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勇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多裂肌入路与经正中后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9例,均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经多裂肌入路,对照组经正中后入路,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疼痛改善及伤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短,术中出血量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疼痛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均有显著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多裂肌入路与经正中后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前者创伤更小,操作更简单,术后疼痛恢复时间短,值得推广.
- 李国文黄玉良吴家文刘志彬李毅丁志勇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
- 前后联合切口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切口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20~70岁,平均49.7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5例,坠落伤7例。平台前外侧骨折6例,前内侧骨折11例,前内、前外广泛骨折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4d,平均6.5d。22例均采取前内侧或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倒"L"型切口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以X线片下骨折线消失为准)以及术后12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73.4±40.3)min,术中出血量(187.5±53.1)mL,术后住院时间(16.3±4.6)d,骨折愈合时间(31.2±7.5)周。术中及术后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3±4.9)个月;术后12个月时膝关节HSS评分为(84.6±17.3),优良率为81.8%(18/22),两侧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前内侧或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倒"L"型切口入路对组织损伤小,骨折端暴露充分,利于直视下复位内固定,对膝关节远期影响较小。
- 李国文刘志彬李毅丁志勇黄玉良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后柱骨折联合切口
- 骨盆内固定支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骨盆内固定支架(infix)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103例骨盆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54例(52.43%),女49例(47.57%),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2)。对照组接受常规内固定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infix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用时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骨折复位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Majeed评分工作、疼痛以及立位及行走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和性生活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率(3.92%)较对照组(18.37%)低,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异位骨化率分别为(19.61%、15.69%)均较对照组高(6.12%、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nfix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围术期相关指标,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需加强注意。
- 丁志勇罗丽李毅黄玉良巫红波黄剑伟
- 关键词:骨盆骨折内固定钢板骨折复位
- 运用改良Ganz入路治疗PipkinⅣ骨折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改良Ganz入路治疗PipkinⅣ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5例PipkinⅣ型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改良Ganz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9.8个月...
- 黄玉良李国文丁志勇
- 关键词: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骨折
- 探讨应用改良髋关节前方入路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应用改良髋关节前方入路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愈合情况、并发症状况和Harris评分,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统计两种类型骨折患者的相关项目计量均值,患者手术时间(67.3±5.6、68.1±4.9)、术中出血量(262.3±64.2、260.8±54.7)、住院时间(13.2±2.3、13.4±1.9)、随访时间(24.1±0.2、24.0±0.3)、愈合时间(15.2±0.2、15.3±0.1)。患者的Harris评分统计,30例患者中优良例数27例,优良率为90.0%。未见并发症。结论:采用改良髋关节前方入路治疗股骨骨折患者,手术效果明显,创伤小,愈合率高,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并且并发症少,治疗具有加高安全性,适用于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骨折。
- 李毅巫洪波梁浩锋丁志勇
- 关键词:PIPKIN临床疗效
- 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5例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开放性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2年,采用Matta、Majeed评价标准评定患者术后恢复与术后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2年Matta、Majeed评价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可以缩短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的骨折康复时间,创伤性小,固定效果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国文黄玉良刘志彬李毅王家梁梁志文丁志勇
- 关键词:TILEC型骨盆骨折
- 关节滑液TNF-α以及IL-1水平与创伤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关节滑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介素-1(IL-1)水平与创伤性关节炎(PT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38例膝关节PTA患者以及同期体检科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影像学分级标准将138例膝关节PTA患者分为A组(34例)、B组(35例)、C组(30例)、D组(39例);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影像学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抽取所有研究对象膝关节的关节滑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LSA)检测关节滑液TNF-α、IL-1水平。结果 (1)A组、B组、C组、D组、对照组关节滑液TNF-α、IL-1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患者关节滑液TNF-α、IL-1水平显著高于A组、B组、C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患者关节滑液TNF-α、IL-1水平高于A组、B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关节滑液TNF-α、IL-1水平高于A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关节滑液TNF-α、IL-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膝关节PTA患者关节滑液TNF-α、IL-1水平与其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影像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657、0.599,均P<0.05)。结论关节滑液TNF-α、IL-1水平与膝关节PTA患者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影像学分级密切相关,因此检测关节滑液TNF-α、IL-1水平即可初步判断膝关节PTA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 李国文黄玉良刘志彬李毅王家梁梁志文丁志勇
- 关键词:关节滑液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创伤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