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欣
- 作品数:11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三目类序释评》之“冷斋曲附乎豫章”辨正
- 2011年
-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序有"冷斋曲附乎豫章"句。李致忠先生《三目类序释评》认为其中"冷斋"当为鲁訔,"豫章"当为罗从彦。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冷斋"当指惠洪,"豫章"当指黄庭坚。
- 刘冰欣
- 关键词:辨正
- 康熙帝推崇唐诗的“文治”象征意义
- 2015年
- 康熙帝在实施文治的背景下,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唐诗、推崇唐诗,试图建构融洽的君臣关系,确立符合"正声"的诗歌标准,而排斥不加节制的情感抒发,具有明确的政治象征意义。康熙帝以唐太宗自比,效法唐代盛世,这种特殊的阅读心态,与一般文人纠结于唐宋诗之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 于翠玲刘冰欣
- 关键词:康熙帝唐诗文治诗教
- 宋代唐集序跋的校勘学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宋代的古籍整理事业极为兴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均热衷于图书文献的搜辑、整理、编撰、校勘、刻印等。校勘在宋代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即校勘学。宋人撰写的唐集序跋,为校勘学研究提供了广博而可靠的文献资料,其中宋人校勘唐集时所体现的素质、方法和原则,代表了宋人校勘唐集的水平。
- 刘冰欣
- 关键词:宋代校勘学
- 宋代唐集序跋研究
- 序和跋是功能不同的两种文体,是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宋人撰写的唐集序跋(包括宋人所写的唐别集序跋、唐诗序跋及唐文序跋)为对象,从版本、校勘、注释、辨伪、文学批评等方面展开研究。文章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宋人所写的...
- 刘冰欣
- 关键词:宋代序跋
- 文献传递
- 宋人对李杜集的搜编及对其人的尊崇——以宋代唐集序跋为研究对象
- 2014年
- 宋代,李白、杜甫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宋人开始对他们的诗文集进行广泛的搜辑、整理和编缀,表现出了对他们的高度尊崇。宋代唐集序跋,向我们提供了丰富可靠的文献资料,对研究李、杜集在宋代的搜集补缀及宋人对李、杜的尊崇有着重要的价值。
- 刘冰欣
- 关键词:宋人尊崇
- 康熙朝文人对宫磑藏书的阅读与利用——以朱彝尊为线索的考察
- 2016年
- 从书籍史的角度看,书籍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人际交往和知识传播的媒介,而个人的阅读行为是与社会环境相联系的。清康熙朝在实施文治的背景下,特别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招揽人才;还设立《明史》馆,让考中的文人参与编纂《明史》,为此从宫磑藏书中调集了相关史书,同时在民间广泛征集各种相关图书。朱彝尊通过考试,成为博学鸿儒,以翰林院检讨的身份,进入《明史》馆,参与编纂史书,因此有机会直接阅读收藏于宫磑、聚集在史馆的图书。他私自抄录宫磑藏书,为个人著述收集了大量资料。他还结识了多位博学的文臣及藏书家,这些人形成了图书交流和学术探讨的群体。朱彝尊完成了《日下旧闻》《经义考》等著述,就是以广泛引用图书资料为特点的。本文以朱彝尊为线索,窥探宫磑藏书由于文人的抄录而辗转得到流通的情况;说明康熙帝组织文人编纂《明史》等大型图书,促进了宫磑藏书的流通和利用,并且与文人的藏书相互补充,对当时以考据群书为特点的治学风气产生了影响。
- 于翠玲刘冰欣
- 关键词:康熙朝朱彝尊抄书
- 宋代唐集序跋的版本学意义
- 2014年
- 对书籍版本的研究和应用,到了宋代有了很大发展,宋人评估各种不同版本价值、考订版本源流、比较版本优劣,初步形成了版本之学。其中宋人撰写的大量唐人别集序跋,为研究唐代诗文集的版本提供了详尽可靠的资料,成为宋代版本之学的重要成果。
- 刘冰欣
- 关键词:宋代序跋
- 论李贽的女性观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有着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的社会,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明末思想家李贽对这一传统观念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批判,提倡男女平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李贽进步女性观的表现进行分析,并论述其对当时及后世产生的影响。
- 刘冰欣
- 关键词:男女平等女性观
- 《四库全书总目》明代文学批评探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四库全书总目》不仅是一部目录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它以目录提要的形式对有明一代文学进行比较全面的评论和考证,可以说是一部简明扼要的明代文学史。本文从人品与学术、因袭与创新两个方面探析其对明代文学的批评。
- 刘冰欣
-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明代文学文学批评
- 慈仁寺:清初文人交往的一个聚集地被引量:2
- 2015年
- 慈仁寺是清初时期北京城南的一个综合性的文人聚集地。在康熙帝实施"文治"的背景下,不少汉族官员及博学文士曾经在慈仁寺聚集,形成了有助于文人交游、图书流通、文物收藏、诗文创作的生态环境。慈仁寺书肆的繁盛与文人的藏书兴趣以及相互交往有密切关系,这也是研究清初文人书籍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 刘冰欣于翠玲
- 关键词:图书流通文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