光致电子转移的速率及增感效率随着染料相对浓度的变化而改变,不同染料增感的乳剂,其变化趋势不同. 杨少鹏 范闪闪 李春雷 范国志 孟涛 李晓苇 傅广生 艾希成 赵晓辉 叶建平 王令萱关键词:光谱增感 菁染料 电子转移速率 条纹相机 溴化银 对叔丁基杯[8]芳烃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研究 被引量:7 2006年 合成了以RE3+(Sm3+,Eu3+,Tb3+,Dy3+)及Tb3+掺杂Ln3+(La3+,Gd3+,Y3+)为中心,以对叔丁基杯8芳烃(LH8)及DMF,DMSO为配体的两个系列14种同核与掺杂稀土固体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的测定及荧光性能研究。荧光光谱的测试表明,所有Tb3+及其掺杂配合物具有较强的特征荧光,第二配体DMF对Tb3+及其掺杂配合物的荧光增强作用比DMSO更明显,掺杂荧光惰性离子对Tb3+的荧光增强作用顺序为La3+ 燕来 赵永亮 赵凤英 王令萱 叶建平关键词:对叔丁基杯[8]芳烃 二甲亚砜 N,N-二甲基甲酰胺 胆甾液晶二氮杂冠醚-Eu(Ⅲ)配合物LB膜和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998年 研究了胆甾液晶二氮杂冠醚N,N-双[胆甾-5-烯-3β-氧羰甲基]-1,10-二氮-4,7,13,16-四氧环十八烷(1)及其与Eu3+的配合物(2)、2与苯甲酸的混配物(3)的LB膜和荧光性质.结果表明:1、2和3都在水溶液亚相液面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但只有1的单分子面积受亚相pH的影响.1、2和3的单分子膜都容易转移到石英基片上形成LB膜,其中2和3为X型,转移比分别为0.6和1.0.在LB膜中,在2的荧光激发波长范围比在溶液中的宽,荧光强度也比在溶液中的强得多.在2中添加苯甲酸形成3可改善LB膜中分子有序排列,荧光强度增强到无苯甲酸时的2.0倍.所有这些LB膜,即使添加了苯甲酸的,都不是很稳定. 李龙章 朱家理 赵为 赵为 谢明贵 王令萱 蒋青关键词:铕 LB膜 荧光 配合物 含长链烷基吡啶卟啉LB膜的表征及光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998年 两亲性卟啉 5 ,1 0 ,1 5 ,2 0 四 ( 4 十六烷基吡啶基 )卟啉溴化物 (TC16PyP)在气 液界面上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 .用UV Vis光谱、荧光光谱和小角X射线衍射(LAXD)对该化合物LB膜的结构研究表明 ,制备的LB膜结构均匀、性能稳定 .采用双池双电极体系 ,通过由在SnO2 导电玻璃上制备的TC16PyPLB膜组成的光电池 ,研究了TC16PyP的光电化学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 :由该化合物LB膜组成的光电池可产生较大和较稳定的光生光电流和光电势 。 贺学忠 周亚琳 王令萱 黎甜楷 毕只初 张曼华 沈涛关键词:LB膜 小角X射线衍射 光电性能 N-HPA与氯化铽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氯化铽和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的稀土配合物。方法: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T b(N-HPA)3(Cl)2].6H2O。结果:测定了配合物的紫外和荧光光谱,从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可以发现,铽的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配合物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能,并对固相反应机理也进行了讨论。结论:此方法可靠,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吕玉光 王令萱 张义英 高金波 王莹关键词:固相合成 稀土配合物 螺吡喃/硬酯酸混合LB膜的制备表征及光物理特性研究 本文按文献方法合成了具有十六个碳原子的长链螺吡喃染料,从中可以得到表面光反应过程的细节,同时,确定薄膜中生成物质的种类并研究其光物理特性. 王令萱 黎甜楷 苏明 王琛关键词:螺吡喃 LB膜 文献传递 铽及其掺杂对苯二甲酸冠醚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合成了铽及掺荧光惰性镧、钆、钇的铽冠醚对苯二甲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及红外光谱推测出了配合物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半径大的稀土离子与18冠6的氧原子直接配位,而半径小的稀土离子则通过水分子配位;对苯二甲酸作为桥连配体连接两个稀土冠醚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表明铽配合物发出较强的荧光。探讨了配合物中的传能过程,结果表明,配体能较好地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T b3+,不发光稀土离子(L a3+、G d3+和Y3+)对发光稀土离子(T b3+)具有很强的敏化作用,比较这三个含有惰性稀土离子的配合物,发现L a3+的敏化作用最强。 安晓萍 赵永亮 宝金荣 李颖 王令萱 叶建萍关键词:铽配合物 冠醚 对苯二甲酸 荧光强度 5,10,15,20-四-(4-N,N,N-二甲基十六烷基氨基苯基)卟啉LB膜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998年 研究了两亲性卟啉5,10,15,20-四-(4-N,N,N-二甲基十六烷基氨基苯基)卟啉(TDMC16PP)在气/液界面上的成膜性能,制备了其多层LB膜.用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偏振UV-Vis吸收光谱和小角X射线衍射对LB膜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两亲性卟啉TDMC16PP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其LB膜性质稳定,有较好的结构均匀性和周期性.在LB膜内,脂肪链并不是直立的,卟啉大环平面与基片平面成42.5°排列. 贺学忠 周亚琳 王令萱 黎甜楷 张曼华 沈涛关键词:卟啉衍生物 两亲性 LB膜 吸附在CdS,ZnS两种超微粒上的两亲性卟啉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1998年 研究了CdS、ZnS两种超微粒对两亲性卟啉5,10,15,20-四-(4-N-十六烷基吡啶基)卟啉溴化物(TC16PyP(4))的光物理性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C16PyP(4)的甲醇溶液中加入CdS、ZnS两种胶体超微粒后,TC16PyP(4)吸附在胶体超微粒表面上,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生红移;其荧光明显地被猝灭.这些变化与卟啉在两种纳米粒子表面形成复合物有关,荧光猝灭过程以静态猝灭为主.在5×10-6mol/L的TC16PyP(4)甲醇溶液中分别加入6.8×10-4mol/L、8.1×10-4mol/L的CdS、ZnS两种超微粒后,其荧光猝灭效率都达到90%以上.通过荧光猝灭曲线计算得TC16PyP(4)与CdS、ZnS两种超微粒之间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1.42×103(mol/L)-1、1.07×103(mol/L)-1. 贺学忠 周亚琳 王令萱 黎甜楷 张曼华 沈涛关键词:硫化镉 硫化锌 超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