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溯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对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筛查效果评价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 观察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对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效果.方法 选择社区绝经后妇女793例,计算OSTA指数,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的骨密度(T值)进行对比.结果 根据DXA检查结果,骨质疏松症检出率18.3% (145/793),骨量低下检出率47.7% (378/793),骨量正常者为34.0%(270/793).根据OSTA指数计算,骨质疏松症低风险者(OSTA指数>-1)占61.9% (491/793),中风险者(OSTA指数-1 ~-4)占29.5%(234/793),高风险者(OSTA指数<-4)占8.6%(68/793),OSTA指数与DXA检查呈正相关(r=0.559,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6.OSTA指数≤-1、T值≤-2.5时灵敏度为73.1%(106/145),特异度为69.8% (452/648).结论 OSTA筛查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准确性较好,适合社区筛查应用.
- 孙艳格杜雪平黄凯于溯
- 社区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认知状况调查被引量:7
- 2013年
- 通过目的抽样抽取北京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及公共卫生医师共200人,进行骨质疏松症危险症因素认知调查。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整体认知水平较低,知晓率最高的危险因素为老龄,仅为41.5%。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认知水平较低,需加强培训,提高其在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方面的认知水平。
- 于溯杜雪平孙艳格
- 关键词:骨质疏松
-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例分析及社区管理浅谈
- 于溯孙艳格杜雪平
- 北京市城镇居民骨质疏松症社区规范化管理标准制定与实施
- 杜雪平孙艳格于溯丁静董建琴
- 研究目的: 为了提高全科医生对骨质疏松疾病的认知水平和骨质疏松防治能力,为了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知晓率,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把骨质疏松一级预防关口前移。 自2010年开始,在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城镇居...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社区管理筛查方法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被引量:21
- 2019年
- 为规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管理,提高早期筛查、规范诊治、健康管理水平,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于201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骨质疏松症防治相关方案及指南等,制订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本方案主要包含骨质疏松症筛查、诊断、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生活方式指导、系统健康教育、骨健康基本补充剂的应用、药物治疗、跌倒的预防、随访)、转诊四部分内容,制定社区规范化管理流程图,规范管理内涵及流程。本方案的发布对提高我国社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 杜雪平孙艳格郭爱民丁静易春涛武琳高明黄凯于溯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社区卫生服务
- 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筛查社区绝经后妇女骨量异常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对社区绝经后妇女骨量异常的筛查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2年7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募集志愿者的方式征集绝经后妇女。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绝经后妇女均应用FRAX计算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概率和10年内发生重要部位骨折概率,同时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骨密度,根据骨密度T值分为骨量正常、骨量低下、骨质疏松症。分析FRAX阳性(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概率≥3.0%或10年内发生重要部位骨折概率≥20.0%)预测骨量异常(骨量低下和骨质疏松症)的价值。结果共入组绝经后妇女759例,〈60岁308例,60-69岁251例,≥70岁200例;骨量正常253例(33.3%),骨量低下368例(48.5%),骨质疏松症138例(18.2%)。不同年龄组绝经后妇女骨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91,P〈0.001)。不同年龄组绝经后妇女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概率和10年内发生重要部位骨折概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155,P〈0.001;F=13.501,P〈0.001)。骨量正常组、骨量低下组和骨质疏松症组绝经后妇女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259,P〈0.001);3组10年内发生重要部位骨折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89,P=0.250)。FRAX阳性27例(3.6%),FRAX阴性732例(96.4%)。FRAX阳性筛查骨量异常的灵敏度为4.3%、特异度为98.0%、Youden's指数为2.3%、阳性预测值为81.5%、阴性预测值为33.9%,Kappa值=0.016(P=0.096)。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概率评估骨量异常的Youden's指数在临界值为0.6%时最大,为38.6%,灵敏度为69.4%,特异度为69.2%。10年内发生重要部位骨折概率评估骨量异常的Youden's指数在临界值为2.8%时最大,为
- 孙艳格阮祥燕杜雪平黄凯于溯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多相筛查
