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慧霞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74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造影
  • 1篇随访
  • 1篇随访研究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阻塞性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呼吸功
  • 1篇呼吸功能试验
  • 1篇疾病
  • 1篇肺功
  • 1篇肺功能
  • 1篇肺疾病
  • 1篇肺栓塞
  • 1篇肺血
  • 1篇肺血管
  • 1篇肺血管造影

机构

  • 2篇解放军第47...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作者

  • 2篇周慧霞
  • 1篇黄培
  • 1篇杜凡
  • 1篇苏晴
  • 1篇郭世燕
  • 1篇白云峰

传媒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随访中肺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长期随访中肺功能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200例,均定期随访4年,观察患者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化特点,根据肺功能变化情况分为肺功能明显变化(变化组)和肺功能无明显变化(稳定组),并分析其肺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I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而降低,且在随访第2年开始直至第4年较纳入研究时明显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变化组高龄、BMI偏低、急性加重次数过多、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初始FEV1高所占百分比较稳定组明显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急性加重次数、支气管舒张剂反应性及初始FEV1为COPD患者长期随访期间肺功能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0PD长期随访中肺功能变化存在异质性,而影响COPD患者肺功能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急性加重次数多、支气管舒张剂反应性及初始FEV1高。
周慧霞加尔肯·拉斯拜白云峰耿耿
关键词:呼吸功能试验随访研究
肺栓塞患者155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解放军第474医院行CT肺血管造影(CTPA)并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155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155例肺栓塞患者平均年龄(65.8±16.0)岁,常见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分别占62.58%、60.65%、34.19%。常见体征为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发热、下肢不对称性水肿、发绀,分别占52.26%、29.03%、28.39%、21.29%、18.06%。D-二聚体>500μg/L 131例(84.52%)。血气分析:氧分压<80 mmHg 127例(81.94%),二氧化碳分压<35 mmHg 47例(30.32%),pH>7.45者57例(36.7%)。血常规:白细胞>10×10~9/L44例(28.39%),血小板>300×10~9/L24例(15.48%)。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异常包括胸导联T波倒置、S1QIIITIII、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分别占21.05%、12.50%、9.21%和7.89%,右室扩大及肺动脉高压,分别占14.94%和25.32%。常见危险因素为高龄制动、外伤、手术、深静脉血栓栓塞史分别占70.32%、34.84%、15.48%、12.90%和7.10%。就诊于呼吸内科103例(66.45%),心血管内科10例(6.45%),血液、内分泌科4例(2.58%),重症医学科5例(3.23%),急诊科3例(1.94%),外科(普外科、泌尿烧伤外科、骨科、神经外科)30例(19.35%)。接受单纯抗凝治疗患者139例(89.68%),静脉溶栓治疗10例(6.45%),介入取栓2例(1.29%)。院内死亡3例(1.94%)。4例放弃治疗。结论肺栓塞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需与心肺疾病进行鉴别,结合患者危险因素、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变化,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并尽早给予抗凝或溶栓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
黄培郭世燕兰秋燕周慧霞苏晴杜凡
关键词:肺栓塞CT肺血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