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彬
- 作品数:23 被引量:8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基于功能提升的小流域森林景观空间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能提升的小流域森林景观空间构建方法,涉及景观构建方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小流域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S2,森林景观空间布局规划;S3,植被配置与种植设计;S4,景观影响因子计算;S5...
- 何兴元于帅于景华任志彬
- 城市地表热力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以长春市为例被引量:21
- 2017年
- 城市热环境问题是城市气候和区域气候研究中的热点,其对城市空气质量和公共健康等有着深远影响,严重威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长春市为例,基于3期Landsat ETM+影像数据(2006、2010和2014),应用覃志豪单窗算法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获取长春市区夏季地表温度、长春市不透水面盖度和植被覆盖率,构建热力景观动态度指数,分析了2006—2014年长春市热力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盖度和植被覆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热环境整体呈恶化趋势,地表平均温度年均增长0.15℃;热力景观整体变化更为剧烈,2006—2010年热力景观综合动态度为45.39%,2010—2014年热力景观综合动态度为52.64%;城市地表高温等级热力斑块面积和数量都增大,并向郊区扩张,热力景观整体呈现破碎化;低温等级为长春市变化最为剧烈的地表温度等级,城市地表热力性质复杂化。此外,统计分析表明:长春市的不透水面每增加1%,地表温度上升0.06—0.07℃;植被覆盖率每增加1%,地表温度下降0.07—0.08℃,植被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力大于不透水面。
- 唐泽郑海峰任志彬崔明星何兴元
- 关键词:植被覆盖率
-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的降温效应被引量:19
- 2017年
- 通过野外样方实测,研究长春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对城市森林降温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等级城市森林温度随时间呈现相同的波动上升趋势;群落郁闭度越高,城市森林温度越低;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影响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的大小,其中,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树高对降温效应的影响最显著,而胸径、密度、树干基部断面积与城市森林降温作用关系不显著;郁闭度及树高与降温强度呈线性正相关,郁闭度每增加10%,降温效应增加0.5℃,树高每增加10 cm,降温效应增加0.05℃;叶面积指数与降温强度呈非线性正相关,叶面积指数对降温调节功能存在作用阈值,为0.23~2.3,叶面积指数位于该阈值内时,降温强度随叶面积的增加而迅速提高.
- 唐泽任志彬郑海峰何兴元
- 关键词:群落结构
- 街道绿地对城市热舒适度及人体健康的调节作用研究
- 任志彬何兴元郑海峰魏红旭肖路崔景轩
- 关键词:行道树热环境
- 一种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景观尺度推演方法
- 一种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景观尺度推演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景观尺度推演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城市森林管理过程中,景观尺度上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方法:一、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的实地测量;二、...
- 任志彬郑海峰何兴元崔明星
- 文献传递
- 一种遥感影像提取城市水体时消除阴影干扰的方法
- 一种提取遥感影像城市水体时消除阴影干扰的方法,它涉及遥感影像消除干扰的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遥感影像技术对城市水体与阴影难以区分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将全色波段与绿色波段和短波红外1波段分别融合,增强空间分辨率,并计算MN...
- 董禹麟任志彬何兴元
- 鸭绿江流域跨国界地区水土保持功能时空格局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以跨境的鸭绿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采用遥感解译、InVEST模型等手段,定量分析1988—2018年鸭绿江流域水土保持功能的变化,探讨二者间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林地及耕地为流域内主要用地类型,2018年中国一侧、朝鲜一侧林地覆盖率分别为76.78%和75.84%;而耕地覆盖率分别为20.02%和21.63%。近30年来,流域水田面积变化率最大,中国、朝鲜两侧分别增长了330.63%和127.52%。1988—2018年间流域中国一侧产水量增加118.40×10^(8) mm,朝鲜一侧产水量增加33.76×10^(8) mm;1988—2018年间流域中国一侧土壤保持量增加111.71×10^(8) t,朝鲜一侧土壤保持量增加102.61×10^(8) t。流域中国一侧水土保持功能呈现明显的协同关系,朝鲜一侧水土保持功能呈现协同—权衡—协同的变化态势。本研究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 常馨悦董禹麟包广道苗正红任志彬张达张达冯恒栋
- 关键词:水土保持
- 长白山森林水源涵养力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被引量:2
- 2020年
- 以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29个县市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分平衡模型,对区域内森林2014年的水源涵养力(WCA)进行了估测,并对当地统计部门所公布的2014年30组农林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归档记录。分别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极大似然估计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WCA与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水稻、玉米和大豆为主的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以及总产量,均与WCA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大牲畜头数和猪年末存栏数与WCA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达到显著水平,而林业产值与WCA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业人口数量和以大豆为主的粮食单产量对WCA具有促进作用,而农机动力和总人口数却对WCA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 魏红旭任志彬陈鑫王丹
- 关键词:水源涵养天然林保护工程可持续发展
- 2019年中国城市大气臭氧污染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2019年中国338个城市的1 836个监测站逐小时臭氧监测数据,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气候区臭氧质量浓度变化的时空特征,揭示了不同气候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臭氧污染的相对贡献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大气臭氧质量浓度年评价值介于84~193μg/m^(3),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41μg/m^(3),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但全国仍有22%的城市臭氧年评价值超标,超标天数约占全年的6%。城市臭氧污染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温带季风气候区城市臭氧污染最为严重,超标城市高达44%,平均超标天数约占全年的10%,臭氧质量浓度等级为轻度污染(济南、淄博和滨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臭氧浓度等级为优,超标天数仅占全年的1%。城市臭氧质量浓度具有较强的季节特征,总体上春夏高于秋冬,夏季臭氧平均质量浓度最高(109μg/m^(3))、春(108μg/m^(3))、秋(86μg/m^(3))次之,而冬季(67μg/m^(3))最低。冗余分析表明,社会因素(PM_(2.5)和GDP等)是影响城市臭氧质量浓度升高或降低的主导因素,自然因素起辅助作用。不同气候区,自然和社会因素对臭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研究可为中国城市有效应对臭氧污染、建设宜居城市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 洪声杨任志彬王诚聪张鹏郭玉洁刘吉平刘雁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一种获取森林群落精准空间定位数据的样方调查法
- 一种获取森林群落精准空间定位数据的样方调查法,它涉及一种在森林生态环境对样地植物资料进行精确空间定位后以采集植株个体数据及立地数据的调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传统的样方法和样圆法无法准确地获取森林群落内部空间植被数据...
- 郑海峰任志彬何兴元李茗蕊张斯屿沈国强唐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