- 超声骨密度检查对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筛查效果评价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观察超声骨密度检查(QUS)对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效果。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北京市西城区北区、西城区南区、东城区、海淀区各选择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别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募集志愿者的方式征集研究对象,最终共选择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绝经后妇女7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3组,≤59岁组304例,60-69岁组231例,≥70岁组182例。所有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双能X线吸收仪(DXA)骨密度检测和QUS,以DXA骨密度检测为金标准。DXA骨密度检测股骨颈骨密度值,检查结果用T值表示;QUS测量双足跟骨骨密度,检查结果用T值表示,选取最低T值作为本研究数据。结果DXA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717例绝经后妇女中,241例(33.6%)骨量正常,341例(47.6%)骨量低下,135例(18.8%)骨质疏松症。各组绝经后妇女DXA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加,低T值(T值≤-2.5)比例增加(χ_(趋势)-2=123.381,P〈0.001)。QUS结果显示,717例绝经后妇女中,53例(7.4%)T值≥-1.0,152例(21.2%)-1.5≤T值〈-1.0,243例(33.9%)-2.0≤T值〈-1.5,156例(21.8%)-2.5〈T值〈-2.0,113例(15.8%)T值≤-2.5。各组绝经后妇女QUS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加,低T值比例增加(χ_(趋势)-2=47.643,P〈0.001)。DXA骨密度与QUS骨密度呈正相关(r=0.488,P〈0.05)。QUS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93,95%CI(0.752,0.834)。QUS骨密度T值〈-2.0诊断骨质疏松症的AUC为0.734,95%CI(0.687,0.781),T值=-2.0诊断骨质疏松症的灵敏度为75.6%、特异度为71.3%、总符合率为72.1%、Youden's指数为46.9%、Kappa值=0.339;T
- 闫岩孙艳格杜雪平黄凯于溯
- 关键词:超声检查骨密度
- 运动处方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社区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的干预效果
- 2025年
- 目的肌肉减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为探索社区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干预路径及干预效果,提高基层专病诊疗能力,该研究基于社区专病特色门诊,开展为期26周的老年肌少症患者运动处方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采用连续招募的方式于2022年10月-2023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质疏松症专病特色门诊招募符合纳排标准的肌少症患者60人,通过掷硬币法将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干预组包括营养评估及个性化营养干预联合每周≥90 min抗阻及有氧运动。对照组为常规门诊健康宣教。采用问卷及体格检查收集2组患者基本信息及干预前后肌少症相关指标及营养评估数据。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26周干预,干预组患者平均握力为(21.62±6.04)kg,5次起坐试验时间为(11.27±3.19)s,简易体能状况量表为(10.43±2.60)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8.45±5.17)kg,(16.39±5.67)s,(7.13±2.76)分,干预组患者上述肌少症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肌肉量和6米步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ARC-Calf量表筛查阳性率、衰弱率和营养不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肌少症相关健康素养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社区专病门诊开展运动处方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肌力、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 于溯任龙兵孙艳格丁倩李晶辛小一
-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群营养干预运动干预
- FRAX对北京地区居民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及干预阈值研究
- 2025年
- 背景 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整体诊治率偏低,迫切需要寻找可靠的预测工具。FRAX是我国骨质疏松诊疗指南推荐的预测工具,但其在中国内地人群中的预测价值和干预阈值尚待进一步验证。目的 评估FRAX对北京地区居民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并探讨干预阈值。方法 于2011—2012年在北京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受试者1 018名,基于FRAX计算每名受试者未来10年的主要部位骨折(MOF)风险和髋部骨折(HF)风险;于2021—2022年对受试者进行随访,获取其自我报告的10年间骨折发生情况。以骨折实际发生情况为“金标准”,绘制FRAX预测骨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FRAX对北京地区居民的骨折风险预测价值,并探讨干预阈值。结果 成功回访受试者469名(46.07%),利用FRAX计算的中位MOF概率为2.6%(2.2%,3.7%),中位HF概率为0.5%(0.3%,0.9%),49名(10.45%)在10年间发生MOF,其中5名(1.07%)为HF。ROC曲线分析显示,FRAX和单纯股骨颈骨密度(BMD)预测MOF的AUC分别为0.683和0.662。约登指数最大时的截断值为2.95%,灵敏度为59.2%,特异度为67.6%。结论 FRAX对未来骨折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仍有改进空间。预测MOF概率为2.95%时为约登指数最大的截断值,可作为制定干预阈值的参考。
- 刘洋晓讴孙艳格于溯杜雪平黄凯闫岩李超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
- 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对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筛查效果评价
- 目的 观察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对北京市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市社区绝经后妇女826例,应用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计算10年发生髋部骨折风险率和10年发生重要骨折风险率,同时应用双能X线骨...
- 孙艳格杜雪平黄凯于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