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重症
  • 2篇腺炎
  • 2篇急性胰腺炎
  • 1篇导管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必净
  • 1篇血必净注射液
  • 1篇血清
  • 1篇血清PCT
  • 1篇血细胞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平均体...
  • 1篇亚胺培南西司...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指标
  • 1篇胰腺炎患者
  • 1篇营养支持

机构

  • 5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5篇王昊
  • 3篇任涛
  • 1篇王鹏
  • 1篇朱国强
  • 1篇陈晓
  • 1篇张静
  • 1篇王海玲
  • 1篇贾奎
  • 1篇陈晓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CT、CRP、WBC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变化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及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CT、CRP、WB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91.11%高于对照组71.11%(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CRP、WB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性反应。
王昊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重症肺炎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源性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5
2018年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肠源性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旨在为感染治疗和控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72例SAP合并肠源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D4^+T淋巴细胞比例、CD3^+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果患者治疗后WBC及血清CRP、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01);患者治疗后的血清ALB、PA、TF等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01);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CD3^+、CD4^+比例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CD8^+比例低于治疗前(P<0.001)。结论对SAP合并肠源性感染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功能。
陈晓王鹏张静任涛王昊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免疫功能炎症指标
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改变的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改变,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接受治疗的95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设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5例出血性休克患者设为未感染组,另选80例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感染组病原菌分布及三组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 95例感染组患者腹腔积液共分离出病原菌1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1株占76.41%,革兰阳性菌23株占21.70%,真菌2株占1.89%;感染组患者外周血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NT-pro-BNP中位数(992.1pg/ml)为界,将感染组患者分为NTpro-BNP低水平(≤992.1pg/ml)与高水平(>992.1pg/ml),采用K-M生存曲线分析发现高水平患者累积病死率显著高于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55%vs 18.75%;Log-rankχ2=7.85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1 005.0pg/ml为截点值,NT-pro-BNP预测感染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敏感性为82.76%,特异性为90.91%,曲线下面积为0.92。结论急腹症感染性休克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感染可导致患者外周血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且该指标可对预后有一定判断价值。
陈晓贾奎王海玲王昊任涛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病原菌分布细胞因子
一种新型导管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导管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壳体内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杆,加热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缠绕柱,缠绕柱的表面设有防脱槽,壳体的一侧面铰接有上盖,壳体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下胶套,上盖...
王昊
文献传递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MPV、PDW、NLR及qSOFA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 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9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中症AP组118例和SAP组41例,SAP组患者按照住院期间的临床转归状态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16例。比较轻中症AP组与SAP组以及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MPV、PDW、NLR及qSOFA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PV、PDW、NLR、q SOFA评分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SAP组患者的MPV、PDW、NLR、q SOFA评分分别为(14.60±1.59) fL、(19.84±1.83) fL、18.96±2.70、(1.88±0.27)分,明显高于轻中症AP组的(9.05±1.24) fL、(12.39±1.50) fL、9.18±1.49、(1.02±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PDW、NLR、q SOFA评分分别为(15.22±1.70) fL、(18.04±2.15) fL、20.11±3.10、(2.36±0.48)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的(8.72±1.05) fL、(12.40±1.23) fL、16.94±2.44、(1.57±0.14) 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MPV、PDW、NLR、q SOFA评分及联合预测对SAP患者预后预测的曲线下(AUC)面积分别为0.780、0.791、0.797、0.833、0.923,联合检查AUC大于单个指标检测。结论 MPV、PDW、NLR及q SOFA评分能够反映AP患者病情程度,对SAP患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昊朱国强任涛范全洋
关键词:血小板平均体积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