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祖辉

作品数:15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脂蛋白
  • 5篇蛋白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血症
  • 4篇源性
  • 4篇载脂蛋白
  • 4篇内源性
  • 4篇内源性高甘油...
  • 4篇甘油三酯
  • 4篇甘油三酯血症
  • 4篇高甘油三酯
  • 4篇高甘油三酯血...
  • 4篇
  • 3篇热休克
  • 3篇热休克蛋白
  • 3篇热休克蛋白7...
  • 3篇活性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多态性

机构

  • 14篇四川大学
  • 5篇攀枝花市第二...
  • 3篇深圳市龙岗区...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4篇张祖辉
  • 8篇刘秉文
  • 5篇邓祖跃
  • 5篇白怀
  • 5篇刘宇
  • 4篇张勤
  • 4篇兰亚佳
  • 4篇李顺品
  • 3篇崔鹂
  • 3篇高伟
  • 2篇周静
  • 2篇沈涛
  • 2篇谭春萍
  • 2篇李娟
  • 2篇辛艳飞
  • 1篇张敏
  • 1篇段云
  • 1篇刘菽秋
  • 1篇王津涛
  • 1篇赵玉华

传媒

  • 7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脂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 测定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HTG)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 (Fg)含量、血小板计数 (BPC)、血浆α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GMP- 14 0 )含量和血浆脂质含量。结果  HTG患者 PT、 Fg含量、BPC及血浆 GMP- 14 0含量无明显差异。 PT与血浆 BG、apo E水平呈线性相关 (r=0 .5 0 0 ,P=0 .0 12 )。 Fg含量与血浆 BG呈正相关 (r=0 .5 98,P=0 .0 0 0 )。 HTG患者 BPC与 TG含量呈负相关 (r=- 0 .4 89,P<0 .0 5 )。血浆GMP- 14 0含量与 TC及 L DL - C水平含量呈正相关 (r=0 .0 .6 4 7,0 .833,P<0 .0 1) ,HTG患者血浆 GMP- 14 0含量与年龄及 PT呈负相关 (r=- 0 .4 80 ,- 0 .4 90 ,P<0 .0 5 )。结论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凝血活性的增加 ,血小板 GMP- 14 0活性的改变与血浆 TG含量无关 ,与血浆 TC及 L DL - C含量呈正相关。
沈涛刘秉文刘宇白怀张祖辉
关键词:血脂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浆GMP-140
Ⅱ型糖尿病与脂蛋白脂酶基因PvuⅡ多态性的关联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与脂蛋白脂酶基因PvuⅡ多态性是否有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脂蛋白脂酶基因内含子6PvuⅡ多态性及其对血脂及载脂蛋白(apo)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Ⅱ型糖尿病与脂蛋白脂酶基因PvuⅡ多态性有一定关联。
樊芸张蓉张祖辉
关键词:脂质载脂蛋白
钒接触与热休克蛋白70-hom基因多态性对工人氧化应激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职业钒接触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hom基因多态性对工人氧化应激水平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以从事钒接触作业的87名工人为钒接触组,63名化工厂工人为对照组;检测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锰SOD、铜锌S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活力和MDA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SP70-hom基因型分布,分析HSP70-hom基因多态性对钒接触人群氧化应激水平的综合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钒接触组人群血清总SOD和锰SOD活力均下降(P〈0.01),MDA水平升高(P〈0.01)。HSP70-hom的T/T基因型组人群血清总SOD活力低于T/C+C/C基因型组人群(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P70-hom基因型与钒接触的交互项与血清总SOD活力和MDA高水平的发生均有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叉生分析结果显示,HSP70-hom基因型与钒接触对血清总SOD活力偏高发生的具有相乘交互作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为6.051(1.001~36.572),P=0.05],并具有相加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归因比及其95%CI为0.935(0.086~1.783);血清MDA水平偏高的发生仅与钒接触有关[OR(95%CI)为6.352(3.099~13.021),P〈0.01],钒接触与HSP70-hom基因型对血清MDA水平偏高的发生无交互作用。未发现钒接触或HSP70-hom基因多态性对血清铜锌SOD和i NOS活力有影响。结论钒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影响血清SOD和MDA而导致钒接触人群发生氧化损伤;钒接触与HSP70-hom基因多态性对作业工人血清总SOD活力偏高的发生具有交互作用。
吴玲玉刘云兴崔鹂李顺品张祖辉兰亚佳张勤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基因多态性氧化应激
