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雪媛
-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激酶加肝素钠混合封管液在血透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尿激酶加肝素钠混合封管液应用于血透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使用TCC的患者共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定期使用尿激酶与肝素钠的混合液封管,对照组采用肝素钠溶液封管。比较2组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的血流量、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及更换TCC导管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量良好,透析中血流量≥210 ml/min,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1);导管功能不良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更换导管1例,对照组更换导管4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于使用TCC进行透析的患者而言,定期采用尿激酶加肝素钠混合封管液进行封管的效果良好,能够显著延长TCC导管的使用寿命,减少导管功能不良情况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武雪媛张齐刚张明熊婷
- 关键词:血液透析
- 多磺酸黏多糖软膏配合热敷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多磺酸黏多糖软膏涂抹配合热敷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在医院行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血液透析治疗结束后24 h用温水湿热敷30 min,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温水湿热敷的基础上加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涂抹动静脉内瘘部位,每天3次。比较2组动静脉内瘘有无血管狭窄、硬化、栓塞及血流量减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狭窄、硬化、栓塞及血流量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磺酸黏多糖软膏涂抹配合热敷在减少MHD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延长MHD患者内瘘的使用时间。
- 武雪媛张齐刚冯婉娟熊婷张明
-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 多磺酸黏多糖软膏配合热敷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多磺酸黏多糖软膏涂抹配合热敷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医院行MHD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MHD治疗结束后24 h用温水湿热敷30 min,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温水湿热敷基础上加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涂抹动静脉内瘘,每天3次。观察2组动静脉内瘘有无血管狭窄、硬化、栓塞及血流量减少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硬化、栓塞及血流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磺酸黏多糖软膏涂抹配合热敷在减少MHD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明显。
- 武雪媛张齐刚冯婉娟熊婷张明
-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 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压力知觉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效能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压力知觉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价其压力知觉现状,按照中位数将其分为高压力组(n=57)和低压力组(n=63),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液净化患者高压力的危险因素,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变量预测血液净化患者高压力的效能。结果:患者整体的CPSS评分平均为(30.33±6.48)分,其中高压力组的平均为(35.72±3.88)分,低压力组的平均为(25.46±4.0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性比例、合并慢性病(≥1种)比例、文化程度低(≤初中)比例、无家庭照顾者的比例、透析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MI)、肾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工作状态、婚姻状态、居住状态、医保类型、家庭月收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合并慢性病(≥1种)、文化程度低(≤初中)、无家庭照顾者、透析时间长都是影响血液净化患者高知觉压力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2,优于女性、慢性病种类、文化程度、家庭照顾者、透析时间这些单一因素的AUC,同时联合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良好,分别为89.47%、73.02%。结论:血液净化患者普遍面临较高的压力知觉,其中女性、合并慢性病(≥1种)、文化程度低(≤初中)、无家庭照顾者及透析时间长是危险因素。联合性别、慢性病种类、文化程度、家庭照顾者、透析时间多指标预测患者高压力知觉的效能最佳,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针对上述高危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 武雪媛张齐刚熊婷张明
- 关键词: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衰竭影响因素
- 5E康复护理方案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水钠摄取不合理及睡眠状况的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方案在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水钠摄取不合理及睡眠状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密封信封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全部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5E康复护理方案予以护理干预。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的水钠控制依从性,采用PSQI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水钠控制依从良好率及PSQI总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E康复护理方案能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水钠摄取不合理及睡眠状况,其对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熊婷刘鹏张齐刚武雪媛张明解静怡
-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睡眠
- 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66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深静脉导管感染将其分为正常组(56例)和感染组(1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就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展开探讨和分析。结果:66例血液净化患者中有10例出现深静脉导管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5.15%。研究显示,年龄、置管部位、穿刺次数、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以及严格无菌操作等皆是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造成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置管部位、穿刺次数、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以及严格无菌操作等,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预防措施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
- 李柯柯蒋惠云熊婷徐静武雪媛夏春梦
- 关键词:血液净化预防措施
- 肘窝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现阶段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透析质量不断提高,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MHD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是患者的生命线。美国2006年发布的DOQI指南指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
- 武雪媛冯婉娟蒋惠云熊婷
-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
- 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了解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01~2018-12收治的80例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此次课题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分2组,常规护理组(n=40)予以常规护理,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组(n=40)予以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实施情况,并评估效果。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和自我调节情绪能力明显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接受心理指标评估,心理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组的心理指标较常规护理组均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理念引入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其心理指标,值得推荐。
- 熊婷武雪媛李柯柯吴庆华王敏夏春梦
- 关键词:情绪
- 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6月蚌埠市月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服药依从性、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服药总依从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4.19%(χ^2=4.292,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程度评分为(3.20±1.11)分,低于对照组的(7.82±0.90)分(t=18.001,P<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0.97%(χ^2=5.415,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浩天武雪媛张齐刚张明熊婷
-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血液透析依从性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旨在介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 熊婷武雪媛李柯柯张明冯婉娟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延续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