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悦 作品数:16 被引量:88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酵母发酵物和接骨木莓对氧化应激诱导的巨噬细胞衰老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酵母发酵物(YF)和接骨木莓(EB)对氧化应激诱导的巨噬细胞衰老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利用H_(2)O_(2)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构建衰老模型,通过检测b-半乳糖苷酶(SA-b-Gal)活性、衰老相关蛋白P16、P21和P53表达以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评估YF、EB单独或联合处理(YFEB)对巨噬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采用SeahorseXF细胞能量代谢分析系统检测上述物质对细胞线粒体呼吸(OCR)和糖酵解(ECAR)的影响,比色法检测细胞内乳酸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组蛋白不同赖氨酸位点上的乳酸化修饰水平。RNA-seq与ChIP-seq联合分析鉴定H3K18la修饰调控的靶基因,并进行验证。结果YF、EB及YFEB预处理均能显著减弱H_(2)O_(2)诱导的巨噬细胞衰老表型,包括SA-b-Gal活性增强、衰老相关蛋白P16、P21和P53表达上调以及SASP因子(IL-6、IL-1b、CXCL-1和CXCL-3)分泌增加。H_(2)O_(2)处理导致细胞ECAR水平升高、OCR水平下降,并促进胞内乳酸累积和H3K18la修饰水平显著上升。YF、EB及YFEB处理均能有效逆转上述代谢异常,显著下调乳酸生成和H3K18la修饰水平。RNA-seq与ChIP-seq联合分析鉴定出1630个受H3K18la调控的靶基因,其中E2F转录因子2(E2f2)是受其调控的关键基因。YF、EB及YFEB处理均能显著恢复H_(2)O_(2)处理所致的E2f2表达下调;抑制E2f2表达后,YFEB对SA-b-Gal活性和P16、P21、P53表达的抑制作用则被显著减弱。结论YFEB通过调控H3K18la修饰促进E2f2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巨噬细胞衰老。 翁楠 沈楠 李俊阳 江木秀 陶悦 吴静关键词:表观遗传学 婴儿疑似百日咳的临床特征及病原比较分析 目的 了解婴儿疑似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病原种类,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24例年龄小于1岁临床疑似百日咳患儿采集鼻咽拭子或痰标本,通过FilmArr... 曹清 唐铭钰 李锦 赵瑞柯 陶悦病原宏基因组测序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34 2020年 基因测序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的两种方法之一,其检测原理区别于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在临床应用中有其优势及挑战。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NGS)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病原基因测序方法。mNGS对病原广覆盖的特点不但使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这类新发病原体的快速鉴定具有其他方法学无可比拟的优势,还可以同时为其他病原和混合感染的精准诊断提供依据。但另一方面,由于mNGS操作复杂、检测时间相对较长等原因,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上无法实现大范围推广、快速诊断的目的。因此,mNGS可与RT-PCR技术联合使用,实现优势互补。 陶悦 傅启华 莫茜关键词:冠状病毒属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核酸类 宏基因组学 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识别重症患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因流感样症状在我院就诊的病例,并经Xpert-Xpress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平台诊断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114例患儿,分为轻症甲型流感组(47例)和重症甲型流感组(均合并肺炎,67例),比较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特征。结果114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28∶1,年龄1个月12 d^12岁,中位年龄3.00(4.27)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分别占79.82%、68.42%、43.00%。混合感染率为24.56%,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率占前3位,分别为5.26%、4.39%、3.51%;混合细菌感染率为12.28%。重症甲型流感组患儿中位年龄1.00(3.58)岁,轻症甲型流感组为4.00(5.00)岁,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1,P<0.001);重症甲型流感组混合感染率为38.80%(26/67),轻症甲型流感组为4.26%(2/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P<0.001);重症甲型流感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中位数为2.64(3.37),轻症甲型流感组为1.17(2.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P=0.01)。