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林华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剖宫产
  • 2篇剖宫产术
  • 2篇分娩
  • 1篇用药
  • 1篇预防用
  • 1篇预防用药
  • 1篇孕妇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切口
  • 1篇术前
  • 1篇同时手术
  • 1篇剖宫产率
  • 1篇剖宫产术后
  • 1篇剖宫产术后切...
  • 1篇切口
  • 1篇切口感染
  • 1篇自然分娩
  • 1篇自然分娩率
  • 1篇课程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胡林华
  • 2篇叶俊花
  • 1篇徐鑫芬
  • 1篇王丽萍
  • 1篇梁峰冰
  • 1篇汤明华
  • 1篇潘巧玲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拉玛泽分娩课程培训效果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对孕妇实施拉玛泽课程培训的情况及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如何更好开展拉玛泽课程,让更多的孕妇了解拉玛泽的信息并从中受益,最终促进自然分娩,促进母婴健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0名参加过我院拉玛泽课程学习并已经分娩的产妇进行电话回访,共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86%。结果被调查对象剖宫产分娩率48.83%(包括试产后剖宫产和直接剖宫产),上课后有部分收获的孕妇占79.0%,非常有收获者占14.0%;上课后对减轻疼痛有帮助的孕妇占63.3%,非常有帮助的占23,3%,但孕妇上课获得丈夫的支持偏低,丈夫陪伴上课的占18.6%。结论目前的情况下,拉玛泽课程对孕妇的影响有限,因此课程需进一步开展,让更多的孕妇及家属都参与进来。另外助产士不应仅给孕妇传授拉玛泽分娩法的放松技巧,还要提供一些促进、支持自然分娩的护理措施,最终达到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
叶俊花徐鑫芬胡林华
关键词:孕妇分娩
分娩方式与待产时间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4
2008年
近年,全国各地特别是大城市的剖宫产率急剧上升,目前不少城市的剖宫产率已超过50%,与WHO提出的应将剖宫产率控制在15%以下高出3倍多。虽然剖宫产术已经成熟,但是剖宫产术导致的母婴风险远较自然分娩多,同时手术也造成了女性正常盆腔结构的破坏。为探讨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的有效措施,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住院待产188例的产妇资料,发现住院待产时间会明显影响剖宫产率,现报道如下。
胡林华叶俊花王丽萍潘巧玲
关键词:分娩方式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术同时手术大城市
预防用药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前预防用药对术后切口感染效果的影响,以期为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用药时机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产科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孕妇912例,按照数字表格法分为术前用药组与术后用药组各456例,两组均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用药组在术前30min静脉滴注头孢唑林,术后用药组在手术结束后30min之内静脉滴注头孢唑林,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前用药组为2.41%,术后用药组为5.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用药组术后体温≥38℃发生率7.89%,白细胞升高发生率10.53%,术后用药组分别为14.04%、1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用药组切口感染产妇病原菌培养阳性检出率63.64%,术后用药组阳性检出率84.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感染产妇切口局部分泌物或深部穿刺液细菌培养共检出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7.74%,革兰阳性菌占32.26%。结论剖宫产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术后用药效果更好。
胡林华梁峰冰汤明华宋抗抗
关键词:剖宫产术前预防用药切口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