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媛

作品数:86 被引量:374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7篇理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中药
  • 9篇光谱
  • 8篇中医
  • 8篇红外
  • 8篇红外光
  • 8篇红外光谱
  • 7篇高校
  • 6篇学成
  • 6篇中医药
  • 6篇化学成分
  • 6篇光谱法
  • 6篇红外光谱法
  • 5篇代谢组学
  • 5篇近红外
  • 5篇近红外光
  • 5篇近红外光谱
  • 5篇陈皮
  • 4篇代谢
  • 4篇药理
  • 4篇药学

机构

  • 85篇成都中医药大...
  • 5篇四川新绿色药...
  • 1篇教育部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重庆市中药研...
  • 1篇重庆工业职业...
  • 1篇国家药典委员...
  • 1篇四川省妇幼保...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中国生物技术...
  • 1篇四川省食品药...
  • 1篇成都通灵中药...

作者

  • 85篇胡媛
  • 59篇陈鸿平
  • 59篇刘友平
  • 48篇陈林
  • 26篇王福
  • 5篇郑川
  • 4篇黄耀辉
  • 4篇王德蒇
  • 4篇陈西平
  • 3篇于红艳
  • 3篇李雪莲
  • 3篇姚洪武
  • 3篇邓赟
  • 3篇李丹
  • 3篇陈美君
  • 2篇季宁平
  • 2篇陈媛
  • 2篇张雷
  • 2篇王敏
  • 2篇赵梓辰

传媒

  • 8篇成都中医药大...
  • 8篇中药与临床
  • 7篇中国实验方剂...
  • 7篇天然产物研究...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中药药理与临...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中国卫生事业...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药房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中药材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活力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成药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办公室业务

