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兴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马铃薯淀粉残存颗粒的性质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室温下用4mol/LCaCl2溶液对马铃薯淀粉颗粒进行化学糊化,制备残存颗粒。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快速黏度分析仪以及分光光度计等对马铃薯淀粉残存颗粒的形貌、结晶性质以及淀粉糊的黏度、透明度、凝沉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残存颗粒表面可以观察到片层结构。残存颗粒的晶型与原淀粉颗粒的相同,都为B-型,但它们的相对结晶度有所差异。与原淀粉颗粒相比,残存颗粒的黏度和透明度均较低,而凝沉性较强。对比不同程度表面糊化后获得的残存颗粒的性质,可以推断出马铃薯淀粉颗粒中间层的直链淀粉含量高于颗粒外层和内层的直链淀粉含量。
- 黄峻榕文兴
- 关键词:黏度
- 乙酰化淀粉化学糊化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两种乙酰化马铃薯淀粉(取代度分别为0.0472和0.0560)样品通过筛分获得3个不同颗粒大小的组分(<30μm,30~50μm,>50μm)。将30~50μm的颗粒组分在4 mol/L CaCl2溶液中处理(20℃),使之发生化学糊化。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淀粉颗粒在糊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4 mol/L CaCl2溶液可以使乙酰化马铃薯淀粉颗粒由外向内逐步发生糊化;通过选择作用时间,可以控制淀粉颗粒的糊化进程。采用机械方法除去外围糊化层,获得内部残存颗粒。对残存颗粒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表面有一些凹痕,说明颗粒结构的不均匀性。研究表明,化学糊化法可以作为分析乙酰化淀粉颗粒结构的有效手段。
- 张佩黄峻榕李宏梁文兴
- 关键词:乙酰化马铃薯淀粉SEM
- 绿豆浓浆饮料的研制被引量:5
- 2011年
- 绿豆饮料是夏季人们喜爱的消暑食品。改进传统绿豆饮料的生产工艺,研制一种绿豆浓浆饮料,不仅不破坏传统绿豆饮料的营养及风味,且产品在工艺上符合工业化生产,有较长的保质期。试验结果表明:将绿豆置于密封保温装置中沸水浸泡3 h~4 h,煮制5 min,吸水率为192%,较常温浸泡等方法效果较好。在121℃,15 min灭菌条件下,使用0.2%VC作为护色剂,绿豆浓浆为较浅的黄褐色,护色效果理想。确定了白砂糖的添加量为3.0%时,绿豆浓浆饮料甜味适中,有浓厚的绿豆香味。
- 李宏梁郭文文兴
- 关键词:绿豆饮料浸泡护色
- 化学糊化法研究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的性质被引量:2
- 2010年
- 室温下用4mol/LCaCl2溶液对乙酰化马铃薯淀粉颗粒外围进行化学糊化,去除外围糊化物后得到残存颗粒。对乙酰化马铃薯淀粉原颗粒和残存颗粒的粒径、取代度、结晶性质以及热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用乙酸酐制备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的取代度与淀粉颗粒的大小相关,颗粒越小,取代度越大。乙酰基团在颗粒中分布不均匀,大多分布在淀粉颗粒的外围。残存颗粒与原颗粒晶型相同,均为B-型;淀粉颗粒糊化程度越高,所得残存颗粒的相对结晶度和糊化峰值温度越大。
- 黄峻榕文兴李宏梁张佩
- 关键词:乙酰化取代度糊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