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婉茹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耐高压PICC导管在结直肠癌患者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耐高压PICC导管在结直肠癌患者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首次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经耐高压PICC导管注入造影剂行增强CT检查,而对照组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针注入造影剂行增强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行增强CT检查时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护理耗时及导管维护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影剂的外渗发生率(0 vs.5%,P=0.022),护理耗时[(6.36±7.71)分钟/次vs.(13.32±3.29)分钟/次,P=0.001],导管维护费用[(1186.31±165.36)元/次vs.(1250.25±170.67)元/次,P=0.039]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经耐高压PICC导管行增强CT检查,能降低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减少护理时数,降低维护费用。
- 邓伟英董娟娜冯婉茹
- 关键词:结直肠癌疗效
-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肿瘤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收治13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应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化疗完成后主动要求取出8例,术后出现消瘦、营养不良导致输液座突出皮肤表面2例,术后导管阻塞患者1例,其他无严重导管并发症问题。结论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和护理中应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供给状况,巩固治疗效果,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陈环球冯婉茹赖添
-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护理分析
- 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60例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疾病知识知晓度、PICC置管的知识掌握、PICC置管依从性及并发症。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者疾病知识知晓度、PICC置管知识掌握、PICC置管依从性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
- 邓伟英袁媛冯婉茹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术并发症
- 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静脉血栓筛查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血栓的发生时间及发生率,为血栓早期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肿瘤中心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80例,在患者置入导管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置管侧肢体、锁骨下、腋下、颈内静脉,了解是否发生无症状血栓,记录无症状血栓出现的时间、统计发生率。结果无症状血栓的发生率为41%,中位数时间为第8天,其中19%(15/80)发生在置管后7 d,18%(12/65)发生在置管后8~14 d,8%(4/53)发生在置管后15~21 d,4%(2/49)发生在置管后22~28 d。结论耐高压双腔PICC相关性无症状血栓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早期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能发现无症状血栓。肿瘤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的患者应早期进行筛查,为早期治疗护理提供依据,降低血栓的相关并发症。
- 邓伟英冯婉茹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