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刚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牡蛎
  • 4篇长牡蛎
  • 3篇贝壳
  • 2篇早期发育
  • 2篇稀土
  • 2篇稀土元素
  • 2篇发育
  • 2篇CRASSO...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意义
  • 1篇悬浮体
  • 1篇有孔虫
  • 1篇幼虫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早期发育过程
  • 1篇整装
  • 1篇中国边缘海
  • 1篇色谱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钦州学院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1篇刘刚
  • 5篇瞿成利
  • 4篇钟少军
  • 3篇郇聘
  • 3篇刘保忠
  • 3篇刘飞
  • 3篇徐丽君
  • 2篇路波
  • 2篇蒲晓强
  • 1篇常凤鸣
  • 1篇王鸿霞
  • 1篇于雯泉
  • 1篇姜在兴
  • 1篇陶小晚
  • 1篇赵永芳
  • 1篇李艳

传媒

  • 5篇海洋科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扩散法提取沉积物中的酸可溶硫化物及其在中国边缘海区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为了快速而有效地对中国边缘海区沉积物中的酸可溶硫化物(AVS)进行研究,冷扩散法被引入。用冷扩散法提取不同体积硫化物溶液中的AVS,所得到的AVS含量与所加溶液体积的相关性较好,说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在中国边缘海不同典型海域的浅表层沉积物中,利用冷扩散法对AVS进行了分析:胶州湾李村河口AVS的浓度在0.4~120.10μmol/g之间;南黄海西北部陆架在0-11.1μmol/g之间;南海北部陆坡一柱状样沉积物中多数样品〈1μmol/g。结果显示不同典型海域沉积物中AVS的分布差别较大,符合不同环境沉积物中AVS含量的一般规律。因此冷扩散法作为一种有效的AVS提取方法,值得在研究中使用与推广。
蒲晓强钟少军刘飞徐丽君瞿成利刘刚陶小晚
关键词:沉积物中国边缘海
青岛市奥帆赛区海域表层海水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离子色谱离线螯合和ICP-MS对青岛市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采集的海水样品进行分析,得到了该海域表层海水中微量元素质量比的可靠数据,并对表层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将分析结果与国家海水标准进行比较表明,该海域海水中微量元素质量比符合国家一级海水标准。对该海域表层海水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近岸和远岸表层海水中微量元素的质量比差别很小,而不同于沿岸海区质量比高,离岸远处质量比较低的一般规律。其主要原因是该海域的人为污染程度小,再加上其特殊的海岸地形以及水动力条件,有利于溶解物质的扩散、迁移和稀释。
刘刚钟少军瞿成利刘飞徐丽君
关键词:微量元素
Smad基因在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早期发育过程的表达研究
Smad家族在TGF-β信号通路中处于信号呈递的枢纽地位,Smad的研究多集中在模式动物中。已有的研究提示,TGF-β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软体动物体轴决定和贝壳发生,因此,在软体动物发育过程中探究其功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鉴...
刘刚郇聘刘保忠
关键词:长牡蛎贝壳发育SMAD
长牡蛎dpp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贝壳发生中的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dpp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的重要成员,在胚胎发育中作为形态发生子参与体轴形成及附肢发育等过程。为了研究牡蛎dpp同源基因在贝壳发生中的作用,揭示贝壳发生的分子机理,作者克隆了一种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dpp基因,命名为cgdpp。序列和进化分析显示,cgdpp分子中不同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变异程度不同。作者用整装原位杂交的手段研究了dpp同源基因在长牡蛎早期发育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dpp同源基因参与了从贝壳形成区开始分化到早期贝壳形成的全过程。在担轮幼虫(Trochophore)中,dpp同源基因似乎调控了贝壳的形状与扩张速度;在早期D形幼虫中,dpp同源基因表达量突然下降至痕量水平,并与贝壳发育区无明显的关联,提示dpp同源基因可能仅仅参与了贝壳的发生,不参与其进一步的发育过程。
刘刚郇聘刘保忠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
海相碳酸盐—稀土元素共沉淀过程中的分异作用研究
本文主要运用稳定加液—反应系统对海水中方解石和文石形成时稀土元素的共沉淀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稀土元素在固,液体系中的迁移、转化和分配。进而在对其定量描述的前提下,研究了稀土元素共沉淀对各种反应条件的响应,并对共沉淀行为...
