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征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缺损
  • 4篇牙周
  • 4篇骨缺损
  • 3篇植骨
  • 3篇周骨缺损
  • 3篇细胞
  • 3篇口腔
  • 2篇修复牙
  • 2篇血管
  • 2篇牙周骨缺损
  • 2篇牙周夹板
  • 2篇牙周植骨术
  • 2篇羊骨
  • 2篇植骨术
  • 2篇口腔修复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过表达
  • 2篇干细胞
  • 2篇IL-1Β

机构

  • 1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李征
  • 7篇何惠宇
  • 5篇崔杰
  • 3篇王星
  • 1篇姬晓炜
  • 1篇胡杨
  • 1篇满云娜
  • 1篇王毅
  • 1篇李亮
  • 1篇程林
  • 1篇董红宾
  • 1篇高磊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江苏科技信息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烤瓷夹板联合植骨修复牙周骨缺损基牙牙周的变化被引量:16
2013年
背景:采用夹板式固定义齿修复牙周炎致牙周骨缺损伴牙列缺损可增加根周骨质骨密度,但并未增加骨高度,因此,仅运用单纯的夹板式固定修复牙周炎致牙周骨缺损伴牙列缺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的:对比牙周植骨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与单纯夹板式烤瓷联冠修复牙周病致牙周骨缺损患者基牙的牙周变化。方法:选择牙周炎伴KennedyⅢ类牙列缺损、远中牙牙槽骨角形吸收拟行烤瓷冠修复患者20例,抽签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试验组采用牙周植骨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修复,对照组采用单纯夹板式烤瓷联冠修复,夹板戴入后0,3,6个月采集两组待测基牙龈沟液,检测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并复查和记录探诊深度与临床附着丧失。结果与结论:两组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P<0.05),且不同时间点试验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牙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不同时间点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且试验组组内不同时间点各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牙周植骨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较单纯夹板式烤瓷联冠修复方法更利于维持和促进牙周骨缺损患者基牙的健康,并可获得较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
李征崔杰王星满云娜李亮何惠宇
关键词:牙周夹板烤瓷联冠牙周骨缺损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研究
何惠宇满云娜古丽努尔•阿吾提汪振华李征王毅王星聂彬程林高磊
基本情况: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患病率较高,但治愈率相对较低。该项目主要针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应如何选择较合适的修复方案,从而更好地保留因牙周炎症所致松动牙及修复缺失牙这一临床疑...
关键词:
关键词:牙周病义齿修复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体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在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体外模拟种植体周围炎环境对人来源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佛波酯(PMA)诱导THP-1向M0型巨噬细胞(Mφ)分化,通过cck-8实验验证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条件下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与...
倪霄风崔杰董红宾李征孙皓姬晓炜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巨噬细胞种植体周围炎
一种血管化骨缺损修复支架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修复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化骨缺损修复支架及制备方法,所述血管化骨缺损修复支架由马鹿角粉和丝素蛋白/聚乙烯醇混合液按照料液比为1g:(0.1~10)ml制备而成。将鹿角粉、丝素蛋白和聚乙烯醇联合应用制...
