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坤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支撑剂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排液阀
  • 2篇倾角
  • 2篇环保
  • 2篇环保安全
  • 2篇集气管
  • 2篇加注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压力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须家河组
  • 1篇压差
  • 1篇岩心
  • 1篇岩心样品
  • 1篇油层
  • 1篇油层组
  • 1篇油罐
  • 1篇油气

机构

  • 8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8篇徐坤
  • 5篇罗志锋
  • 5篇李年银
  • 5篇刘平礼
  • 5篇赵立强
  • 4篇杜娟
  • 2篇陈世加
  • 1篇张焕旭
  • 1篇路俊刚
  • 1篇王力
  • 1篇张兰
  • 1篇杜鹃
  • 1篇李晨

传媒

  • 1篇河南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致密砂岩有效气层的有机地球化学识别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致密砂岩有效气层的有机地球化学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岩心样品;岩心样品处理,制备收集抽提物饱和烃;分析抽提物饱和烃的质量色谱图,提取萜烷系列M/Z191质量色谱图并与标准图谱进行比对,确定萜烷系...
王力陈世加路俊刚邹贤利张焕旭徐坤董君妍
文献传递
一种裂缝内原油驱替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裂缝内原油驱替模拟装置,包括氮气瓶、进气管、恒压泵、驱替罐、原油罐、驱替阀、原油阀、原油管、驱替管、汇管、汇管阀、固定支架、废液罐、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前盖板、后盖板、观察窗、排液阀、排空管线;本实...
吴庾李年银赵立强刘平礼罗志锋杜娟徐坤苗春江辜凌云
文献传递
一种复杂裂缝可加热变倾角支撑剂形态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杂裂缝可加热变倾角支撑剂形态模拟装置,包括氮气瓶、集气管、鼓风机、进气管、储液筒、单向阀、加注漏斗、加注阀、加热器、温度传感器、进液管、进液阀、固定支架、旋转臂、压力传感器、主缝前盖板、主缝后盖板、主...
罗志锋缪尉杰赵立强刘平礼李年银杜娟徐坤曾禄轩张楠林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周家湾—高桥地区长101~1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周家湾-高桥地区长10油层组发现了高产量的油气区,使该区成为长庆油田勘探的重点。但是该区长10油层组成藏认识程度较低,严重制约着勘探的进程。本文通过测井、压汞、薄片与岩芯...
徐坤
关键词:油源对比成藏模式主控因素
文献传递
一种复杂裂缝可加热变倾角支撑剂形态模拟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杂裂缝可加热变倾角支撑剂形态模拟装置,包括氮气瓶、集气管、鼓风机、进气管、储液筒、单向阀、加注漏斗、加注阀、加热器、温度传感器、进液管、进液阀、固定支架、旋转臂、压力传感器、主缝前盖板、主缝后盖板、主缝观...
罗志锋 缪尉杰赵立强刘平礼李年银杜娟徐坤 曾禄轩 张楠林
文献传递
考虑支撑剂回流的临界生产压差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考虑支撑剂回流的临界生产压差实验装置,包括液罐、平流泵、注入管、密封板、排出管、密封垫圈、压力表、增压泵、橡皮套;平流泵通过注入管连接在橡皮套的一端,橡皮套的另一端安装有排出管,橡皮套两端是金属材料,防止安装时...
张楠林赵立强罗志锋张兰刘平礼李年银杜鹃徐坤
文献传递
一种具备自动筛选功能的支撑剂分选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自动筛选功能的支撑剂分选器,包括动力装置、主动齿轮轴承、主动齿轮、被动齿轮、旋转主轴承、旋转圆盘、固定插孔、固定插销、6~20目筛网、20~40目筛网、40~70目筛网、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动力装置...
缪尉杰罗志锋赵立强刘平礼李年银杜娟徐坤张楠林曾禄轩吴庾
文献传递
川西南部海陆过渡相TOC测井预测及烃源岩评价
2023年
【目的】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烃源岩是川西坳陷中的主力烃源岩层位,同时也是该地区致密气的主要来源。本文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不同沉积环境中的烃源岩进行研究,以期对后续开发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川西南地区须家河组不同沉积相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各异,基于烃源岩测井参数与TOC的相关关系,利用SPSS软件对多个测井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研究得出了须家河组不同沉积相烃源岩的测井参数-TOC计算模型。川西南地区烃源岩纵向集中在须一、须三、须四、须五及须六段地层中;陆相烃源岩TOC平均值含量高于过渡相烃源岩;过渡相烃源岩TOC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直至消失;须一、须三、须四、须五及须六段烃源岩TOC由研究区中心向边缘递减。【结论】研究结果为研究区内的油气成藏及主控因素提供了明确的理论依据,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武雪婷陈世加徐坤徐坤
关键词: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地球化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