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希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活质量
  • 2篇并发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病
  • 1篇心电
  • 1篇心电监护
  • 1篇心电监护仪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胸腹
  • 1篇胸腹部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蒋希
  • 3篇邹洁
  • 2篇张怡
  • 1篇刘涛
  • 1篇张薇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浅谈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的护理
2020年
本研究主要探析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血透通路为人造血管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使用的影响,旨在明确患者人造血管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维持血液透析治疗、且血透通路为人造血管的患者共74例,均纳入本研究,以单双号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共两组,组名称分别为常规组和干预组,两组的血透通路护理模式分别为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将人造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作为人造血管护理效果评估指标。结果:人造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常规组的发生率更高,为21.62%,干预组为5.41%,两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时间为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护理后2个月,护理前的QOL-26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护理后1个月、2个月,干预组的QOL-26评分更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护理中的效果更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透通路应用风险,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李晓婧蒋希
关键词:维持血液透析人造血管护理干预并发症生活质量
一种病号服套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号服套装,包括背心和用于穿着在所述背心外侧的外套,所述背心包括背心本体以及形成于背心本体前幅上分别对应于患者身体上的五个安装点位处的五个第一通孔,五个所述安装点位为分别用于安装心电监护仪的五个电极的点...
蒋希张怡张薇邹洁 刘硕
新疆某地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住院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了解新疆某地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住院真实体验与需求,为提升边远地区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PCI术后患者的住院体验与需求可归纳为5个主题,包括:患者就诊前对冠心病相关知识严重缺乏、心理体验、病区服务体验、情感支持需求、信息支持需求。结论PCI术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体验与需求呈现多样化形式,医院应根据患者不同的体验与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措施,这是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刘硕蒋希张怡邹洁杜晓娟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住院需求
托伐普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用托伐普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一医院收治的98例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58).用胺碘酮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托伐普坦联合胺碘酮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其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及每日发生期前收缩的次数.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心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每日发生期前收缩的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托伐普坦联合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心功能.
刘涛蒋希
关键词:托伐普坦胺碘酮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基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2020年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明确将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机制及效果。方法:课题研究计划中设计研究样本量为86例,自2018年5月开始选取,至2019年9月样本量达标。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仅实验组的护理中包括个性化健康教育。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疾病治疗依从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来分析健康教育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机制。结果: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疾病治疗依从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实验组护理前的评估结果相较于参照组的差异均不明显,P>0.05,而护理后的三个指标评估结果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使患者更好地认知疾病,明显改善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态度,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恢复。
马远芝蒋希邹洁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