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硕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节段
  • 6篇颈椎
  • 5篇退变
  • 4篇融合术
  • 3篇手术
  • 3篇双节段
  • 3篇人工椎间盘
  • 3篇人工椎间盘置...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置换
  • 3篇邻近节段
  • 3篇邻近节段退变
  • 3篇近节
  • 3篇颈椎病
  • 3篇骨化
  • 2篇异位骨
  • 2篇异位骨化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分析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2篇刘海鹰
  • 12篇段硕
  • 9篇朱震奇
  • 8篇王凯丰
  • 8篇刘辰君
  • 8篇徐帅
  • 2篇钱亚龙

传媒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 4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爆裂骨折骨碎片撞击速度对颈髓损伤的有限元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建立带有脑脊液的颈脊髓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生物力学有限元方法研究爆裂骨折时骨碎片不同撞击速度对脊髓造成损伤的机制。方法根据人体颈椎各节段的脊髓的形态学特点,利用Spaceclaim 18.0、Hypermesh 13.0及ABAQUS 6.14软件,重建包括硬膜、脑脊液、灰质及白质的C2~C7节段颈髓三维六面体网格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在已验证的颈脊髓模型上,分别用3个横截面积分别为314、157和78.5 mm2但质量均为7 g的打击器模拟椎体爆裂骨折骨碎片,分别以1.5、2.5~6.0 m/s的速度撞击脊髓,记录和比较脊髓横截面积减少量及脊髓内部受到的最大应力,研究脊髓损伤机制。结果建立的颈脊髓有限元模型几何相似性好,颈脊髓模型在3个打击器分别以4.5 m/s撞击时,全脊髓压缩量为37.1%~51.3%,单纯脊髓压缩量为36.3%~40.5%,到达最大压缩量所需时间为2.3~3.0 ms,与文献结果类似,证明脊髓模型有效。无论作用面积大小,脊髓横截面积减少及脊髓内部应力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三个打击器以1.5 m/s撞击颈髓时,其内部应力为5~7 kPa,脊髓横截面积减少9.3%~12.3%;3.5 m/s时应力为42~54 kPa,脊髓横截面积减少均超过30%;撞击速度〉3.5 m/s时,脊髓内部应力明显增加,4.5 m/s时增加速度最快。速度为6.0 m/s时脊髓应力为250~320 kPa,脊髓横截面积减少超过50%。结论颈脊髓有限元生物力学研究可对爆裂骨折骨碎片不同撞击速度造成脊髓损伤的力学机制进行分析,当骨折块撞击速度超过3.5 m/s时,其颈脊髓内部应力开始明显升高,横截面积减少超过30%,可能造成脊髓损伤。
段硕朱震奇王凯丰刘辰君徐帅夏威威刘海鹰
关键词:颈髓损伤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爆裂骨折
棘突间弹性固定翻修术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棘突间弹性固定装置翻修手术的原因。[方法]2009年3月~2013年10月,11例接受棘突间弹性固定装置(Wallis或Coflex)手术的患者于2010年12月~2016年12月因多种原因行翻修手术,初次手术及翻修手术均在本科完成。其中包括9例男性和2例女性,初次手术平均年龄57岁(26~77岁)。对比分析两次术前及术后的临床资料及X线片、CT或MRI等影像学资料。[结果]两次手术平均间隔3.75年。通过对临床及影像资料的分析,翻修手术的可能原因包括:不恰当的手术适应证、相邻节段病、棘突骨折或骨吸收以及慢性感染。其中,不恰当的手术适应证又包括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明显的局部节段不稳定、腰椎侧弯及严重骨质疏松。[结论]棘突间弹性固定装置(Wallis或Coflex)不恰当的手术适应证包含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明显的局部节段不稳定、腰椎侧弯及严重骨质疏松。在棘突间弹性固定装置置入术后,相邻节段病、棘突骨折或骨吸收以及慢性感染的问题应得到关注。
朱震奇刘海鹰刘辰君段硕王凯丰徐帅
关键词:翻修手术骨吸收
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延伸至上颈椎的后纵韧带骨化症脊髓减压效果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通过有限元生物力学实验研究颈椎后路手术对延伸至上颈椎的后纵韧带骨化症脊髓减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名2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对其颈椎颈椎CT扫描,并通过Mimics、Spaceclaim、Anasys Workbe...