年份

  • 12篇2025
  • 4篇2024
  • 8篇2023
  • 11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镇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药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镇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药用途,属于制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得的:杜仲1~3份,续断1~3份,牛膝1~3份,川芎1~3份,花椒1~3份。该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相辅相成...
刘友平陈鸿平 刘道林陈林王福胡媛
中药药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21年
中药药浴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主要是通过药物与皮肤的直接接触,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直达肌腠经络,从而达到用外治药物治疗疾病的作用;温热效应等物理刺激与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是药浴发挥内病外治作用的基础。中药药浴法的组方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其在皮肤病、类风湿病等方面发挥独特疗效,另外,中药药浴法亦可作为多种内科病的辅助治疗手段,发挥治疗及保健的多重功效。文章对中药药浴法的历史沿革、临床使用、发展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入研究和临床合理运用提供参考。
胡媛李颖龙宇张羽璐刘松雨万金艳李丹于双石爱代巧甘瑞年李楠张艺
关键词:中药药浴外治法民族药
不同陈化时间广陈皮表面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变化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传统理论认为陈皮“陈久者良”,陈化过程中微生物会引起药效物质基础的改变。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陈化时间广陈皮表面细菌、真菌菌群结构及特征,其中细菌采用16S rDNA测序,真菌采用ITS1测序。结果表明不同陈化时间广陈皮样本表面细菌、真菌组成结构基本一致,但相对丰度差异明显,优势菌属不同。细菌属水平上,主要分布有unidentified_Rickettsiales、Phyllobacterium、Methylobacterium、unidentified_Cyanobacteria、Pseudomonas、Sphingomonas、Stenotrophomonas、Lactococcus、Bacillus。随陈化时间的增加,从以Methylobacterium、Sphingomonas为优势转变为以Bacillus、Pseudomonas、Stenotrophomonas、Lactococcus为主。真菌属水平上,主要分布有Xeromyces、Cladosporium、Zasmidium、Symmetrospora、Aureobasidium、Fusarium、Aspergillus。从以Zasmidium、Cladosporium、Symmetrospora、Fusarium为优势转变为以Cladosporium、Aureobasidium、Aspergillus、Xeromyces为主。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地揭示了不同陈化时间广陈皮表面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并检测出不同陈化时间广陈皮表面优势菌属。研究结果为后续优势功能菌的分离筛选,陈皮陈化机理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放晴何丽英杨丹申梦园王福刘友平胡媛
关键词:广陈皮细菌多样性真菌多样性高通量测序
乌梅不同部位药理作用研究被引量:30
2007年
目的:研究乌梅不同部位药用价值及药理作用的异同,明确乌梅的药用部位。方法:通过对小鼠镇咳作用、对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运动亢进及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影响的试验,对乌梅果肉、核壳和种仁进行药理作用研究。结果:乌梅镇咳的有效入药部位为核壳和种仁;涩肠的有效入药部位为果肉;止泻的有效入药部位为果肉和核壳。结论:乌梅果肉、核壳和种仁的药理作用不同,各部位都具有一定药用价值,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议乌梅应分部位入药。
陈林陈鸿平刘友平胡媛
关键词:乌梅镇咳涩肠止泻
枸杞过氧化物酶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酶学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枸杞为常用“药食同源”中药材,在加工、贮藏、运输等过程中易发生褐变,严重影响枸杞的外观和质量。前期研究发现枸杞中具有较高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而过氧化物酶在植物的酶促褐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控制枸杞酶促褐变的发生,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枸杞过氧化物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枸杞过氧化物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枸杞过氧化物酶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浸提时间5 h,缓冲液pH为6.0,枸杞过氧化物酶活力为(5 148.59±50.00)U,与模型预测值接近,拟合性好,表明所得响应面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和分析枸杞过氧化物酶提取工艺条件。枸杞过氧化物酶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6.0,金属离子Na~+、Ca~(2+)、K~+、Zn~(2+)、Cu~(2+)和柠檬酸对枸杞过氧化物酶起激活作用,抗坏血酸和亚硫酸能抑制枸杞过氧化物酶活性;该酶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过氧化氢浓度一定时,酶对愈创木酚的K_m=21.52 mmol/L,V_(max)=115.47 U/mL;愈创木酚浓度一定时,酶对H_(2)O_(2)的K_m=1.41 mmol/L,V_(max)=148.81 U/mL。本研究可为后续枸杞加工过程中褐变的控制提供参考。
高倩玲胡龄文陈鸿平刘友平陈林胡媛
关键词:枸杞过氧化物酶响应面法酶学特性
远志三萜酸类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远志为传统中药,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等功效。研究证实其具有祛痰、镇静、降压、抗惊厥、抗突变、抗癌及抗菌等多方面作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远志主要含有三萜类、咄酮、生物碱等成分。远志总三萜酸(PolygalaTri...
胡媛
关键词:远志总三萜酸三萜皂苷
