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广西玉林市桂南医院收治的90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90例患者分为氨甲环酸组(n=45)和生理盐水组(n=45)。在这两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30min及术后3h内,为氨甲环酸组患者静脉滴注氨甲环酸,为生理盐水组患者静脉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输血量、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1)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0.0±33.6)ml和(510.0±3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90.0±25.2)ml和(369.0±26.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总失血量分别为(810.0±30.2)ml和(986.0±27.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输血量分别为(400.0±22.0)ml和(680.0±2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结论 :在对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为其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地减少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和输血量,且安全性较高。
- 王冰农维昌卢文蒙政初
- 关键词:氨甲环酸全髋关节置换术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术中出血量输血量
- 机器人辅助Harms钉棒技术治疗上颈椎骨折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天玑机器人辅助Harms钉棒技术治疗上颈椎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接受天玑机器人辅助或传统透视辅助Harms钉棒技术治疗的41例上颈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机器人辅助组21例患者采用天玑机器人辅助Harms技术植入螺钉,传统透视组20例患者采用C臂机辅助Harms技术植入螺钉。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随访数据和影像学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手术。术前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机器人辅助组在一次置钉成功率(P<0.001)、手术时间(P<0.01)和术中出血量(P<0.001)上均明显优于传统透视组,但是住院时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ASIA分级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机器人辅助组的VAS评分(P<0.001)和ASIA分级(P<0.05)随着随访的进展而逐渐降低或改善,传统透视组的VAS评分也逐渐降低(P<0.001)而ASIA分级无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随访达9个月时的骨性融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机器人辅助组的置钉精确度及除GehweilerIII型骨折的置钉精确度均显著高于传统透视组(P<0.001)。结论与传统透视辅助Harms技术置入上颈椎螺钉相比,天玑机器人辅助Harms技术置钉能够显著提高一次置钉成功率和置钉精确度、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是一种治疗上颈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 陆禹严罗书钜庞文志卢文郑杰
- 关键词:上颈椎骨折疗效
- 胸腰椎段脊柱损伤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胸腰椎段脊柱损伤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经临床确诊的胸腰椎段脊柱损伤应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患者3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均得到6个月至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35例胸腰椎段骨折患者全部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深部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优良率达85.71%,术后Franke分级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损伤的有效方法。
- 卢文
- 关键词:脊柱损伤椎弓根内固定
-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中体温保护对氨甲环酸止血效应的影响
- 2024年
- 探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围手术期中体温保护对氨甲环酸(TXA)止血效应的相关影响。方法 选择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脊柱骨病外科收治的90例患腰椎退行性疾病行TLIF手术的病人。入院时按抽签方式对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47例,麻醉诱导时静滴1gTXA,然后以10m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并通过可控式保温毯、输液加温器和调节手术室环境温度等措施维持病人术中体温≥36℃;对照组43例,氨甲环酸给药方式和剂量与实验组相同,除调节手术室环境温度外,不做额外体温干预。记录和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前体温数值、麻醉诱导时的体温数值以及术中的体温数值,记录和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中失血量、手术后的引流量和隐性的失血量,记录和比较两组病人在术后即刻以及术后第3天的血红蛋白(HGB)的数值、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的数值、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数值、D-二聚体的数值,记录和比较两组病人的围手术期输血率。结果 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和麻醉诱导时的体温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手术中体温数据得出实验组显著更高(P<0.01);比较两组手术中失血量(P<0.01)、手术后的引流量(P<0.01)及隐性的失血量(P<0.05)得出实验组显著更少;比较两组术后即刻、术后第3天的HGB及术后FIB得出实验组显著更高(P<0.05),而术后PT及围手术期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术后D-二聚体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LIF手术中体温保护可显著提高氨甲环酸的止血效应,降低围手术期失血量和输血率。
- 陆禹严郑杰卢文张广平罗书钜
- 关键词:氨甲环酸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体温保护
- 胸腰椎段脊柱损伤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胸腰椎段脊柱损伤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损伤患者35例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 卢文
- 关键词:脊柱损伤椎弓根内固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