结论小年龄儿童、发生混合感染、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患儿易进展为重症病例,Xpert-Xpress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系统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流感检测手段,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良好依据。 罗丽娟 曹清 陶悦 李璧如 胡肖伟关键词:儿童 甲型流感 重症 多重病原体核酸分子检测在儿童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评价多重病原体核酸分子检测在儿童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176例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疑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使用Film Array脑膜炎/脑炎多重病原体核酸联检技术(FA-M/E)检测患儿的脑脊液样本,与患儿临床症状和脑脊液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FA-M/E病毒检测阳性样本共34例,阳性率为19.32%(34/176)。34份FA-M/E病毒阳性样本中,最常见的为肠道病毒(27例,79.41%)。在不同变量组合中,所有脑脊液指标变量组合检测的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均<90%。FA-M/E病毒阳性和阴性患儿使用抗病毒药物的中位时间分别为4.5(0,8.5)d和2.6(0,2.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病原体分子检测技术能快速、敏感地检测病原体,提高临床诊断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能力。 朱阅 张巧珍 杜白露 赵瑞珂 陶悦 邓小霞 曹清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分子诊断 FilmArray脑炎/脑膜炎多重病原体核酸联检试剂盒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FilmArray脑炎/脑膜炎多重病原体核酸联检试剂盒(FilmArray ME Panel)在中国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45例疑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经腰椎穿刺获得的脑脊液标本,对所有患儿的脑脊液标本行培养的同时,行FilmArray ME Panel检测,比较脑脊液培养与FilmArray ME Panel检测的结果。结果:在145例患儿中,脑脊液培养阳性3例,阳性率2.1%;FilmArry ME Panel检测阳性30例,阳性率20.7%,明显高于脑脊液培养阳性率( χ^(2)=24.927, P<0.05)。在FilmArry ME Panel检测阳性的标本中,病毒阳性26例,占17.9%,其中肠道病毒(15.2%)是首要病原体。在142例脑脊液培养为阴性的标本中,FilmArray ME Panel检测阳性28例,占19.7%(28/142)。 结论:FilmArray ME Panel检测具有阳性率高,耗时短的特点,可实现病原学的快速诊断,且提高了病毒的检出率。 张巧珍 罗丽娟 王翠锦 陶悦 干驰 曹清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原体 分子诊断技术 82例流感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流感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为儿童流感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收治入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通过Filmarray平台检测确诊流感病毒感染的8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比较甲型流感(甲流)和乙型流感(乙流)患儿、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以及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患儿的各项临床特征。结果82例患儿年龄0.13~15岁,以<5岁者为主(73例,89.0%)。甲流47例(57.3%),乙流35例(42.7%)。病例春夏秋冬四季占比分别是35.3%、15.9%、15.9%、32.9%。基础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多(28例,34.1%)。25例(30.5%)患儿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在病程的第1~8天,中位天数(IQR)2.0(3.0)d加用奥司他韦治疗。13例(15.9%)患儿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夏季甲流、乙流发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47比1/35,χ^2=7.7,P<0.01)。重症肺炎及非重症肺炎患儿的基础疾病患病率(17/25比18/57,χ^2=9.4,P<0.01)、消化道症状出现率(10/25比6/57,χ^2=9.6,P<0.01)、PCT升高比例(8/23比8/56,χ^2=3.1,P<0.01)及奥司他韦应用时机[5.0(2.5)d比2.0(1.5)d,Z=-6.1,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机治疗组与非呼吸机治疗组甲流、乙流患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比36/33,χ^2=4.7,P<0.01)。结论Filmarray检测系统可快速准确地进行流感病毒感染的检测,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5岁以内儿童是流感易感人群。儿童流感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夏季以甲流为主。甲流、有基础疾病者、病程中出现消化道症状、PCT升高患儿更易进展为重症甚至需要呼吸机治疗。