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玲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涩北气田
  • 2篇盆地
  • 2篇气田
  • 2篇柴达木盆地
  • 1篇油气
  • 1篇有水气藏
  • 1篇剩余气
  • 1篇水封
  • 1篇水侵
  • 1篇提高采收率
  • 1篇气藏
  • 1篇气井
  • 1篇气井生产
  • 1篇气田开采
  • 1篇挖潜
  • 1篇物性
  • 1篇细分层系
  • 1篇井筒
  • 1篇井筒积液
  • 1篇积液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青海...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徐晓玲
  • 1篇陈颖莉
  • 1篇李清
  • 1篇严焕德
  • 1篇邓成刚
  • 1篇吴颜雄
  • 1篇范建芳
  • 1篇奎明清
  • 1篇刘应如
  • 1篇易定红
  • 1篇王爱萍
  • 1篇李积永
  • 1篇李红哲
  • 1篇谭晓华
  • 1篇李晓平
  • 1篇柴小颖
  • 1篇李江涛
  • 1篇秦涛
  • 1篇李骞
  • 1篇谢梅

传媒

  • 2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第二届中国石...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涩北气田井筒积液诊断模式及判断
涩北气田开发以来,井筒积液一直是影响气井生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准确预测积液的形成,对于能否有效采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起关键作用.涩北气田的气井普遍出水,为了预防井底积液,单井配产必须大于携液临界产量.但携液临界产量只是一...
秦涛柴小颖徐晓玲李清严焕德连运晓范建芳
关键词:气田开采气井生产井筒积液
文献传递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渐新世沉积环境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2025年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地区中深层油气勘探前景,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区域,以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为研究对象,在精细岩心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黏土矿物组合、泥岩岩屑氯离子质量分数、孔渗变化特征等参数综合分析结果,对该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碎屑岩储层物性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南八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湖泊水体主要为淡水—微咸水;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变化大、结构成熟度较低;气候干旱温暖,黏土矿物组合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少,不含蒙脱石;南八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有利储层是Ⅳ-1—Ⅳ-4砂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孔隙度平均为16.3%,渗透率平均为37.4×10^(-3)μm^(2),为中孔低渗储层和中孔中渗储层,原生粒间孔为主要孔隙类型,其中,Ⅳ-1—Ⅳ-4砂组砂体物性优于Ⅳ-5砂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优于河口坝砂体;沉积(微)相和胶结作用是南八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储层物性优劣的主要控制因素,其次是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高含量的次生方解石胶结物是Ⅳ-5砂组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
易定红刘应如李积永李红哲徐晓玲吴颜雄王爱萍马元琨涂加沙贾正良
关键词:沉积环境储层物性油气柴达木盆地
考虑水封气影响的有水气藏物质平衡法及非均匀水侵模式划分被引量:18
2021年
为了明确有水气藏非均匀水侵的特征,基于水体侵入补给地层能量与封隔储层中天然气的双重作用机制,引入储层非均匀系数(A)与水侵常数(B),分别表征储层物性非均匀程度与外围水体活跃程度,进而建立考虑水封气现象的物质平衡法;在此基础上,绘制有水气藏水侵特征曲线图版,并结合实例气藏进行非均匀水侵模式划分。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考虑水封气影响的物质平衡法,绘制的有水气藏水侵特征曲线图版右上、左下区域分别为补给区与封隔区,以A=0、B=2为界限,将补给区划分为强补给区与弱补给区,以A=2、B=2为界限,将封隔区划分为强封隔区与弱封隔区,并对应于强补给、弱补给、弱封隔与强封隔4种水侵模式;②对于裂缝性气藏,其储层物性非均匀程度高,水侵后容易形成水封气,该类型气藏的无因次相对拟压力数据位于水侵特征曲线图版的封隔区;③储层物性较均匀的气藏,其无因次相对拟压力数据位于水侵特征曲线图版的补给区,水侵对地层能量的补给作用大于水封气对地层能量的削弱作用;④随着A增大,储层物性非均匀程度不断增加,水侵特征曲线由右上方向左下方偏移,气藏采收率不断降低,而随着B增大,水侵对地层能量的补给与水封气对地层能量的削弱作用则均减弱,水侵特征曲线分布范围向补给/封隔区分界线收窄,相应气藏采收率区间范围也变窄。
谭晓华彭港珍李晓平陈颖莉徐晓玲奎明清李骞杨国军肖衡
关键词:有水气藏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被引量:15
2023年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是国内最为典型的规模最大的多层边水疏松砂岩气藏,气田开发过程中,受出水、出砂影响,采收率偏低,提高采收率工作始终贯穿于该气田开发的全过程,但仍然存在瓶颈问题和不适应性。为此,在系统梳理涩北气田试采、建产、稳产、调整阶段开发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气藏采收率的关键因素,围绕“层间储量均衡动用、平面边水均衡推进、降低井筒压损与废弃压力”思路,提出了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并在评价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采收率的因素是储层强敏感性使渗流通道闭塞、边水非均衡指进式侵入、划分单元与开发井网对储量动用控制差、排采与集输工艺不适宜导致气藏废弃压力高等;②低丰度剩余气挖潜、人工干预边水侵入、细分加密提高储量动用、积液积砂助排清堵降阻、增压外输是提高采收率主体技术;③调补建产、内控外排、砂水同治、三级增压等取得显著效果,持续精细挖潜、精准治水和井网重构、注剂驱替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关键。结论认为,形成的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高效支撑了涩北气田实现了年产天然气超过50×108m3,连续稳产12年的创举,为打造青海“绿色能源高地”,保障甘青藏三省区天然气供给需求和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李江涛项燚伟陈汾君邓成刚徐晓玲程鑫杨会洁谢梅唐启银王海成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细分层系提高采收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