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海艳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滨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全身麻醉
  • 2篇麻醉
  • 1篇低中心静脉压
  • 1篇心静脉压
  • 1篇血量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选择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癌根治术
  • 1篇术后
  • 1篇术中出血
  • 1篇术中出血量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全麻
  • 1篇全麻术

机构

  • 4篇滨州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秦海艳
  • 2篇韩明芬
  • 1篇王建越
  • 1篇朱伟波
  • 1篇于建民
  • 1篇王秀清
  • 1篇付艳红
  • 1篇刘晓婧
  • 1篇商瑜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科技与健康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经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者抗感染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经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者抗感染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进行经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20例。A组给予10μg舒芬太尼+0.1 mg/k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B组给予10μg舒芬太尼+0.15 mg/k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C组给予10μg舒芬太尼+0.2 mg/k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各组均依据实际情况追加甲苯磺酸瑞马唑仑2.5 mg/次,15 min内追加不超过5次。比较3组患者麻醉前5 min(T0)、进肠镜时(T1)、标记肿瘤边缘时(T2)、黏膜下切除肿瘤时(T3)、术毕时(T4)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记录3组患者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量、用药后至脑电双频指数(BIS)评分≤70分的时间,停药后至麻醉唤醒时间、离室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肝肾功能情况。结果T0~T4间3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T1~T4间B组和C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0~T4间3组患者的SpO_(2)水平和T1~T4间B组和C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量、用药后至BIS评分≤70分时间、停药后至麻醉唤醒时间、离室时间均少于A组,且B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量、停药后至麻醉唤醒时间、离室时间均少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血胆红素升高、头晕/头痛发生率均低于A组,B组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均低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B组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低于A组�
朱伟波于建民王建越付艳红秦海艳高娜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肝肾损伤
瑞马唑仑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瑞马唑仑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瑞马唑仑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生命体征、恢复质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苏醒、拔管、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即刻(T1)、切皮即刻(T2)、术毕即刻(T3)麻醉深度指数(CS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较麻醉诱导前(T0)下降(P<0.05),但T1时两组H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MAP较对照组更高(P<0.05),T2、T3时观察组MAP、HR较对照组更高(P<0.05),T1、T2、T3时两组C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段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较麻醉前下降(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统计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观察组22.00%(11/50)较对照组42.00%(21/50)更低(P<0.05);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瑞马唑仑全身麻醉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能够降低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提高恢复质量,减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
秦海艳韩明芬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全身麻醉
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调查与预防抗菌药物选择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调查全身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及预防抗菌药物的选择策略,以有效控制感染。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6月679例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其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感染相关因素;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79例患者中全身麻醉后共有39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5.74%;神经外科患者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率为11.66%,显著高于其他手术科室;679例样本中分离出615例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16株占18.86%、革兰阴性菌488株占79.35%、其他病原菌11株占1.79%;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头孢曲松对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较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对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菌耐药率较低。结论了解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并分析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是制定合理预防药物的依据之一。
王秀清秦海艳刘晓婧
关键词:全身麻醉下呼吸道感染药物选择
不同水平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下肝叶切除术中出血量的比较研究
2025年
分析不同水平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下肝叶切除术患者的出血量差异。选取2022年1月—2024年9月82例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27例)、B组(28例)、C组(27例)。入选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手术麻醉方案,A组术中中心静脉压维持在正常水平,B组中心静脉压维持在3~5 cmH_(2)O,C组中心静脉压维持在0~3 cmH_(2)O,比较三组各指标差异。结果显示,T_(2)、T_(3)、T_(4)时,A组患者的心率低于B组、C组(P<0.05);T_(2)、T_(3)、T_(4)时,A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高于B组、C组(P<0.05);T_(2)、T_(3)、T_(4)时,A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B组、C组(P<0.05),且B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C组(P<0.05);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C组(P<0.05)。研究发现,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可以减少肝叶切除术中出血量,将中心静脉压维持在3~5 cmH_(2)O可改善患者术中动脉血氧分压,可推广使用。
韩明芬秦海艳商瑜
关键词: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叶切除术术中出血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