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瑶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8年
- 肝衰竭(HF)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肝脏合成、解毒、排泄等功能障碍,引起的以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常合并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衰竭[1]。在我国,引起HF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其中,约有80%的患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病情急性加重所致,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所致。在欧美国家,引起HF的病因主要是酒精性肝损伤、药物使用不当及感染等。根据HF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2,3]。祖国医学将肝衰竭归属于“臌胀”、“急黄”、“肝厥”、“血证”等范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ACLF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未明确,由于地域及习俗的原因,不同国家的主要病因各不相同,笔者针对ACLF的病因病机整理国内外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
- 周玲瑶毛德文张荣臻王挺帅陈月桥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中西医研究药物使用不当器官功能衰竭
- 毛德文运用“毒浊致病”学说论治重型肝炎的经验总结被引量:10
- 2018年
- 毛德文教授认为重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关键在于"毒""瘀""痰",并运用"毒浊致病"学说采用"截断逆转""扶阳培土"和"通腑开窍"法辩治重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
- 王挺帅毛德文陈月桥张荣臻吕建林凌春萍周玲瑶
- 关键词:重型肝炎
- 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小鼠环状RNA表达谱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入探索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环状RNA(Circ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溶剂组、模型组和点灸组,各9只,使用树脂毒素构建PHN模型,点灸组予壮医药线点灸干预,点灸10次,隔日1次。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水平,使用高通量测序获取差异表达的CircRNA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qPCR对差异表达CircRNA验证等。结果:造模7 d后,模型组和点灸组行为学改变呈现热痛分离现象,经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机械缩爪阈值(PWT)显著升高,热刺激缩爪潜伏期(TWL)显著降低(P<0.05)。与溶剂组比较,模型组差异表达的CricRNAs有44个(上调19个、下调25个);与模型组比较,点灸组差异表达的CricRNAs有28个(上调16个、下调12个)。壮医药线点灸干预前后差异表达的CircRNAs亲本基因与免疫、炎症密切相关。RT-q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点灸组mmu_circ_0007794表达显著上调(P<0.05),CircRNA1753、CircRNA1765、CiRNA135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可能通过影响PHN小鼠脾脏组织的CircRNA表达谱,作用其亲本基因调节HIF-1、TGF-beta等信号通路,达到缓解PHN疼痛症状的目的。
- 周玲瑶周玲瑶杜杨文冼思彤刘木青范小婷林辰
-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达谱信号通路
- 解毒化瘀颗粒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8年
-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及治疗组(解毒化瘀颗粒+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疗程8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大便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肠黏膜屏障功能(DAO、ET、PCT)以及血清TBIL、PTA、ALT、AST等相关生化指标,评价解毒化瘀颗粒在治疗ACLF中对患者肠道菌群、内毒素血症、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干预效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肠球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均较治疗前增加,酵母菌减少,DAO、ET、PCT降低,且治疗组增加、减少、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预后改善情况、病死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有效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缓解内毒素血症、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及肝功能。
- 刘茵毛德文王明刚邱华易鑫宇周玲瑶王挺帅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解毒化瘀颗粒
-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茵栀黄颗粒,试验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比较入组前组间基线特征,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及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情况;记录腹水最深度及两组治疗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情况,以评价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无效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在中医证候评分情况、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及腹水消退情况、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71.4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未见恶化。结论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脏功能,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优于单一西医综合治疗。
- 周玲瑶毛德文陈月桥宁碧泉王挺帅蒋琴易鑫宇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解毒化瘀颗粒中西医结合治疗
- 厚半甘姜汤合五苓散配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80例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厚半甘姜汤合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厚半甘姜汤合五苓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以及B超腹水深度、门静脉直径、脾厚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乏力、腹胀、纳差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B超腹水深度、门静脉直径、脾厚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厚半甘姜汤合五苓散配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刘茵龙富立张荣臻吕建林宁碧泉裴燕燕周玲瑶蒋琴易鑫宇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疗法
-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壮医针刺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慢性胃炎)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24年
-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壮医针刺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慢性胃炎)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壮医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疼痛、胀满、纳呆及喜温喜按)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82.8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疼痛、胀满、纳呆)评分、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针刺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慢性胃炎)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林采玥林惠冼思彤林辰韦丽丽周玲瑶刘木青黄光田李金溢
- 关键词:胃脘痛慢性胃炎壮医药线点灸脾胃虚寒型
- 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痛觉敏化及FcεRI通路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差异表达基因(DEGs)、组织形态及高亲和力免疫球蛋白ε受体(FcεRI)通路蛋白脾酪氨酸激酶(Syk)、跨膜4域A2(MS4A2)表达的影响,探讨壮医药线点灸改善痛觉敏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壮医药线点灸组,每组13只。模型组和壮医药线点灸组大鼠腹腔注射树脂毒素建立PHN大鼠模型。壮医药线点灸组于造模成功后(造模第7天)予双侧L4-L6“夹脊”穴壮医药线点灸,每次每穴2壮,隔日1次,共干预10次。分别于造模前1 d,造模第1、4、7、13、19天及造模第25天(干预完成)测定机械缩爪阈值(MWT)和热刺激缩爪潜伏期(TWL);干预后,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背根神经节形态,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分析背根神经节DEGs并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背根神经节FcεRI通路蛋白Syk、MS4A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WT降低(P<0.05),TWL升高(P<0.05);神经元萎缩,细胞核偏离中心,细胞内多空泡结构,排列稍疏;RNA-Seq总计筛到3 207个DEGs(包括1 997个上调DEGs和1 210个下调DEGs);Syk、MS4A2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壮医药线点灸组大鼠MWT升高(P<0.05),TWL降低(P<0.05);神经元形态较正常;RNA-Seq总计筛到426个DEGs(包括250个上调DEGs和176个下调DEGs);Syk、MS4A2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维恩图分析得到156个DEGs在壮医药线点灸后表达趋势逆转,包括与痛敏相关的Syk和MS4A2。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显示,这些DEGs主要富集于FcεRI通路等。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可改善PHN大鼠的痛觉敏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FcεRI信号通路,进而下调Syk和MS4A2表达有关。
- 冼思彤王成龙林采玥黄光田周玲瑶范小婷林辰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壮医药线点灸差异表达基因
- 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穴取双侧足三里、期门、水分),两组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24 h尿量、体重、腹水、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方面均有改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24 h尿量、体重、腹水、肝功能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5%。结论: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腹水具有促进腹水消退、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疗效优于单一西医综合治疗。
- 刘茵毛德文张荣臻周玲瑶王挺帅蒋琴
- 关键词:酒精性肝硬化腹水穴位贴敷
- 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 2019年
- 针对实验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对于临床上肝病的防治、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护肝药物的筛选都有着重要意义。依据国内外参考文献将肝损伤小鼠模型归纳为化学性、药物性、免疫性、酒精性、肝部分切除术等几类。以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分类为切入点,对其发病机制、药物剂量、成模时间、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模型的选择提供一个参考。
- 吕超石清兰覃倩周玲瑶周小博易鑫宇毛德文
- 关键词:肝损伤模型药物性免疫性酒精性肝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