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俊铭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腰椎
  • 4篇内固定
  • 4篇骨折
  • 3篇椎管
  • 3篇内固定治疗
  • 2篇腰椎间盘
  • 2篇术后
  • 2篇丝线
  • 2篇椎管狭窄
  • 2篇椎管狭窄症
  • 2篇椎间盘
  • 2篇狭窄症
  • 2篇疗效
  • 2篇骨科
  • 2篇骨盆
  • 2篇关节
  • 2篇钢板
  • 2篇创伤
  • 1篇短节段
  • 1篇胸腰椎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谭俊铭
  • 2篇杨雷
  • 1篇安小凤
  • 1篇施建东
  • 1篇何翔
  • 1篇俞立新
  • 1篇谢静
  • 1篇冯炜
  • 1篇胡轲妤
  • 1篇傅一峰
  • 1篇卢一生
  • 1篇申练兵

传媒

  • 7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骨科患者治疗用脊椎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患者治疗用脊椎防护装置,包括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支撑结构、防护垫和固定带,一个可调节的支撑结构,用于贴合患者的脊椎曲线并提供支撑和稳定性,一个防护垫,位于支撑结构与患者脊椎之间,用于缓冲和减轻脊...
李孝明谭逸轩谭俊铭
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治疗短节段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短节段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4—2022-10诊治的95例短节段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观察组46例行单纯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对照组49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Cobb角、JOA评分、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2个月,平均21.3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 d、术后2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2个月、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2个月、末次随访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2个月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末次随访Cobb角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短节段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是侧凸角度改善略逊于减压融合术,建议术前综合评估老年患者病情后酌情采用。
邢顺民方良勤徐寅强谭俊铭
关键词:腰椎侧凸
改良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技术与改良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5-2018-05诊治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采用改良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观察组),75例采用椎间盘镜技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下肢疼痛VAS评分腰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结果1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下肢疼痛VAS评分、腰痛VAS评分、ODI指数较对照组低,JO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下肢疼痛VAS评分、腰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椎间孔镜治疗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临床上值得推广。
徐寅强邢顺民方良勤谭俊铭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改良Stoppa入路在不稳定骨盆与髋臼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比较髂腹股沟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与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2—2018-02手术治疗的106例不稳定骨盆与髋臼骨折,53例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53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结果106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未出现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观察组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切口显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D’AubignePost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与髋臼骨折疗效优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术中创伤小,骨折复位固定可靠,患者恢复良好。
邢顺民徐寅强方良勤何翔谭俊铭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不稳定骨折改良STOPPA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内固定
骨科创伤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
2019年
探讨骨科创伤感染的有效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2018年4月-2019年8月本院接诊的骨科创伤感染病患84例,随机均分成2组。研究组治疗采用VSD技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清创疗法。对比创面愈合时间、CRP水平和疗效。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15.48±2.37)d,比对照组(23.28±4.65)d短,P<0.05。研究组治疗后CRP水平(3.07±0.18)mg/L,比对照组(5.94±0.46)mg/L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62%,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利用VSD技术对骨科创伤感染病患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其创面愈合,改善CRP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建议推广。
徐寅强邢顺民方良勤谭俊铭
关键词:CRP疗效VSD
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患者髋关节骨术后谵妄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老年患者髋关节骨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5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试验组)和常规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手术后连续3 d观察谵妄的发生率、评估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的血清白介素(IL)-1β、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试验组术后3 d发生谵妄8例(19.05%),明显低于对照组21例(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P<0.05);试验组术后24 h的血清IL-1β、IL-6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3.47、14.89、14.26,P均<0.05);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术后当天、术后2 d和术后3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70、15.06、13.94,P均<0.05)。结论FICB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可以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是术后有效的镇痛及血清中较低的炎症因子水平。
安小凤王兆方良勤来津谭俊铭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术后谵妄
丝线辅助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比较丝线辅助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常规复位钳夹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17-03诊治的52例肱骨近端骨折,31例采用丝线辅助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缝线组),21例采用常规复位钳夹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的疗效。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5.2个月。常规组1例出现切口渗出,1例出现轻度肱骨头内翻及大结节移位。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较常规组少,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缝线组疗效优良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丝线辅助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可有效保护好骨折断端血供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疗效满意。
陈德纯施建东卢一生谭俊铭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丝线复位
脊柱内镜下椎管前方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观察脊柱内镜下椎管前方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Denis B型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8-2021-06诊治的38例单节段Denis B型腰椎爆裂骨折,采用脊柱内镜下椎管前方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伤椎椎管矢状径占位比值。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31个月。术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改善,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2例,D级15例,E级31例。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伤椎椎管矢状径占位比值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伤椎椎管矢状径占位比值较术后1周继续改善(P<0.05),而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的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脊柱内镜下椎管前方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Denis B型腰椎爆裂骨折疗效满意,不仅重建了椎体的稳定性确保骨折良好愈合,而且能够对椎管前方进行有效的直接减压,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
徐寅强邢顺民方良勤谭俊铭
关键词:内固定椎管前方减压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Centerpiece钛板固定椎板)和对照组(24例,采用丝线悬吊固定椎板)。记录颈椎管矢状径和颈椎管横截面积,采用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两组颈椎管矢状径、颈椎管横截面积、JOA评分:术后2、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对维持椎管扩大的效果优于丝线悬吊法。
徐寅强邢顺民方良勤谭俊铭
关键词:颈椎管狭窄症微型钛板内固定
加巴喷丁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盘源性疼痛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盘源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21-03—2023-08诊治的68例有症状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盘源性疼痛,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塞来昔布治疗,B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每组34例。A组口服塞来昔布治疗,每天1次,每次200 mg。B组在口服塞来昔布基础上,第1天口服加巴喷丁300 mg,第2天口服加巴喷丁600 mg,第3天口服加巴喷丁900 mg,以有效缓解和控制疼痛状态,加巴喷丁最大服用剂量应控制在2400 mg内。治疗周期为6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减少或停止用药。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6周疼痛NRS评分,随访期间记录患者口服药物不良反应。结果68例均完成6周口服药物治疗,并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A组出现1例胃痛,1例嗜睡,3例皮疹。B组出现2例胃痛,3例嗜睡,4例皮疹。A组与B组治疗后胃痛、嗜睡、皮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4周、治疗后6周疼痛NR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加巴喷丁与塞来昔布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退行性盘源性疼痛,并没有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范国涛谢静杨雷程峰谭俊铭
关键词:加巴喷丁塞来昔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