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燕辉

作品数:1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肥厚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衰竭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狭窄
  • 1篇自噬
  • 1篇肌肥厚
  • 1篇肥厚

机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邹曼
  • 1篇刘磊
  • 1篇李燕辉

传媒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探讨心力衰竭不同阶段自噬水平变化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心肌细胞自噬是如何变化的。方法:8~10周的雄性C57BL/6小鼠,体重控制在24~26g,经主动脉缩窄(AB)构建心肌肥厚模型,分别于不同时间点(0天、1周、3周、4周及8周)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小鼠心功能;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中LC3B-Ⅱ/GAPDH比值、beclin-1及P62蛋白水平;同时运用电子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中自噬小体数量。结果:AB术后第1周,心脏组织中LC3B-Ⅱ/GAPDH及beclin-1的表达下降(P<0.05),心脏组织中p62表达水平升高(P<0.05),这种变化一直持续到术后3周(P<0.05);但在第4周时,LC3B-Ⅱ/GAPDH比值在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中无明显差异,而手术组心脏组织中beclin-1的表达量较非手术组高;而术后第8周时,LC3B-Ⅱ/GAPDH及beclin-1的表达均升高(P<0.05),p62明显降低(P<0.05)。此外,运用电子显微镜检测心脏组织中自噬小体数量,发现AB术后3周内自噬小体减少,第4周时,自噬小体数量开始增多,第8周时明显增多。结论:心肌肥厚过程中,自噬水平下降;AB术后第4周,心功能逐步由代偿转变为失代偿,而在心力衰竭时,心脏组织中自噬水平明显升高。
李燕辉刘磊邹曼
关键词:主动脉狭窄自噬心肌肥厚心力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