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对血凝及纤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研究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对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Cu2 + 法及次氯酸法氧化修饰超速离心分离的正常人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低密度脂蛋白 (LDL)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分别将天然及氧化修饰脂蛋白N -VLDL、Ox -VLDL ;N -LDL、Ox -LDL、N -HDL及Ox -HDL加入由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构成的反应系统中 ,以相应天然脂蛋白为对照 ,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 1)活性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 :VLDL、LDL及HDL经Cu2 + 法及次氯酸法氧化修饰后其REM、2 34nm吸光度值、TBARS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 0 1)。Ox -VLDL、Ox -LDL及Ox -HDL使PT及APTT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Ox -VLDL及Ox -LDL使t-PA活性高于对照组 ,PAI- 1活性低于对照组 (P <0 0 5及P <0 0 1) ,而Ox -HDL对t-PA活性及PAI- 1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N -VLDL、N -LDL及N -HDL对凝血及纤溶活性无影响。Ox -VLDL、Ox -LDL及Ox -HDL促进血凝及血栓形成 ;Ox -VLDL及Ox -LDL使纤溶活性增加 ,而Ox
邓祖跃刘秉文周静张祖辉刘宇白怀
关键词:脂蛋白氧化修饰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
hsp70-2基因多态性与钒暴露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钒暴露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70-2基因多态性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某钒制品厂和某化工厂符合条件的各128例工人作为接钒组和对照组,用神经行为核心测验组合(NCTB)测试研究对象的神经行为功能;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来检测作业工人hsp70-2(rs106158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1)在hsp70-2位点上,接钒组和对照组在神经行为功能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在A/G基因型组中,接钒组在错误次数、视觉保留、数字跨度(倒序)、提转捷度(非利手)、目标追踪(正确点数、总打点数)6项上得分更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A基因型组中,接钒组仅在数字跨度(倒序)上得分更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G基因型组中,接钒组仅在错误次数、数字译码两项上得分更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神经行为综合指数(Neurobehavioral Index,NBI),在A/G基因型组中,接钒组的NBI得分更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接钒组在包括提转捷度(非利手),目标追踪(正确点数,总打点数),数字跨度(顺序)以及NBI得分均以带有A/G基因型的一组得分最低,但各基因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发现此规律。(3)析因分析未发现钒暴露与hsp70-2多态性存在能影响调查对象神经行为功能的交互作用。结论在神经行为表现上,含有A/G基因型的个体在神经行为表现上更容易受到钒暴露的影响,尚未观察到hsp70-2与钒暴露间存在交互作用。
刘晓丽崔鹂刘云兴胡高林高伟张祖辉兰亚佳张勤
关键词:神经行为功能热休克蛋白70单核苷酸多态性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VLDL、LDL及HDL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研究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HTG)患者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 (VL DL )、低密度脂蛋白 (L DL )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 )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2 1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与 2 1例正常对照者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 VL DL、L DL及 HDL。测定这三种脂蛋白的 2 34nm吸光度 (A2 34 )、电泳迁移率 (REM)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 (TBARS)含量。分别将这三种脂蛋白加入由正常人新鲜血浆构成的反应系统中 ,用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测定 ADP诱导的血小板 5 min最大聚集率。结果 内源性 HTG患者血浆 TG含量平均升高 2 .73倍 ,HDL - C下降 1.71倍 ,同时 L PO升高 1.2 2倍 ;HTG组 VL DL、L DL及 HDL的 REM、A2 34 、TBARS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0 .0 1) ,表明内源性 HTG患者血浆 VL DL、L DL及 HDL均发生了氧化修饰生成Ox- VL DL、Ox- L DL及 Ox- HDL。血小板聚集率在分别加入 HTG组患者的 VL DL、L DL及 HDL后均比加入正常组相应脂蛋白明显增加 (P<0 .0 5及 P<0 .0 1)。相关分析表明 ,HTG- L DL及 HTG- HDL A2 34 、REM及 TBARS含量与血小板聚集率呈正相关 (P<0 .0 1)。结论  HTG患者血浆 VL DL、L DL及 HDL发生了氧化修饰 。
邓祖跃刘秉文周静张祖辉刘宇白怀
关键词: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聚集
