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岭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市档案馆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主题

  • 2篇文史研究馆
  • 2篇林风眠
  • 1篇地铁
  • 1篇地铁列车
  • 1篇严肃
  • 1篇批斗会
  • 1篇中西绘画
  • 1篇温情
  • 1篇现代绘画
  • 1篇现代美术
  • 1篇现代美术教育
  • 1篇写生
  • 1篇列车
  • 1篇美术
  • 1篇美术教育
  • 1篇教育
  • 1篇金庸
  • 1篇口述
  • 1篇口述历史
  • 1篇会员

机构

  • 4篇上海市文史研...
  • 4篇上海市档案馆

作者

  • 4篇魏松岩
  • 4篇吉岭
  • 1篇汪观清

传媒

  • 4篇世纪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潘天寿严肃背后的温情
2018年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充分挖掘文史馆馆员群体所特有的珍贵而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保存历史记忆、记录时代风云、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而策划组织编撰的口述历史系列丛书。从2015年10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第一辑以来,基本保持每年一辑、每辑4-5种新书的频率,迄今出版3辑15种(含即将付梓的《高云龙口述历史》)。
胡振郎吉岭魏松岩
关键词: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温情
我陪林风眠先生浙西写生
2017年
去金华"下生活" 1963年,我从浙江美院毕业,分配到上海美协工作。那时,上海美协叫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我在会员工作部,负责联络及服务国画组会员,领导我的是蔡振华。说到会员,上海美协初创,正当锦年盛时,名家灿若繁星。
胡振郎吉岭魏松岩
关键词:林风眠写生会员国画
我参与策划林风眠“批斗会”
2017年
画坛巨匠林风眠,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现代绘画的奠基人,其坚守融合中西绘画探索之路的独特价值,早已成为现代美术史浓墨重彩的一页,不断被发掘、被提及。同样,作为20世纪的同龄人,他饱受磨难而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颇受关注。自上世纪50年代起辞去杭州教职"隐居"上海的林风眠,在"文革"大潮中同样难逃厄运,继被抄家之后,1968年8月又莫名其妙地被污蔑为"特务",身陷囹圄。长达五年的牢狱之灾,林风眠是如何度过的?他有没有机会和外人接触?有没有朋友设法营救过?这些细节在本期刊登的由胡振郎先生口述,吉岭、魏松岩撰稿的《我参与策划林风眠"批斗会"》一文中可以略窥究竟。胡振郎先生系著名画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63年自浙江美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美协工作,负责联络及服务国画组会员。同年,美协组织林风眠、周碧初等画家组成写生队赴浙江金华写生。作为后勤保障人员的胡振郎首次和林风眠朝夕相处二十余天,林先生的和善、恬淡给青年胡振郎留下深刻印象,两人也由此结下情谊。1972年因为美协领导沈柔坚想念狱中老友的一声叹息,素来敬重林风眠先生的胡振郎冒险亲自探监林风眠,并策划以假借回单位接受批判之名暗中安排林先生与沈柔坚会面。下期本刊将继续刊登由胡振郎口述的《我陪林风眠先生写生》一文。
胡振郎吉岭魏松岩
关键词:林风眠批斗会策划现代美术教育现代绘画中西绘画
我为香港回归绘制百牛纪念封
2017年
2017年7月1日上午,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大公报共同主办的"汪观清百家百牛翰墨地铁列车文化巡展暨地铁纪念卡和纪念封首发式"在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大厅隆重举行。汪观清先生是画牛名家,1997年适逢牛年,他以真挚的爱国情感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创作了一套百幅百姿百态的百牛纪念封,此后的十多年来,又先后邀请两岸三地和旅居世界各地的百余位著名学者、书画家、社会政要等爱国人士在百幅纪念封上题签,以此向香港回归献礼。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
汪观清吉岭魏松岩
关键词:文史研究馆地铁列车大公报贺友直金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