段硕刘海鹰
关键词:颈椎后路手术上颈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脊髓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与颈椎椎间切除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比较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TDR)相对于颈前路椎间切除融合术(ACDF)在降低邻近节段退变(ASDeg)、邻近节段病(ASDis)发生方面是否有优势。方法 本次Meta分析根据Cochrane C...
徐帅朱震奇刘辰君段硕刘海鹰
关键词:邻近节段退变META分析
健康教育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血栓能够通过逆行扩张等累及整个肢体,严重时导致肺栓塞而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
段硕王凯丰刘海鹰朱震奇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健康教育
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及其矢状位平衡代偿机制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对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及矢状面平衡进行影像学分析,探讨其代偿机制。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影像学上表现为腰椎退变性后凸7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30例,女性47例,年龄48~82岁,平均65.8±8.0岁。根据胸腰椎交界角(thoracolumbar junctional angle,TLJA)的大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组(A组,TLJA≥10°,43例)和退变性胸腰交界区非后凸组(B组,TLJA<10°,34例)。通过对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对比分析两组的C7矢状面垂直轴(C7-sagittal vertical axis,C7-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结果 :A组和B组的LL分别为17.30°±11.55°和22.54°±8.72°。A组及B组的TLJA分别为-15.26°±3.65°和-3.67°±4.74°。在A组中,LL与TK(r=-0.345,P=0.024),SS(r=0.595,P=0.000)以及PT(r=-0.363,P=0.017)均有相关性。在B组中,LL与TK(r=-0.400,P=0.019),SS(r=0.681,P=0.000)以及C7-SVA(r=-0.402,P=0.018)均有相关性。两组间,LL(t=2.230,P=0.029)、TK(t=3.325,P=0.001)、SS(t=2.939,P=0.004)和PI(t=2.130,P=0.03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可能是因胸腰交界区独特的形态学及生物力学特性所致,为了维持矢状位平衡,其骨盆后倾可能更加重要;不伴有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的患者,其胸椎曲度的改变可能更加重要。
刘辰君朱震奇段硕夏威威王凯丰徐帅刘海鹰
关键词:胸椎后凸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比较研究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total disc replacement,TDR)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对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eg)、邻近节段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发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指南,通过Pub 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检索2002年1月~2016年6月之间关于TDR和ACDF术后出现ASDeg、ASDi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章。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偏倚风险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指南进行评价,提取数据包括ASDeg、ASDis以及再手术率的相关信息,研究结果以ASDeg和ASDis的发生作为直接结果,以邻近节段再手术率作为间接结果评估邻近节段病变的发生,并根据随访时间和研究地点分层进行亚组分析,最终对整篇Meta分析通过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系统(the grades of 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进行质量评估。结果 :共纳入了11篇RCTs,包括2632名研究对象。对于整体的ASD(包括直接和间接结果),TDR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CDF(OR=0.6;95%CI[0.38,0.7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Deg和再手术率方面,TDR相对于ACDF具有明显优势(分别为OR=0.58,95%CI[0.46,0.72],P<0.00001和OR=0.52,95%CI[0.30,0.87],P=0.01)。以随访时间5年为分界点,不论随访<5年还是≥5年,在ASDeg发生率上,TDR的优势都比ACDF显著(分别为OR=0.63,P=0.001;OR=0.49,P=0.0002),并且这种优势可能随时间延长有扩大趋势。以研究地点分层,不论在美国(7篇RCTs)还是中国(4篇RCTs),TDR在邻近节段退变(ASDeg)发生率上均有优势(P<0.0001,P=0.03)。根据GRADE评分,该Meta分析的质量级别为中等质量。结论:与ACDF相比,TDR在降低ASDeg和再手术率方面具有优势。
徐帅朱震奇钱亚龙王凯丰刘辰君段硕刘海鹰
关键词:邻近节段退变META分析
棘突间弹性固定装置的翻修手术及相关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棘突间弹性固定装置翻修手术的特点及相关原因.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11位接受棘突间弹性固定装置(Wallis或Coflex)手术的患者于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因多种原因行翻修手术...
朱震奇刘辰君段硕王凯丰夏威威徐帅刘海鹰
关键词:翻修手术骨吸收
Hybrid手术与ACDF治疗连续双节段颈椎病的5年以上随访疗效对比
段硕刘海鹰
Hybrid手术与ACDF治疗连续双节段颈椎病的5年以上随访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前路颈椎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及颈前路人工间盘置换结合颈椎椎间融合(Hybrid Surgery)治疗连续双节段颈椎病的中长期疗效。
段硕刘海鹰
关键词:颈椎融合术异位骨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