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清
- 作品数:1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与历史评价被引量:3
- 2001年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中国当时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必然选择 ,其本身暴露出来的问题必然引发变革。变革过程不可避免地纠缠着变革与维护的矛盾 ,体现于其中的焦点就是对计划和市场调节关系的思考与取舍。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要历史地来看待 ,只有从历史的进程中认识和思考 。
- 穆敏杨明清
- 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历史评价所有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 建国以来两种经济体制改革思路比较研究
- 1999年
- 杨明清
- 关键词:独立性中央集权社会主义经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 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探索被引量:2
- 2008年
- 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探索历程,可分为局部执政和全面执政两个时期,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毛泽东提出的"民主新路"的构想,形成了关于领导经济、政治、文化、执政党自身建设以及领导方法等理论成果。把毛泽东的探索放在中国共产党总体执政理论中,可定位为奠基和初创,即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初步架构起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框架。
- 杨明清
- 关键词:毛泽东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 2002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的深化和行动上的自觉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 杨明清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
- 邓小平用人理论对中国传统用人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 2005年
- 杨明清
-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传统思想文化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国历史
- 由对抗到合作——局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方略评析
- 2015年
- 共产党与国民党是在尖锐对立的国内战争背景下走上对日作战的。复杂的背景、局势与矛盾演变,使得国共两党在应对方略上走过了一条曲折之路。"攘外必先安内"与"抗日反蒋"的针锋相对,挖掘了对抗之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方略覆平了对抗之坑,使国共两党最终走上合作抗战之路。由此而凝结的启示是时代潮流不可抗拒,对于任何政党而言,国家民族的利益永远是至高至上的。
- 杨明清
- 关键词:共产党国民党方略
- 调查研究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现实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毛泽东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把调查研究与联系群众、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转变领导作风联系起来、结合起来,由此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或能力问题,而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态度问题,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的问题,是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的立场和作风问题。
- 杨明清
- 关键词:毛泽东群众路线
- 关于强化执政理念的若干认识被引量:4
- 2004年
- 执政理念是建立在对执政规律认识基础上的,也是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否科学、深入的表现.不同的执政理念可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强化执政理念对于改善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把握执政规律,巩固执政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强化执政理念需要解放思想,清除一些模糊的认识.
- 杨明清
- 关键词:执政理念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群众利益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建设
- 2004年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政治建设旨在根本政治制度的选择与确立、基本政治制度的安排与改善、政治运行体制的形成与改革、权力运作机制的建构与调整等。其理论创新主要有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其实践经验主要是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之路,又要遵循政治建设的一般规律;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法律化;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 杨明清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山东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述评被引量:3
- 2006年
- 20世纪60年代的山东社教运动是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实施的,但也体现出山东的一些特点。以往的研究大多比较简略。本文主要借助于档案资料,力图对其作较为具体的评述,并将运动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1963年3月前的组织发动阶段;1963年3月至1964年5月的点面展开、第一批试点和贯彻“双十条”阶段;1964年5月至1965年6月的第二批试点阶段;1965年7月至1966年9月的全面铺开阶段。
- 杨明清
- 关键词:社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