早期应用奥司他韦治疗可改善预后。 罗丽娟 曹清 赵瑞珂 陶悦 王薇关键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流行性感冒 分子诊断技术 重组人组蛋白H3和H4的表达纯化及其细胞毒性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细胞外组蛋白在脓毒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肺损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标准品,至今无法对患者体内的胞外组蛋白进行精确定量,导致在多种感染性疾病中无法根据血清组蛋白含量对疾病进行精确分级,也无法据此合理用药。同时,对患者体内胞外组蛋白精确定量也有助于确定细胞毒性机制研究的使用剂量。本研究用大肠杆菌表达单体变性组蛋白H3和H4,亲和纯化后用梯度稀释和透析方法,可以得到复性的组蛋白单体H3、H4以及H3/H4复合物。通过对蛋白质在纯化过程中稳定性的比较,发现H3/H4复合物较单体更为稳定。以该复合物(50μg/m L)处理HUVEC细胞,细胞存活率约为20%,与小牛胸腺组蛋白(200μg/m L)的毒性类似。该复合物引起的细胞毒性可被人血清白蛋白以浓度依赖的形式(0.625~10 mg/m L)缓解,提示其构象基本正确。因此,重组组蛋白H3/H4复合物可以作为精确定量组蛋白的标准品,对基于组蛋白含量的疾病分级和组蛋白毒性机制的研究均有应用价值。 朱明昂 陶悦 张小秦 曹清 莫茜关键词:人血清白蛋白 表达纯化 细胞毒性 脓毒症 PCR技术在病原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20年 传统病原菌检测方法如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等都存在耗时长、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等缺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病原菌检测技术的进步。该技术通过对病原菌特定基因片段进行指数级放大,进一步对扩增产物序列分析,可完成病原菌分类、鉴定,甚至提供抗生素耐药信息,不仅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还可将整个病原菌鉴定耗时缩减至一到两天甚至一个小时,对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高效快速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指导意义。 干驰 莫茜 陶悦关键词:病原菌检测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耐药 生化鉴定 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技术 PRPS1 I72位点突变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1(phosphoribosyl pyrophosphate synthetase 1,PRPS1)I72位点突变是否能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细胞对巯嘌呤类化学治疗(化疗)药物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6-MP)、6-硫代鸟嘌呤(6-thioguanine,6-TG)产生耐药性,并解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临床上已发现的PRPS1基因的各突变(I72F、R177S、V316L)和2个ALL细胞系(KOPN72bi和RS4;11)中存在的PRPS1基因突变(V208A、V289A)分别插入融合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载体pGV303中,用已证明的对巯嘌呤类化疗药耐药的PRPS1 A190T突变为阳性对照,对该类药不耐药的空载体pGV303(Vector)、PRPS1野生型(wild type,WT)及PRPS1 I72V突变为阴性对照。将上述构建好的载体瞬时转染入HEK-293T细胞(简称293T细胞)中,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RPS1各突变体在293T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药物敏感性实验检测并计算6-MP或6-TG对上述瞬转PRPS1各突变体的293T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随后,除PRPS1 I72F和I72V之外,将第72位异亮氨酸(isoleucine,I)变成其他氨基酸的多个突变即I72M、I72L、I72N、I72S、I72T分别插入载体pGV303中,瞬时转染入293T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药物敏感性实验检测各突变体在293T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情况以及6-MP或6-TG的IC_(50)。采用慢病毒感染法将PRPS1 WT、I72F、I72V、A190T及载体pGV303感染REH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GFP阳性细胞以获得PRPS1各突变体稳定表达的细胞,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药物敏感性实验检测各突变体在REH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情况以及6-MP或6-TG的IC_(50),用以验证293T细胞获得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采用AnnexinⅤ/DAPI双染法评估各REH细胞系的凋亡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REH细胞系的DNA损伤相关蛋白[S139位点磷酸化的组蛋白H2AX(phosphorylated H2AX-S139 崔芷嫣 陈尧 陶悦 陶悦 李慧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巯嘌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