文献传递
对现代医学模式下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0
2008年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引发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素质及中医药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分析了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提出现代医学模式下中医药人才培养应重视人文科学和传统文化教育,强调综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继承的基础上强调创新,重视医学道德教育,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同发展。
胡媛范昕建王德蒇
关键词:现代医学模式中医药人才培养
基于XRD、FTIR、TG-DTA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白矾与铵明矾被引量:3
2025年
目的:利用X射线衍射法(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热重-差热法(TG-DTA)建立中药白矾的多技术特征图谱,并探索用于白矾及易混品铵明矾快速鉴别的图谱特征。方法:共收集27批来自8个产地的白矾样品,通过性状观察进行初步鉴别。利用XRD的PDF标准卡片对白矾及铵明矾进行区分,并建立白矾的XRD特征图谱,筛选共有峰。根据层次聚类分析(H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筛选出可用于白矾鉴别的特征信息。利用FTIR建立白矾的FTIR特征图谱,并结合HCA和OPLS-DA模型,以VIP值>1筛选出可用于鉴别的特征波数。同时,通过TG-DTA分析白矾和铵明矾的热重关系差异,并筛选出可用于鉴别的热重特征。结果:仅通过性状无法有效区分白矾和铵明矾。通过XRD的PDF标准卡片比对,能够区分15批白矾和12批铵明矾。在XRD图谱中,确认了10个特征峰,分别对应衍射角14.560°、24.316°、12.620°、32.122°、17.898°、34.642°、27.496°、46.048°、40.697°和21.973°;在FTIR图谱中,确定了4个波数范围(399.193~403.050、1186.010~1471.420、1801.190~2620.790、3612.020~3997.710 cm^(-1))和12个特征波数(1428.994、1430.922、1432.851、1434.779、1436.708、1438.636、1440.565、1442.493、1444.422、1446.350、1448.279、1450.207 cm^(-1));在TG-DTA图谱中,存在555.34℃附近铵明矾的铵根离子分解峰和质量降低特征。这些特征可作为白矾真伪鉴别的重要依据。结论:利用XRD、FTIR和TG-DTA可以快速检测白矾和铵明矾,结合化学计量学筛选出的鉴别特征,能够实现对白矾及伪品铵明矾的快速准确鉴别。该研究结果为白矾的快速鉴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彬周靖惟张皇生冯健李晗溪梅国荣蒋家全陈鸿平王福胡媛刘友平陈士林陈林
关键词:白矾铵明矾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中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找出中药学人才在不同企业不同岗位中所需要的能力素质,探讨分析中药学人才培养机制的现状和改革前景,使中药学现代化教育与企业对中药学人才的需求能更好的对应。方法:本课题通过走访询问中药学和药学在岗人士和相关专业老师,了解中药学当前就业形势。然后利用学校就业指导网,58同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途径调查了134家企业共487个岗位对医药类人才的就业要求。用统计学的方法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在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网站查找相关文献,了解国内中药学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和当前就业形势。根据查阅到的文献,分析所收集到的统计数据,得到结果。结果:分析整理出五个类型的岗位(研发,生产,使用、管理,流通),研究不同类型的岗位在学历,计算机操作能力,英语水平,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这五个方面对中药学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结论:梳理出中药学人才面临不同类型岗位所需培养的岗位胜任力要素,建立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型,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分析讨论现阶段中药学人才培养机制的现状和改革前景。
黄耀辉胡媛邓茂翔韩波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中药学
基于QbD理念的煅赭石炮制工艺优化及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3
2025年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对煅赭石炮制工艺进行研究,并对煅赭石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以全铁含量、Fe^(2+)溶出含量、疏松度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采用失效模型与效应分析(FMEA)的方法确定煅制温度、煅制时间、铺置厚度、粒径大小为关键工艺参数(CPPs),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法(CRITIC)复合加权法优选煅赭石炮制工艺。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并通过日暴露量(EXP)、靶标危害系数法(THQ)、终生致癌风险度(LCR)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推算最大限量理论值。结果:煅赭石最佳炮制工艺为煅制温度650℃、煅制时间1 h、粒径大小0.2~0.5 cm、铺置厚度1 cm,醋淬1次(赭石-醋10:3);13批煅赭石的5个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均有降低,降低幅度可达5倍;煅赭石中有2批累积THQ>1,而赭石药材所有批次累计THQ>1。有1批赭石药材As的LCR为1×10^(-6)~1×10^(-4),其余LCR均<1×10^(-6);煅赭石LCR均<1×10^(-6),提示煅赭石饮片致癌风险较低,但仍需对赭石药材As特别关注。确定Cu、As、Cd、Pb、Hg的最大限量理论值分别为1 014、25、17、27、7 mg·kg^(-1)。结论:该研究经3批验证后得出优选的煅赭石炮制工艺稳定、可行,煅赭石炮制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降低。确定Cu、As、Cd、Pb、Hg的最大限量理论值,为赭石的有害元素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杨玥周靖惟邹佳良梅国荣史一凡钟磊王娇娇甘雪莲曾德雯陈欣陈林陈鸿平陈士林胡媛刘友平
关键词:赭石健康风险评估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