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早期肠内营养
  • 2篇肠内
  • 2篇肠内营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血清白蛋白水...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胰腺炎治疗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估
  • 1篇术后
  • 1篇凝血

机构

  • 4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杨谦
  • 2篇王鑫
  • 2篇房霞
  • 1篇黄志超
  • 1篇管运英
  • 1篇曹虎
  • 1篇李雯燕
  • 1篇郎曼

传媒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柴芍承气汤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选择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缩短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红星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α组和β组,每组39例。α组患者选择早期肠内营养治疗,β组选择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症状改善优良率,体质量指数(BMI)、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值、平均住院时间。结果β组症状改善优良率高于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β组营养指标BMI、PA水平值,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均高于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房霞撒青王鑫王瑞华杨谦李雯燕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柴芍承气汤住院时间
心脑血管疾病预后评估中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分析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择取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所选研究对象均实施凝血功能检验,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并按照预后评估结果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病残组,对两组的凝血功能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内皮素-1、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血栓调节蛋白、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均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内皮素-1、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血栓调节蛋白、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均高于病残组,P<0.05。结论: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凝血功能检验可以有效评估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临床价值显著。
杨谦杨永华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预后评估
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方式及价值探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预防控制方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肺结核患者66例。研究组进行针对性预防与控制策略,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的肺结核发病知识掌握情况、病情控制时间、肺结核控制效果差异显著,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更有优势(P<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中,实施针对性预防与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病情状况,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认知度,促使患者疾病好转。
郎曼黄志超杨谦
关键词:肺结核控制策略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对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改善评价
2023年
分析胃癌手术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 此次研究选取起始于2018年1月,终止于2021年12月,期间我院共计收治胃癌手术的患者68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纳入34例,余下34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运用肠外营养,观察组运用早期肠外与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肌酐、尿素氮以及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53.54±7.55)h、住院时间(10.21±3.54)d、营养支持时间(5.34±2.19)d较对照组排气时间(76.54±3.98)h、住院时间(15.24±2.22)d、营养支持时间(8.54±2.17)d更短(P<0.05);观察组总蛋白(65.54±9.56)g/L、前白蛋白(254.87±10.64)mg/L清蛋白:(34.55±6.25)g/L较对照组总蛋白(51.54±4.25)g/L、前白蛋白(200.54±10.87)mg/L、清蛋白(28.54±4.74)g/L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为两例,其中包含了一例腹胀以及一例腹泻,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为七例,包含了两例腹胀,一例呕吐,两例腹泻以及两例误吸,总发生率为20.59%(7/34);2组比较,P<0.05;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肌酐(70.59±5.19)μmol/l、尿素氮(5.49±1.03)mmol/l以及淋巴细胞计数(1.27±0.21)×109/L较对照组肌酐(67.49±12.15)μmol/l、尿素氮(5.35±1.05)mmol/l以及淋巴细胞计数(1.84±0.62)×109/L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 运用该种治疗方式杜奕雨胃肠手术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对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可应用推广,表现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房霞王鑫管运英杨谦曹虎
关键词:胃癌早期肠内营养血清白蛋白水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