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莎
- 作品数:49 被引量:357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儿童肺功能检查教学中教师与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
- 2025年
- 目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教学中,探讨不同职称、学历及专业技术类别的教师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和2019年儿童呼吸专科护士培训班87名学员的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根据教师职称及专业技术类别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中高级组和初级组、医师组和技师组学员组间比较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肺功能检查教学中,对于非肺功能检查从业人员的基础性培训,只要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是合格的,不同职称、学历及专业技术类别的教师与教学质量无相关性,科室可根据人力资源合理安排教师。
- 林颖龚财惠刘芳君秦江蛟刘莎
- 关键词:教师职称学历教学质量
- 重庆地区3~12岁健康儿童肺通气功能参数实测值与预计值的对比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3~12岁健康儿童肺通气功能参数实测值与Zapletal预计值的百分比(实/预%),为临床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合理判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Zapletal预计值公式的数值为预计值,回顾性分析重庆地区458名3~12岁儿童肺通气功能各参数的最佳实测值与Zapletal预计值的百分比(实/预%)情况,参数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值(FEV_(1)/FVC)、呼气峰流速(PEF)、剩余75%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量(MEF_(75))、剩余50%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量(MEF_(50))、剩余25%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量(MEF_(25))、呼气中段流速(MMEF)、最大通气量(MVV)。结果3~12岁儿童肺通气功能各参数实/预%的均值波动范围如下:FVC 96.11%~105.33%、FEV_(1)98.17%~116.78%、FEV_(1)/FVC 99.98%~110.14%、PEF 91.18%~108.42%、MEF_(75)91.88%~110.76%、MEF_(50)85.77%~107.66%、MEF_(25)68.00%~106.49%、MMEF 78.90%~114.00%、MVV 134.70%~180.78%。各参数实/预%的正常值下限(LLN)值如下:FVC 84.70%、FEV_(1)88.50%、FEV_(1)/FVC 96.00%、PEF 79.50%、MEF_(75)77.20%、MEF_(50)66.00%、MEF_(25)56.70%、MMEF 67.10%、MVV 108.80%。结论Zapletal预计值与重庆地区3~12岁健康儿童肺通气功能各参数水平存在差异,其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综合分析评价肺通气功能。
- 秦江蛟刘芳君刘莎
- 关键词:健康儿童
- 持续小气道气流受限哮喘患儿临床特征及不同肺功能评估方法对比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存在持续小气道气流受限哮喘患儿的临床特征及不同肺功能评估方法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23年2月至2024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复诊的9~18岁、近1年内常规通气法肺功能检查连续2次以上提示小气道气流受限的临床缓解期哮喘患儿,总结其临床特征。通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比较小气道管壁面积比值和厚度比值,同时完善常规通气法、脉冲振荡(IOS)、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检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分析结果及相关性。结果共纳入53例患儿,男30例、女23例,年龄10(10,11)岁。8例(15.09%)有哮喘家族史,27例(50.94%)有明确的过敏性疾病史。51例(96.23%)患儿遵医嘱规范治疗,6例(11.32%)近1年内有明确的哮喘急性发作。近1年内哮喘控制药物减量者18例(33.96%),减量后症状反复者3例(16.67%);停药者9例(16.98%),停药后咳喘发作者4例(44.44%)。36例患儿同时完善了胸部HRCT、肺功能检查和FeNO检测,HRCT结果显示该组患儿气道管壁面积比值(WA%)和厚度比值(T/D)明显升高;常规通气法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36(100%)例患儿用力呼气流速(FEF)75和25%~75%平均用力呼气流速(MMEF)数值均低于正常值下限;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仅有2例患儿残气容积、残总比的z-评分均大于1.64;IOS结果显示仅有1例提示外周气道阻塞;Fe NO检测结果显示仅4例患儿FeNO200和CaNO测值升高。结论规范治疗且处于临床缓解期但存在持续小气道气流受限的哮喘患儿,可能已经发生小气道重塑,停药后有较高的症状反复比率。常规通气法肺功能提示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敏感性优于IOS、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检查和FeNO检测。
- 王峡龚财惠林颖秦江蛟吕莹田代印符州刘莎
-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
- 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吸康复操的研制及效果评价
- 2025年
- 目的研制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吸康复操并探究其应用效果,为临床中科学有效地进行呼吸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2月于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规范化哮喘药物吸入治疗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试验组进行呼吸康复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有氧运动训练。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的呼吸康复训练依从性、肺功能、运动能力、吸气肌肌力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完成研究。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呼吸康复训练依从性、运动能力和吸气肌肌力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该研究研制的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吸康复操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可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和吸气肌肌力。
- 刘曦璇刘玉琳刘莎杨帆谢晓虹王紫娟刘丽芳魏红雨
- 关键词:学龄期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康复儿科护理学
- 支气管哮喘IL-4//IL-4R通路过度活化及其与转录因子STAT4//STAT6的关系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是否存在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4受体/(Interleukin 4// Interleukin 4 receptor, IL-4//IL-4R/)通路的过度活化及其与转录因子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