刘刚
关键词:海相碳酸盐稀土元素分异作用
文献传递
温度和过饱和度对海水中碳酸钙沉淀速率的影响Ⅰ.镁方解石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稳定加液-反应系统对5、15和25°C下镁方解石沉淀在海水中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镁方解石的沉淀速率(R)对过饱和度(Ω)的响应均可通过R=k(Ω-1)n或Log(R)=nLog(Ω-1)+Log(k)形式的动力学方程加以表达。pCO2的变化会显著改变过饱和度进而影响到镁方解石沉淀速率,但这一变化并不会对镁方解石沉淀形成过程的动力学表达产生影响。相比之下,不同温度下镁方解石沉淀形成的动力学方程存在明显差异,表明这一动力学过程同时还具有强烈的热力学相关性。
瞿成利刘刚路波
关键词:温度过饱和度
长牡蛎贝壳发生过程中细胞群体的存在状况的研究
贝壳是大部分软体动物的关键保护结构,在软体动物生存和演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初生贝壳发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调控贝壳发生的分子机理仍不清楚。根据报道目前已经发现大约20个左右的贝壳发生相关基因参与贝壳的形成。然而...
刘刚郇聘刘保忠
关键词:长牡蛎贝壳发育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贝壳早期发育相关基因的鉴定研究
软体动物贝壳发生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尤其是在双壳贝类中,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基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快速发展的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库,我们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筛选工作,鉴定了数条参与软体动物贝壳早期发育的...
郇聘刘刚王鸿霞刘保忠
关键词:长牡蛎幼虫贝壳原位杂交
应用离子色谱离线螯合及ICP-MS测定海水中多种痕量元素被引量:11
2007年
An off-line chelation system combined with ICP-MS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seawater,namely V,Co,Ni,Cu,Zn,Mo,Cd,Pb,U and rare earth elements(REEs).The system was built based on an ion chromatography equipped with MetPac CC-1 chelation columns which had a strong selective chelation to these target elements within a pH range 5.2—5.6.Acidified seawater samples and NH4Ac(2 mol/L) were blended to meet suitable pH before being injected into the chelation column,thus target elements were retained while alkali and alkaline metals were excluded.Then chelated elements were eluted by HNO3(1 mol/L) an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ICP-MS analysis.Varying the ratio of input(gen.200 mL) to output(gen.5 mL),the target elements which were concentrated as 40 times as their concentrations were far beyond instrumental quantification limits.At last,a certificated seawater CASS-4 was introduced and our detected value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certified values.
刘刚钟少军瞿成利刘飞徐丽君
关键词:痕量元素离子色谱
胶州湾海水中悬浮颗粒对溶解态微量元素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运用离子色谱离线螯合结合ICP-MS的方法,对胶州湾海水中的微量元素(V,Co,Ni,Cu,Mo,Cd,Pb,U,REEs)进行了精确的定量分析。在测试前对在同一站位不同层位采集的平行海水样品进行了两种不同的酸化处理:一份采取先过滤后酸化的方式,以获得海水中溶解态微量元素的含量;另一份采取直接酸化后分析的方式,以评估悬浮颗粒中的可交换态微量元素对溶解态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V、Ni、Cu、Co、Pb以及稀土元素(REEs)的质量浓度存在很大差异,说明悬浮颗粒物质可能对海水中相应元素的测定产生较大的影响。各种微量元素之间的差异和相应离子或离子团的电荷性质、在海水中的配位作用以及悬浮颗粒物质的表面电荷性质有关。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类似于胶州湾这样的近海海域,悬浮颗粒物质是控制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刘刚瞿成利常凤鸣赵永芳路波
关键词:悬浮体稀土元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