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杰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腺癌
  • 1篇阴性
  • 1篇阴性乳腺癌
  • 1篇印戒细胞
  • 1篇印戒细胞癌
  • 1篇预后
  • 1篇预后模型
  • 1篇原发恶性
  • 1篇原发恶性肿瘤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三阴
  • 1篇三阴性乳腺癌
  • 1篇肿瘤
  • 1篇肿瘤临床
  • 1篇肿瘤临床病理
  • 1篇黏液
  • 1篇黏液腺癌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机构

  • 2篇浙江医院

作者

  • 2篇周娟娣
  • 2篇陈杰
  • 1篇谢尚闹
  • 1篇赵福光

传媒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铜死亡相关lncRNA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及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系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明确铜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预后价值及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系。方法 收集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收录的TNBC患者临床信息和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共表达分析筛选铜死亡相关lncRNA,通过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基于所构建的预后模型,将TNBC患者分为不同风险分组,利用功能富集、免疫浸润分析,评估不同分组患者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状态。结果 TCGA中筛选到TNBC铜死亡相关lncRNA 111个,Cox回归分析建立由MELTF-AS1、APTR、DHRS4-AS1、LINC02188和URB1-AS1等5个铜死亡相关lncRNA组成的TNBC预后模型。低风险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高风险组(P<0.05)。高风险组患者肿瘤组织中免疫抑制性细胞浸润增加。结论 基于铜死亡相关lncRNA所建立的预后模型可有效预测TNBC患者预后及评估肿瘤免疫微环境。
许春景郭旭陈杰马波周娟娣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预后模型
阑尾原发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阑尾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评估影响阑尾原发恶性肿瘤生存的预后因素,为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纳入了SEER数据库2004—2010年阑尾原发恶性肿瘤病例。根据WHO第四版阑尾肿瘤分类,将阑尾原发恶性肿瘤中的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纳入研究。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各组生存率之间的整体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Cox回归多变量分析预后与性别、年龄、种族、组织学类型、肿瘤侵犯程度的关系。结果 2004—2010年间,SEER数据库报道了3 967例阑尾恶性肿瘤,其中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有3 159例。校正年龄后的阑尾原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每0.7/100 000人。患者生存率与年龄成反比,非裔美国人的预后较其他人群更差。肿瘤侵犯程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各组织学类型中印戒细胞癌患者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比其他类型肿瘤更低(P<0.001)。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生存率则较好(P<0.01)。结论阑尾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因组织学类型而不同。种族、年龄、分期、组织学类型、肿瘤侵犯程度和肿瘤原发灶大小是阑尾原发恶性肿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赵福光周娟娣陈杰施宜均蔡远杰谢尚闹
关键词: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