四种接害工人外周血中EGFR和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
2014年
目的检测钒氧化物、电离辐射、尘肺、黄磷四种接害工人外周血中EGFR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分别对102名接触钒氧化物、164名接触电离辐射、88名接触黄磷工人以及78名尘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性别、年龄、工种和接触时间),采集外周静脉血样品并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EGFR基因外显子21中的L858R点突变(CTG→CGG,Leu→Arg)和KRAS基因外显子2上的G12C(GGT→TGT,Gly→Cys)、G12V(GGT→GTT,Gly→Val)和G12D(GGT→GAT,Gly→Asp)等点突变情况。结果四种接害工人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到EGFR基因外显子21中L858R点突变和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的点突变。结论钒氧化物、电离辐射、尘肺、黄磷四组接害工人外周血DNA均未发现EGFR基因外显子21中的L858R突变和KRAS基因外显子2中第12位密码子的点突变。
吴龙飞李顺品赵玉华谭春萍刘菽秋胡高林王津涛高伟刘云兴李娟张祖辉
关键词:钒氧化物电离辐射黄磷尘肺EGFRKRAS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对血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的影响被引量:9
2003年
研究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是否发生了氧化修饰及其对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影响。对 2 1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与 2 1例年龄性别相近的正常人的血脂、脂质过氧化物进行了分析。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测定这 3种脂蛋白的 2 34nm吸光度、相对电泳迁移率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含量。分别将这 3种脂蛋白加入由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构成的反应系统中 ,按试剂盒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活性。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甘油三酯含量平均升高 2 .73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 1.71倍 ,同时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含量升高 1.2 2倍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组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 2 34nm吸光度、相对电泳迁移率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 <0 .0 1) ,表明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均发生了氧化修饰 ,生成了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氧化高密度脂蛋白。
邓祖跃刘秉文刘宇白怀张祖辉
关键词:高甘油三酯血症脂蛋白血症纤维蛋白血凝纤维蛋白
钒作业工人的氧化应激水平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钒暴露作业工人外周血氧化应激水平,为研究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机制提供人群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纳入86例接钒工人,65例对照工人。自制问卷收集人口学基本信息及职业暴露资料,试剂盒法检测目标人群外周血血清样本中的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比较接钒工人和对照工人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差异。结果接钒工人血清中MDA含量高于对照工人(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低于对照工人(P<0.05),其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降低明显(P<0.05),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接钒工人和未接钒工人血清中的iNOS活性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钒暴露可能会影响作业工人的脂质过氧化,显著降低机体的抗氧化水平。目前尚不能确定钒与活性氮损伤之间的关系。
魏腾达李顺品刘云兴谭春萍李娟张祖辉兰亚佳张勤
关键词:氧化应激
中压液相层析法纯化人VLDL主要载脂蛋白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建立中压液相层析分离法纯化人VLDL主要载脂蛋白(apo)E、CⅠ、CⅡ和CⅢ的方法。方法以低温乙醇法制备人血浆白蛋白后的残余组分FⅡ+Ⅳ为原料,经一次性密度梯度超离心得到VLDL。脱脂后的VLDL(apoVLDL)经中压Sephacryl S-200柱层析得到apoE和apoCs粗品。apoE经肝素琼脂糖CL-6B亲和层析进一步纯化,apoCs经DEAE-Sephacel离子交换层析进行分离。结果apoE经肝素琼脂糖CL-6B亲和层析进一步纯化,可得纯度为93.8%的纯品;apoCs经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得到纯度为92%以上的apoCⅡ、apoCⅢ。所纯化各载脂蛋白apo E、CⅠ、CⅡ及CⅢ经免疫单扩和SDS-PAGE鉴定为免疫纯及电泳纯。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可大量、快速、高分辨分离提纯载脂蛋白apo E、CⅠ、CⅡ及CⅢ的方法。
辛艳飞段云邓祖跃张祖辉刘秉文
关键词:载脂蛋白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