李征孙皓朱甜甜夏衣旦·艾合买提江田梦婷何惠宇
过表达miR-378影响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血管向分化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过表达miR-378慢病毒对羊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血管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对羊BMSCs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进行过表达miR-378的慢病毒转染,细胞分为3组:过表达慢病毒转染BMSCs组(LV-miR-378-BMSCs组)、空载慢病毒转染BMSCs组(LV-BMSCs组),未转染组(空白组)。转染72 h后,流式细胞术与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CCK-8实验进行细胞的毒性检测。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iR-378对细胞迁移的影响。RT-qPCR检测成骨成血管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慢病毒转染效率,LV-miR-378-BMSCs组、LV-BMSCs组、空白组转染率为86.4%、85.6%、0,两转染组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病毒转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K-8与细胞迁移实验显示,过表达miR-378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羊BMSCs的增殖能力与迁移能力(P<0.05)。RT-qPCR显示过表达miR-378可以显著提高miR-378、VEGF、PDGF、Ang-1、HIF-1α、BMP2的mRNA表达(P<0.001)。结论:过表达miR-378基因可以促进羊BMSCs成血管向分化。
夏衣旦·艾合买提江韩祥祯朱甜甜吾西坤·吾然周琦琪王星李征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转染
miR-378过表达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马鹿角粉3D支架体内成血管的实验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过表达miR-378修饰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复合马鹿角粉3D支架回植到羊下颌骨缺损后对体内血管化的影响。方法:制备转染细胞与马鹿角粉3D打印支架复合物,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扫描电镜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支架表面的黏附。建立阿勒泰大尾羊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将8只羊随机分为2组(n=4):按自身对照原则第1组一侧下颌骨植入miR-378-支架组(过表达miR-378慢病毒转染的BMMSCs复合支架),另一侧下颌骨植入支架组(BMMSCs复合支架);第2组一侧下颌骨植入miR-free-支架组(阴性空载慢病毒转染的BMMSCs复合支架),另一侧下颌骨植入支架组。于术后第4周、8周时取材,通过qRT-PCR、HE、Masson染色观察缺损区血管新生情况。结果:CCK-8检测显示加浸提液组1,3,5,7 d细胞增殖吸光度值均高于不加浸提液组(P<0.05)。扫描电镜显示PVA/SF/马鹿角粉复合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三维空洞结构,两组细胞与支架共培养5 d后,miR-378组较miR-free组细胞在支架材料表面铺展区域更大,细胞丝状足突伸入支架内部更多。荧光显微镜显示miR-378组细胞较miR-free组细胞在支架上荧光覆盖面积更广。qRT-PCR检测miR-378-支架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P<0.0001)。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术后4、8周,miR-378-支架组可见在缺损中心处较其他两组有更多的新生血管生成。结论:过表达miR-378修饰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复合马鹿角粉3D支架能有效促进新血管的生成,有助于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
朱甜甜吾西坤·吾然夏衣旦·艾合买提江韩祥祯周琦琪何惠宇李征
植骨联合烤瓷夹板修复牙周骨缺损基牙龈沟液IL-1β变化分析
目的:比较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与单纯夹板式烤瓷联冠的修复方法在治疗牙周病致牙周骨缺损患者基牙龈沟液中IL-1β水平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价其疗效。方法:诊断为牙周炎并伴有Kennedy Ⅲ类牙列缺损,远中牙...
李征
关键词:牙周植骨术牙周夹板IL-1Β龈沟液
文献传递
一种口腔修复专用测量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口腔修复专用测量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卡腔,卡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壳体由前至后设置有与卡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拉杆,所述限位块套装于拉杆、且限位块与卡...
崔杰李征
文献传递
一种口腔修复挡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修复挡舌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牙齿固定夹和挡舌板,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牙齿固定夹,所述挡舌板通过连接杆支撑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挡舌板的外侧设有目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李征崔杰
文献传递
去抗原羊椎松质骨支架微观空间结构的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背景:实验证实不同去除免疫原性方法对去抗原异种骨材料微观空间结构有着不同的影响。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处理条件下去抗原异种松质骨的微观空间结构。方法:取成年绵羊新鲜椎骨松质部分制备成特定形状的圆柱体,其长轴与所取松质骨骨小梁排列方向一致,行振动冲洗、不同频率超声冲洗后随机分为3组:物理煅烧组采用甲醇/氯仿、过氧化氢等化学制剂序列脱脂脱细胞脱蛋白后,与焦磷酸钠溶液水浴并直接在煅烧炉内1 000℃煅烧3 h;化学处理组采用甲醇/氯仿、过氧化氢等化学制剂序列脱脂脱细胞脱蛋白;对照组直接置于室温自然晾干。通过孔隙率测定、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原子能谱元素分析比较各组样品的微观空间结构。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物理煅烧组、化学处理组均不同程度保持了原骨组织的天然网状孔隙结构,大孔孔径为50-600μm,微孔孔径为2μm左右,孔隙率55%-70%;物理煅烧组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和一定量的β-磷酸三钙,化学处理组与对照组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经化学或物理煅烧处理的松质骨立体空间结构并无很大破坏,保留了孔径不等、交通性良好、表面开放的孔隙和高度的孔隙间连接;并且经物理煅烧步骤可更彻底地去除异种松质骨的抗原成分,制成的去抗原异种骨支架材料基本符合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要求。
崔杰李征何惠宇胡杨
关键词:抗原脊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