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瑾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专项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自然科学总论艺术更多>>
- 基于“言、象、意”三位一体的诗歌品悟——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解读被引量:2
- 2017年
- 古诗词欣赏是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其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新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因此,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古诗词学习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 孙瑾
- 关键词:古代诗歌意象群意象组合《沧浪诗话》横组合
- 《西游记》的空间观及其文化渊源被引量:2
- 2022年
- 《西游记》建构了一个包含天上、地上、地下的纵横向交叉的立体空间体系,它承载了中国早期文化传统中的原发性空间观念,并通过神话想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但该空间观又超越了早期空间方位辨识以及地理位置确立等层面,而上升到对空间与权力秩序之间隐秘关联的探寻,表现为对纵向空间价值差序的凸显。该空间价值差序背后隐藏了一个时间性根因,此即生命的有限性与宇宙的无限性之间的尖锐冲突。
- 詹冬华孙瑾
- 关键词:《西游记》空间观文化渊源
- 品言·观象·达意——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 2020年
- 【教材分析】泱泱华夏自古以来就是诗词的国度,翻开中华文明史册,诗词歌赋灿若繁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包含:乐府诗《观沧海》、唐代七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和元代散曲《天净沙·秋思》。这些经典名篇文质俱佳,为学生搭建了同古今名家对话的桥梁,拉近了学生与经典的距离。沉浸于这些经典诗词中,学生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孙瑾
- 关键词:中华文明史古代诗歌五言律诗七言绝句
- 作为镜像的高考作文和语文教育——2018年高考作文例谈
- 2018年
- 2018年6月7日上午。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刚刚结束,社会各媒体立即掀起了一场关于高考作文的大讨论.“世纪宝宝中国梦”“改革开放三部曲”“新时代新青年”“绿水青山图”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字眼齐人眼帘。作文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综合性最强、影响面最广的题型,综观今年全国8套试卷的作文题,不难发现.高考作文已经不再局限于考查表层的文字表达能力。而是转向了深层的思维方式探究。
- 孙瑾
- 关键词:语文教育高考镜像思维方式
- 当前中国教育生态与生命痛感的书写——评余一鸣中篇小说《种桃种李种春风》
- 2017年
- 当前的中国教育呈现出一种复态丛生的现象。在中国文坛,对当前中国教育问题进行思考的小说颇为常见。作家余一鸣凭借自己多年的执教经验,在教育小说《种桃种李种春风》中向读者展现了错综复杂的教育现状,并将人文思考诉诸笔端,给教育界甚至是整个社会都敲响了警钟。小说以择校为话题,衍生出一众为此"肝脑涂地"的百态人物,可谓说者泣之,闻者叹之!作者以此为基点,扩展至整个社会现实.
- 孙瑾
- 关键词:桃种生命教育现状人文思考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时空意识——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选录诗词为例
- 2021年
- 时空问题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在中国,对于时空的追问也从未停止过。从先秦时期的哲学家老庄到汉代的董仲舒,再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等,古代先贤们对时空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
- 孙瑾
-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王夫之明清之际
- 教育生态书写及其生命指向探索——评陈湘涛的中篇小说《期末考试》
- 2018年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自当肩负重任。陈湘涛中篇小说《期末考试》讲述了同一年级的各科老师为了班级之间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值之差"各显神通"的故事,以徐江为主要对象的班主任在面对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多重复杂关系时焦头烂额,甚至可以说是一路"险象环生",各个教师形象、学生形象真实可感,无一不是当前教育中活生生的例子。
- 孙瑾
- 关键词:期末考试教育指向生命考试成绩
- 教育的“起跑线”究竟在何处?——论电影《起跑线》
- 2018年
- 影片《起跑线》于2017年5月19日在印度上映后,广受好评,并多次获得'最佳影片'的奖项。该片于2018年4月4日在中国上映,票房一度走高。电影主要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
- 孙瑾
- 关键词:起跑线教育公平择校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