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USP21增强EV-A71 2A^(pro)稳定性负向调控RLR信号通路促进EV-A71复制
- 2025年
-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21,USP21)在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EV-A71)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集EV-A71感染患儿与健康儿童各24例外周全血,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PBMC中USP21 mRNA表达水平。采用qPCR或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观察过表达USP21或敲除USP21后对EV-A71复制的影响;WB检测EV-A71结构蛋白VP1、RIG-I样受体(RIG-I-like receptor,RL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蛋白水平及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磷酸化。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分析USP21对EV-A71非结构蛋白2A蛋白酶(2A^(pro))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EV-A71感染患儿PBMC中USP21 mRNA表达明显升高。过表达USP21后显著提升EV-A71所致的细胞病变效应,上调VP1 mRNA和蛋白水平并促进EV-A71复制,细胞活性也随USP21的转染水平增高而明显下降;而敲除USP21基因后发现EV-A71 VP1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调。另外,过表达USP21并不影响EV-A712A^(pro)的转录水平,但可以上调2A^(pro)的蛋白表达,同时降低2A^(pro)的泛素化水平,抑制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MAVS)、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MDA5)的蛋白表达以及IRF3的磷酸化水平,下调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mRNA水平。敲除USP21可挽救EV-A71感染导致的MAVS和MDA5蛋白水平下调,促进IRF3的磷酸化并上调IFN-βmRNA水平。结论USP21可通过降低2A^(pro)的泛素化水平,降低MAVS和MDA5蛋白表达,负向调控干扰素信号通路而促进EV-A71复制。
- 杨歆煜唐梦园车治萍陈艳彭阳马锦洪史伟峰周围
- 2013-2016年常州地区人群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常州地区过敏原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筛查常州地区常见的过敏原,为该地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及其配套试剂对患者血清中19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总IgE进行检测,并在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8 617例检测对象血清总IgE阳性率为52.32%;主要吸入性过敏原依次为户尘螨(28.44%)、点青霉等真菌组合(11.73%)和狗毛皮屑(4.79%)。主要食入性过敏原为腰果(4.07%)、牛奶(3.33%)和苋(2.38%)。户尘螨、真菌组合、狗皮毛屑、屋尘、蟑螂、矮豚草蒿葎草藜、猫皮毛屑、桑树、腰果、牛奶、苋、蟹、鸡蛋白、虾、芒果、牛肉和青贝阳性率在4个年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州地区过敏患者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真菌组合和狗毛皮屑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腰果、牛奶和苋为主;不同年龄段其阳性检出率有所差异,以低年龄段患者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部分过敏原阳性检出率呈逐渐降低趋势。
- 彭阳史伟峰
- 关键词:特异性IGE抗体总IGE
- E3泛素连接酶斑点型锌指结构蛋白调控RLR信号通路抑制肠道病毒71型复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斑点型锌指结构蛋白[speckle-type POZ(pox virus and zinc finger protein)protein,SPOP]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免疫共沉淀分析SPOP对EV71非结构蛋白2A蛋白酶(2Apro)泛素化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蛋白磷酸化水平,过表达或敲低细胞中SPOP后感染EV71,RT-qPCR分析IFN-β转录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V71结构蛋白VP1的转录水平及蛋白质水平。结果过表达HA-SPOP后感染EV71,发现EV71感染RD细胞受抑,同时EV71-2Apro的泛素水平呈HA-SPOP梯度依赖增多。转染shSPOP质粒进行内源性SPOP敲低后,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接头蛋白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磷酸化干扰素调节因子3(p-IRF3)水平呈剂量依赖地减少,而转染HA-SPOP质粒后,MDA5、MAVS、p-IRF3蛋白质水平呈剂量依赖地增加。SPOP高、低表达促进或降低EV71感染的细胞表达IFN-βmRNA,同时抑制和增加VP1在mRNA或蛋白质水平表达。结论SPOP可提高EV71-2Apro的泛素化水平从而促进2Apro降解,推测SPOP可通过抑制2Apro对视黄酸诱导基因蛋白-Ⅰ(RIG-Ⅰ)样受体(RLR)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MAVS和MDA5的降解,从而上调IRF3磷酸化水平促进IFN-β释放,最终活化宿主细胞抗病毒固有免疫抑制EV71复制。
- 杨歆煜臧利超彭阳蒋丽娟马锦洪史伟峰周围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
