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军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医学重点专科专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湿疣
  • 6篇女性
  • 6篇尖锐湿疣
  • 5篇酮戊酸
  • 5篇疗效
  • 5篇光动力
  • 5篇氨基酮戊酸
  • 4篇失禁
  • 4篇尿失禁
  • 4篇疗法
  • 3篇电刺激
  • 3篇动力疗法
  • 3篇尿流动力学
  • 3篇疗法治疗
  • 3篇疗效观察
  • 3篇免疫
  • 3篇光动力疗法
  • 3篇5-氨基酮戊...
  • 2篇电刺激治疗
  • 2篇动力学检查

机构

  • 23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作者

  • 23篇李军华
  • 15篇诸靖宇
  • 14篇宋晨
  • 7篇李瑞鹏
  • 4篇王彦彬
  • 3篇周鹏
  • 1篇黄邦高
  • 1篇俞慧琴
  • 1篇倪庆节
  • 1篇彭建中
  • 1篇罗显雁
  • 1篇徐智慧

传媒

  • 6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2篇201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针法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在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对比分析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过程中,采用5针注射法与标准的20针注射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的48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根据注射针数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5针注射法,对照组采用标准的20针注射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每日排尿次数、膀胱过度活动症分问卷(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overactive bladder,ICIQ-OAB)、膀胱过度活动症调查问卷(overactive bladder,OAB-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治疗后患者全身状况改善问卷(patient generated index,PGI-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重复注射意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治疗前平均每日排尿次数和各评分基线数据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平均每日排尿次数、ICIQ-OAB、OAB-Q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评分数据、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更愿意接受再次注射(P<0.05)。结论5针法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与标准的20针法相似,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标准技术的方法。
李军华宋晨周鹏潘慧仙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A型肉毒毒素问卷调查重复注射
自体疣包埋疗法联合ALA-PDT治疗外阴部尖锐湿疣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自体疣包埋疗法联合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ALA-PDT)治疗外阴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90例外阴部尖锐湿疣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自体疣包埋疗法联合ALA-PDT(A组)、单纯自体疣包埋疗法(B组)、单纯ALA-PDT(C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时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 M)水平,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人乳头瘤病毒(HPV)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个月时3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以及血清IgG、IgA、Ig M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以及血清IgG、IgA、Ig M水平均高于B、C组(均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B、C组(均P<0.05);B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以及血清IgG、IgA水平均高于C组(均P<0.05)。A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HPV复发率为0,低于B组的10.0%和C组的16.7%(均P<0.05)。结论自体疣包埋疗法联合ALA-PDT治疗外阴部尖锐湿疣的疗效明显,能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HPV复发率,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外阴部尖锐湿疣的首选方案。
黄邦高徐智慧徐智慧王彦彬诸靖宇
关键词:尖锐湿疣光动力学疗法盐酸氨基酮戊酸免疫功能
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通过BECK抑郁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排除心理因素后,采用2000年国际公认的《女性性功能评价表(BISFW)调查表...
潘慧仙诸靖宇宋晨李军华
关键词:女性性功能障碍
胰激肽原酶联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效果评估
目的 运用胰激肽原酶联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DMED),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血管内皮素(ET-1)和血管紧张素(AngⅡ),研究其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
周鹏李瑞鹏诸靖宇李军华
关键词:胰激肽原酶复方玄驹胶囊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
光动力联合疗法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目的:尖锐湿疣(CA)是有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通常采用破坏性的治疗方法,对尿道粘膜损伤大,且常常复发,我院采用外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患者,观察其有效率...
潘慧仙诸靖宇宋晨李军华刘威
关键词:尿道口尖锐湿疣光动力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疗效分析联合疗法
便携式盆底电刺激治疗仪在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评估便携式盆底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自2015年2月至 2018年2月我科收治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共56例,女性43例,男性13例,年龄43~81岁,平均62.3岁,病史5月~8年,平均3....
潘慧仙诸靖宇李军华宋晨
关键词:盆底电刺激急迫性尿失禁尿流动力学
空气测压T-Doc与常规水测压技术在男性排尿功能障碍中的临床使用对比
目的探讨空气测压T-Doc与常规水测压技术在男性排尿功能障碍中的临床使用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就诊的男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二组,每组患者各84例,对二组患者...
潘慧仙楼扬锋李军华刘威
关键词:排尿功能障碍
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通过BECK抑郁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排除心理因素后,采用2000年国际公认的《女性性功能评价表(BISF-W)调查...
潘慧仙诸靖宇宋晨李军华刘威
关键词:女性性功能障碍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
不同剂量特拉唑嗪治疗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的疗效评价
2019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特拉唑嗪治疗输尿管碎石术后患者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的疗效.方法 选取输尿管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D-J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4组,各25例.对照组未予特殊干预,A组给予特拉唑嗪1mg,1次/d;B组给予特拉唑嗪2mg,1次/d;C组给予特拉唑嗪5mg,1次/d,疗程为术后4周.所有患者均在输尿管碎石术后第1周及第4周完成输尿管支架管症状调查表(USSQ).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所有药物治疗组患者排尿症状、躯体疼痛症状、身体一般状况、工作能力情况、性生活情况平均评分均下降.与A组比较,B组、C组患者排尿症状、躯体疼痛症状、身体一般状况、工作能力情况、性生活情况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拉唑嗪能够明显改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且2mg治疗效果最佳,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剂量的增大,其临床疗效强度无明显差异.
周鹏李军华诸靖宇
关键词:特拉唑嗪
以尿路结石为首发症状的甲状旁腺癌1例
2018年
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PC)在临床上相当少见,有文献报道该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0.005%^([1]),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1%^([2-3]);极易漏诊,美国一项286例PC回顾性研究发现其漏诊率高达86%^([4])。本院2016年11月1日收治以尿路结石为首发症状的甲状旁腺腺癌患者1例,现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诊治过程作一探讨,报道如下。
倪庆节诸靖宇李瑞鹏宋晨楼扬锋李军华
关键词:甲状旁腺癌首发症状尿路结石CARCINOMA甲状旁腺功能癌患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