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华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永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结核
  • 2篇结核瘤
  • 2篇结节
  • 2篇MRI
  • 2篇MRI诊断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感染
  • 1篇胆系
  • 1篇胆系梗阻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缺血缺...
  • 1篇性病
  • 1篇脏结
  • 1篇支架植入
  • 1篇支架植入术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机构

  • 6篇永城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刘建华
  • 1篇余山

传媒

  • 2篇中原医刊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07
  • 4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磁共振诊断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 I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新生儿H IE的MR I异常征象。结果43例H IE轻度17例,主要表现为T1W I上皮层下斑点状及弯曲条状高信号,其中1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度24例,其中20例,T1W I表现为两额叶深部对称性点状高信号,4例为两侧脑室边缘条状高信号;重度2例,1例为基底节点状高信号伴脑室内出血,1例T1W I为丘脑区斑片状不均匀高信号,伴内囊后肢低信号及侧脑室边缘条状信号。结论MR I对新生儿H IE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
刘建华余山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磁共振成像
MRI诊断脑实质多发结核瘤
目的:探讨MRI对脑实质多发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脑积液、结核菌素实验、胸片及抗结核治疗随访确诊的脑实质多发结核瘤的MRI表现,全部病例均行SET1W、FSET2W1及钇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
刘建华
关键词:MRI结核瘤
文献传递
MRI诊断脑实质多发结核瘤
目的:探讨MRI对脑实质多发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脑积液、结核菌素实验、胸片及抗结核治疗随访确诊的脑实质多发结核瘤的MRI表现,全部病例均行SET1W、FSET2WI及钇喷替酸葡甲胺 (Gd—DTPA)增...
刘建华
关键词:结核瘤MRI
文献传递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
2006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villonodularsynovitis,PVNS)的MRI表现。方法7例膝关节PVNS均行MRI检查,其中2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MRI表现:7例中弥漫型5例,MRI表现为滑膜广泛增生,增生的滑膜及结节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为低信号;5例均见关节积液,呈长T1,明显长T2信号;1例前、后交叉韧带受累,T1、T2WI上均呈结节状低信号;2例胫骨平台呈凹陷型或类圆型骨破坏,其中1例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另1例呈囊性,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例骨破坏周围均见环型硬化边,T1、T2WI上均呈低信号。2例局限型PVNS表现为局限性单一块状,T1、T2WI上均呈低信号,关节腔少量积液。弥漫型、局限型PVNS中各有1例增强扫描,增厚的滑膜及结节均明显强化。结论PVNS所致的滑膜结节状增生和含铁血黄素沉着在MRI上具有特征性的信号和表现,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刘建华
关键词:滑膜炎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肝脏快速容积成像技术及增强CT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究对比MRI-LAVA序列与增强CT诊断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8例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均接受MRI-LAVA序列诊断以及增强CT诊断,比较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结果在病理学诊断结果中,共诊断出91处病灶,其中直径不低于3 cm的病灶共有24处,直径低于3 cm的病灶共有67处;MRI-LAVA序列诊断与增强CT诊断在直径不低于3 cm病灶中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径低于3 cm的病灶诊断中,MRILAVA序列诊断准确率高于增强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LAVA序列诊断与增强CT诊断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LAVA序列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增强CT诊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LAVA序列技术在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高于增强CT,值得推广。
刘琪琳刘建华
关键词:肝脏结节性病变
恶性胆系梗阻介入治疗若干问题探讨
通过对我科在2003.6至2006.12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金属支架植入术的90例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回顾分析,探讨双侧胆道引流及金属支架植入术有效性、安全性。方法:90中男53例,女37例。年龄34-85岁。平均57岁。...
王■军刘建华
关键词:胆系梗阻金属支架胆道感染支架植入术介入治疗肝门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