-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假阳性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采集2020年3月17日至4月20日入院患者4 825例血液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ARS-CoV-2 Ig M和Ig G抗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抗体阳性患者咽拭子标本核酸。结果 4 825例血清标本中11例SARS-CoV-2 Ig M阳性,111例SARS-CoV-2 Ig G抗体阳性,经SARS-CoV-2核酸检测、CT检查及流行病学特点判为假阳性,Ig M和Ig G抗体总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23%(11/4 825)、2.30%(111/4 825)。1 471例<50岁患者中Ig G抗体假阳性率为0.75%(11/1 471),3 354例>50岁患者中Ig G抗体假阳性率为2.98%(100/3 35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11例Ig G假阳性病例中,以肿瘤(57.66%)、血液病(10.81%)等患者居多。结论SARS-CoV-2 Ig M和Ig G抗体检测存在较高的假阳性,须与核酸检测协同使用,并不适用于复工复产复学人群或一般人群筛查。
- 巢蓓范小杰姚玉华周寅史梅彭阳周围马锦洪史伟峰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假阳性
- 肠道病毒71型激活人横纹肌肉瘤细胞中JNK1/2信号转导通路
- 目的 EV71感染严重者能引起无菌性脑炎、脑膜脑炎、脑干脑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心肌炎和肺水肿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重症病例常导致死亡.JNK通路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中重要的信号转导之一,可以...
- 许超彭阳史伟峰
- 丝状真菌的快速鉴定及药敏试验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评估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在丝状真菌鉴定中的作用,分析常用抗菌药物对丝状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方法收集100株丝状真菌,采用MALDI-TOF MS进行快速鉴定,并与显微镜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用E-test法进行丝状真菌药敏试验。结果 MALDI-TOF MS对100株丝状真菌鉴定达到种鉴定水平的有61株(得分≥2.000),达到属鉴定水平的有36株(1.700~1.999),未能鉴定的有3株(<1.700);与镜检结果不一致的有1株。两性霉素B对絮状表皮癣菌的90%最低抑菌浓度(MIC_(90))为0.19μg/m L,而对黄曲霉的MIC_(90)>32μg/m L。伊曲康唑对断发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的MIC_(90)均<0.38μg/m L,而对黑曲霉的MIC_(90)>32μg/m L。氟康唑对大部分受试菌株的MIC_(90)均>256μg/m L。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对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MIC_(90)分别≤0.38μg/m L和≤1μg/m L。结论 MALDI-TOF MS技术可快速、准确、高通量检测临床分离的丝状真菌。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对丝状真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 彭阳许超王玉月何彩珍许昕毛易捷史伟峰
- 关键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丝状真菌真菌药敏试验
- NLRs信号转导通路在真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17年
- 核苷酸结合寡聚域样受体(NLRs)是一类存在于胞质中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NLRs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激活下游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细胞因子分泌,在抵抗病原菌入侵及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稳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真菌感染逐年上升,而NLRs在真菌感染的相关疾病中发挥作用。研究NLRs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将对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调节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路。该文就NLRs信号转导通路在真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彭阳史伟峰
- 关键词:固有免疫真菌感染
- 肠道病毒71型激活人横纹肌肉瘤细胞中JNK1/2信号转导通路
- 2017年
- 目的探讨c-Jun N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台盼蓝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抑制剂SP600125对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活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EV71感染RD细胞后VP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NK1/2、c-Fos、c-Jun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并分析JNK1/2抑制剂SP600125对EV71复制及JNK1/2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台盼蓝染色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和10μmol/L实验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20μmol/L抑制剂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EV71感染RD细胞8 h后,其VP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此外,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实EV71感染RD细胞后,其JNK1/2、c-Fos和c-Jun的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而经抑制剂SP600125处理可明显下调其JNK1/2、c-Fos、c-Jun磷酸化水平(P均<0.05)。结论 JNK1/2信号通路可被EV71感染有效激活,并与EV71复制有关。
- 许超彭阳史伟峰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