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混合式固定3D打印多孔钽块修复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巨大骨缺损的早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1例)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9例)采用混合式固定3D打印多孔钽块修复20例(21膝)巨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6膝)、女14例(15膝),年龄(61.05±11.23)岁(范围42~80岁),左侧7例、右侧14例;均为安德森骨科研究所(Anderson Orthopaedic Research Institute,AORI)分型的3型。单侧19例、双侧1例,包括5膝为复杂初次置换(Charcot关节病3膝、梅毒关节病1膝、严重外翻膝1膝)、16膝为翻修手术(无菌性松动13膝、感染3膝)。术前常规行CT扫描并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对巨大干骺端缺损(超过干骺端区域的50%)或>10 mm厚度的骨缺损,使用3D打印标准化多孔钽块进行修复;对巨大空腔性骨缺损或严重干骺端缺损(干骺部的内外侧均出现缺损或某一侧超过干骺端区域的80%,骨量的残留无法支持使用螺钉固定标准化补块),使用3D打印个性化定制多孔钽块混合式固定修补。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假体位置,并发症)、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结果使用3D打印标准化多孔钽块进行修复17膝,使用3D打印个性化定制多孔钽块混合式固定修补4膝。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5±15.0)个月(范围12~62个月)。膝关节ROM从术前72.8°±31.9°提升至术后12个月的113.2°±6.8°(P<0.05);VAS评分从术前的(6.6±1.4)分降至术后12个月的(2.5±1.0)分(P<0.05);KSS评分从术前(52.8±6.4)分提升至术后12个月的(80.7±7.9)分(P<0.05)。术后无一例出现假体位置偏移、骨整合不佳及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混合式固定3D打印多孔钽块可填充复杂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或翻修术中的巨大骨缺损,多孔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