- 刘莎
- 关键词:IL-4IFN-ΓSTAT4STAT6
- 文献传递
- Brg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模型中的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究Brahma相关基因1(Brahma-related gene 1,Brg1)通过调控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及Brg1f1/f1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型对照组、野生型BPD组、Brg1f1/f1对照组、Brg1f1/f1 BPD组(n=5)。培养永生化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immortalized mouse pulmonary alveolar type 2 cell,imPAC2),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敲低细胞Brg1基因,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Brg1敲低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肺组织Brg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肺组织和imPAC2细胞中同源结构域蛋白(home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homeobox,HOPX)、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imPAC2细胞增殖情况以及免疫共沉淀验证imPAC2细胞中Brg1和β-catenin蛋白相互作用情况。结果与Brg1f1/f1对照组、野生型BPD组比较,Brg1f1/f1 BPD组肺组织肺泡直径、SPC蛋白表达增加,肺血管相对密度、HOPX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Brg1敲低组细胞增殖能力和SPC、Wnt5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及β-catenin蛋白荧光强度升高,HOPX蛋白表达降低(P<0.05);Brg1与β-catenin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结论Brg1基因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殖,从而影响BPD的发生发展。
- 官玲徐茂竹凌耀政杨丽丽张龄幻刘莎邹文静符州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小鼠
- 白三烯D4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气道高反应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白三烯D4(LTD4)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在儿童气道高反应性(AHR)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在我院呼吸专科门诊随访的6~14岁患儿151例,其中哮喘缓解期患儿86例,急性支气管炎(急支)复查患儿65例。以上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TD4组和乙酰甲胆碱组(MCH组),LTD4组患儿共78例行LTD4-BPT,包括46例哮喘患儿和32例急支复查患儿;MCH组患儿共73例行MCH-BPT,包括40例哮喘患儿和33例急支复查患儿。LTD4组BPT阴性的哮喘患儿洗脱后再行MCH-BPT。记录两种BPT过程中患儿的主要不良反应。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两种BPT的诊断学价值进行评估。结果LTD4组与MCH组患儿基础肺功能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LTD4组哮喘患儿BPT阳性率(26.1%)明显低于MCH组(72.5%)(P<0.05);LTD4组急支复查患儿BPT阳性率(3.1%)低于MCH组(15.2%)。LTD4组BPT阴性的哮喘患儿MCH-BPT的阳性率为58.8%,分度以轻度、极轻度为主。LTD4组敏感性(0.2609)低于MCH组(0.725),其特异度(0.9688)稍高于MCH组(0.8485),LTD4组的ROC曲线下面积(0.635)低于MCH组(0.787)。BPT过程中,LTD4组哮喘患儿主要不良反应为咳嗽(34.8%)、气促(19.6%)、胸部紧缩感(15.2%)以及喘息(10.9%),其发生率明显低于MCH组(P<0.05),两种试验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LTD4-BPT在儿童临床应用中安全性高,与MCH-BPT特异性相似,但敏感性较低,诊断学价值较低,在儿童气道高反应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有限。
- 刘芳君龚财惠秦江蛟符州刘莎
-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激发试验白三烯D4气道高反应性
- 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85
- 2006年
- 黄芪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广泛,特别是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的多种疾病。
- 刘莎符州
- 关键词:免疫调节作用
- 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儿童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中的诊断应用
- 2024年
-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是一组源于气道的遗传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方式复杂,目前尚无公认的诊断金标准。鼻部一氧化氮检测与其他检查方式相比,操作简单且无创,价格相对低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儿童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的筛查。该文主要探讨鼻部一氧化氮检测在儿童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中的诊断应用。
- 王峡刘芳君李莹林颖秦江蛟刘莎
- 关键词:儿童
-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轻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轻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轻度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组(单独治疗组)和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60例。记录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流量(PEF)、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V7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V50)、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V25)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的变化。结果:单独治疗组患儿治疗后FVC、FEV1、PEF、V7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联合治疗组患儿治疗后FVC、FEV1、PEF、V75、V50、MM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治疗前相比较,联合治疗组FVC、FEV1、PEF三个指标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能显著改善轻度哮喘患儿的肺功能。
- 刘莎符州龚财惠宋思思谭利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钠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