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 作品数:12 被引量:33 H指数:3 供职机构: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脂肪栓塞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分析脂肪栓塞并呼吸衰竭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6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ICU收治16例脂肪栓塞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及综合抢救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结果16例患者中,有15例治愈出院,随访至今效果满意,1例患者因基础疾病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早期识别脂肪栓塞的临床特点、合并吸衰竭者及早综合抢救治疗,利于提高重症脂肪栓塞患者的治愈率。 邹俊 马风锦 李国吾 赵亮 王道协关键词:脂肪栓塞 呼吸衰竭 救治 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联合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回顾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7.07,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t=5.54,6.3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有助于稳定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赵亮 侯超 邹俊关键词:Β-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必净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俯卧位通气+常规治疗的4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1:1配对原则选取同期采用俯卧位通气+常规治疗+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4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开展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疾病相关评分、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清相关因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白细胞下降至正常时间、肺部验证明显吸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uarry肺部损伤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肺损伤及感染程度。 郑凯娟 赵亮 马凤锦 段文慧关键词:重症肺炎 血必净注射液 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机械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俯卧位机械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重症肺炎(S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SP合并ARDS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机械通气组和HFNC组,每组90例。机械通气组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HFNC组采用HFN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肺功能[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频率(RR)]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HFNC组总有效率(97.78%,88/90)高于机械通气组(84.44%,76/90),P<0.05。治疗后,HFNC组HR低于机械通气组,FVC、FEV1水平高于机械通气组(P<0.05)。治疗后,HFNC组SpO_(2)高于机械通气组,PaCO_(2)、RR低于机械通气组(P<0.05)。HFNC组并发症发生率(7.78%,7/90)与机械通气组(13.33%,12/9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俯卧位机械通气相比,HFNC治疗SP合并ARDS患者的效果更好,能改善心肺功能和血气指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赵亮 段文慧 郑凯娟 马凤锦 邹俊 仝朝杰关键词: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期CRRT干预对行集束化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验室及预后指标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早期CRRT干预对行集束化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验室及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84例临床资料,其中仅给予集束化治疗共44例设为对照组,在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CRRT干预共4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CT、TNF-α、IL-6、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ARDS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CT、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7d内ARDS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CRRT干预用于行集束化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可有效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并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 王道协 段文慧 梁瑞静 赵亮 李国吾 文建国关键词:CRRT 社区获得性肺炎 实验室 预后 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常见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09—2016-06收治的28例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同时选取同期手术治疗的62例肺癌术后未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临床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吸烟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全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衰竭是肺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术后ICU加强监护治疗、及早给予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有效手段,同时探讨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及其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邹俊 王道协 马凤锦 李国吾 赵亮关键词:肺癌术后 呼吸衰竭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在重症急性肾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肾衰患者78例,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血尿素氮等指标,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0.27±5.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1±8.24)分(P<0.05)。结论:积极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重症急性肾衰患者进行施治,可取得比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更显著的成效,不仅有助于促进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还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死亡的风险。 赵亮 侯超 胡少华关键词:重症急性肾衰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 颅脑外伤术后恶性脑水肿患者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 2025年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术后恶性脑水肿患者早期行高压氧(HBO)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颅脑外伤术后恶性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机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每组41例。早期组于术后1~3 d内实施HBO治疗,晚期组于术后4~10 d内实施HBO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脑水肿体积、昏迷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GCS)评分]、伤残预后情况[残疾等级量表(DRS)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早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36/41),晚期组为68.29%(2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2周、3周,早期组脑水肿体积小于晚期组,GCS评分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早期组DRS评分、NIHSS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HBO治疗应用于颅脑外伤术后恶性脑水肿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能改善昏迷状况与神经功能,减轻伤残程度,缩小脑水肿体积。 赵亮 马凤锦 郑凯娟 段文慧 梁瑞静关键词:颅脑外伤 高压氧 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的影响。方法观察2014年1月-2018年1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ICU收治的心跳骤停后行心肺复苏术成功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亚低温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6h、24h血乳酸清除率,第1、3、7天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及病死率。结果亚低温治疗组24h血乳酸清除率高于常温治疗组,第7天的APACHE Ⅱ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心肺复苏术时亚低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脑功能及降低患者病死率。 李国吾 武玉荣 邹俊 赵亮 王道协关键词:心肺复苏术 亚低温 脑复苏 有创机械通气脱机后ICU患者接受HFNC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行有创机械通气脱机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接受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有创机械通气脱机后接受HFNC的ICU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HFNC治疗是否失败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价患者接受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评价相关因素用于患者接受HFNC治疗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198例患者接受HFNC治疗后失败36例,改行机械通气,其中无创机械通气28例,再次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氧疗前脑钠肽(BNP)水平、氧疗后30 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水平均与行有创机械通气脱机后ICU患者接受HFNC治疗失败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氧疗前BNP水平及氧疗后30 min心率是行有创机械通气脱机后ICU患者接受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OR=2.92、1.06、1.17,P均<0.05)。结论行有创机械通气脱机后ICU患者接受HFNC治疗存在一定失败风险;其中SOFA评分、氧疗前BNP水平及氧疗后30 min心率水平与HFNC治疗失败独立相关。 王道协 马凤锦 邹俊 仝朝杰 梁瑞静 赵亮关键词:机械通气 脱机 重症监护室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