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杨

作品数:29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超声
  • 7篇慢性
  • 7篇肝炎
  • 6篇超声检查
  • 5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细胞
  • 4篇米夫
  • 4篇拉米夫定
  • 4篇病毒
  • 3篇套叠
  • 3篇纤维化
  • 3篇疗效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拉米夫定治疗
  • 3篇肠套叠
  • 2篇弹性成像
  • 2篇肉瘤
  • 2篇乳腺

机构

  • 29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成都市传染病...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岳池县人民医...

作者

  • 29篇陈杨
  • 10篇罗燕
  • 6篇雷学忠
  • 5篇雷秉钧
  • 4篇唐红
  • 4篇徐辉
  • 4篇何伶俐
  • 3篇孙辉
  • 3篇李红
  • 3篇张媛媛
  • 3篇文晓蓉
  • 2篇时莹瑜
  • 2篇杨中华
  • 2篇陈恩强
  • 2篇谭柯
  • 2篇周陶友
  • 2篇李茜
  • 2篇林玲
  • 2篇刘菊仙
  • 2篇肖练

传媒

  • 3篇华西医学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电子设计工程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第二届慢性乙...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目的 探讨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例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 7例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常规超声显示均是单发肿块,平均最大直径(50.86±15.56)mm;...
陈杨王雷
关键词:超声检查
老年人群跌倒风险及预防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4年
跌倒是导致老年人严重受伤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老年人群占比不断攀升,老年人跌倒问题已成为社会重大公共问题。引发老年人跌倒的原因较多,年龄、性别、慢性病、躯体功能、居住环境等均与老年人跌倒风险联系密切。通过详细了解分析老年人跌倒风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合理化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对减轻个人与家庭负担,节约社会资源,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陈杨金媛媛白晓玲
关键词:老年人群跌倒预防措施
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超声特征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MFB)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20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7例MFB患者均为单发肿块,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6~68岁,平均最大直径(50.86±15.56)mm;5例位于腹股沟区皮下层,2例位于盆腔内,且与膀胱及髂血管紧贴;5例位于身体左侧,2例位于身体右侧。灰阶超声所有肿块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不均质弱回声团块,发生在腹股沟者比盆腔内者弱回声程度更低;仅1例发生在腹股沟者内探及多数点状钙化;发生在盆腔者体积更大。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示5例肿块内探及点线状血流信号,较丰富,2例肿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7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MFB发生于浅表软组织者超声表现为单发、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的不均质弱回声团块,团块内探及点线状血流信号;发生于深部脏器者除了体积更大,未见明显血流外,其余超声特征与浅表软组织者未见明显差异。两种类型均无复发及转移;术前定性诊断较困难,必要时仍需结合病理活检来明确诊断。
肖练陈杨赵浩闫冰姿阮中琴
关键词:超声腹股沟盆腔
贝叶斯分类器在基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的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中间过程。在肝纤维化阶段进行早期临床干预,可减缓甚至于逆转其向肝硬化发展,也进一步减低发展为肝癌的几率。目前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有穿刺活检、血清学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其中穿刺活检作为诊...
陈杨罗燕
关键词:肝纤维化弹性成像血清学检查贝叶斯
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正常及异常甲状腺超声图像的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识别正常及异常甲状腺超声图。方法使用我院超声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甲状腺超声图像资料,分为正常甲状腺、甲状腺局限性病变、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甲状腺弥漫合并局限性病变四类进行标注,以Mask R-CNN算法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加入基于级联网络改进。统计和汇总采用python完成,目标检测及分割采用平均精度及标准交并比评价,分类采用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及一致性评价。结果共使用甲状腺图像47206幅,Mask R-CNN及基于级联网络结构的Mask R-CNN算法的平均精确度为79.21%、84.51%,标准交并比为87.78%、89.26%。在基于级联的Mask R-CNN算法中甲状腺超声图像分类效能较高,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一致性检验在正常甲状腺分别为83.98%、93.93%、91.84%、0.76,局限性病变中为85.09%、94.12%、90、36%、0.79,弥漫性病变中为86.00%、97.11%、94.29%、0.84,弥漫合并局限性病变中为82.99%、94.55%、93.16%、0.70。结论基于级联的Mask R-CNN算法对甲状腺超声图像的目标检测及分割能力较高,对于自动识别二维灰阶正常甲状腺、甲状腺局限性疾病、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甲状腺弥漫合并局限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张静漪罗燕刘加林陈杨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超声图像
脾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超声表现1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女,51岁,因体检发现左上腹包块3 d入院。超声检查:脾脏肋间厚约5.8 cm,上份内见大小约10.0 cm×7.8 cm的团块状弱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内可见点片状强回声,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内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余脾脏实质回声均匀(图1,2)。超声提示:脾脏实性占位,考虑肉瘤可能。外院CT提示:脾脏见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影,呈不均匀强化,内见点状钙化密度影,肿瘤性占位病变可能大。
陈杨刘春乘时莹瑜罗燕文晓蓉
关键词:混杂密度实性占位占位病变上腹包块
成都地区体检人群胆石症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成都市健康体检人群中胆石症的患病率以及其危险因素,为胆石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参与健康体检的4739例人群为研究对象,胆石症采用B超诊断或既往手术证实,收集相关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胆石症总检出率为8.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7.0%,女性患病率为9.8%,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胆石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分别在50~59岁年龄段以及60~69岁年龄段达到峰值;胆石症组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和脂肪肝患病率均高于非胆石症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非胆石症组,空腹血糖增高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脂肪肝,高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异常,空腹血糖增高6项指标与胆石症密切相关。[结论]成都市健康体检人群中胆石症的患病率较高,与多元代谢紊乱相关。
谭柯李红王佑娟张菊英曾莉周陶友孙辉陈恩强张媛媛陈杨唐红
关键词:胆石症患病率
设立超声科专职教学岗,协助超声医师分级培养被引量:8
2020年
随着超声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医生及患者对超声的不同需求急剧增加,超声教学多种层次的不同要求日益增加,因此为了更好开展和落实超声医师分级教育和培训,设立超声科专职教学岗。超声科实践教学专职教学岗医师需经过遴选,满足学校、医院及科室制定的入选条件;在这期间必须遵循学校、医院及科室制定的要求,面向实习生、住院医师、研究生及进修生四类学员开展工作。实现医学生入科有人管、过程有人教、出科有考核的培养体系。切实促进了超声分层教学落实、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各级学员的满意程度,实现了以年轻超声医师为中心的超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陈杨陈红艳张梅周琛云彭玉兰罗燕
关键词:超声分层教学教学效率
接纳与承诺疗法对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弹性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在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增强PBSCT患者的心理弹性和提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PBSCT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ACT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状况、心理弹性水平、应对方式及创伤后成长水平等。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的坚韧性、力量性及乐观性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CD-RISC量表的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CSQ量表的积极应对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的精神变化、个人力量、人际关系、欣赏生活、新的可能性5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PTGI量表的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T应用于PBSCT患者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其心理弹性,改善其应对方式,促进其创伤后成长。
杨露郑静郑静宋婷婷李慧陈绍敏李慧
关键词: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创伤后成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VTE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4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病理特征表现为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及进行性气流受限,与氮氧化物颗粒或有害气体侵入呼吸道或肺部导致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1-2]。COPD患病率在高龄人群中高,由于长期卧床、机体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状态或肺功能显著下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3]。
陈杨李茜杨中华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抗凝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