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红菊

作品数:19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心脏
  • 3篇安全性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病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脏起搏
  • 2篇血压
  • 2篇药物
  • 2篇抑郁
  • 2篇用药
  • 2篇起搏
  • 2篇人工心脏
  • 2篇人工心脏起搏
  • 2篇稳定性
  • 2篇细胞
  • 2篇细菌感染
  • 2篇活质量
  • 2篇肌病
  • 2篇焦虑

机构

  • 11篇桑植县人民医...
  • 7篇吉首大学第一...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8篇向红菊
  • 6篇王福军
  • 5篇刘华玉
  • 4篇罗亚雄
  • 3篇石翔
  • 3篇李健和
  • 2篇易利丹
  • 2篇黄翠娥
  • 1篇张凤英
  • 1篇邱细敏
  • 1篇胡焰
  • 1篇江爱
  • 1篇黎银波
  • 1篇谷志余
  • 1篇彭六保
  • 1篇王霞
  • 1篇王琼
  • 1篇陈月英

传媒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中南药学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江苏实用心电...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努力提高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被引量:1
2015年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一直以来被定义为长期存在的心动过速损害左室功能,并导致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当患者的心率得到控制或快速性心律失常被纠正后,心功能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复,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随着心脏电生理的发展,人们发现能根治的心律失常种类越来越多,且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都能引起心肌病。因此,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概念已发展和变化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概念。而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引发机制不同,主要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王福军罗亚雄向红菊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肌病射频消融人工心脏起搏心脏再同步化
心动过缓性心肌病被引量:2
2015年
不仅持续性或反复性心动过速可引发心肌病,持久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引起心肌病。心动过缓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心室舒张期显著延长、容量负荷过重、房室顺序收缩丧失、心室激动顺序改变、心室收缩不均一、心肌灌注不足等因素有关。诊断主要依据心动过缓病史、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主要治疗措施为心脏起搏器(特别是三腔起搏器)治疗,治疗后心功能可恢复正常。
向红菊詹洪吉王福军
关键词:心动过缓心肌病心力衰竭人工心脏起搏
较小剂量柔红霉素诱导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较小剂量柔红霉素(DNR)诱导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缓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DA化疗方案,治疗组患者柔红霉素采用较小剂量30mg/(m2·d),对照组患者柔红霉素采用标准剂量45mg/(m2·d),随访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感染、胃肠道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16例,缓解率为40%,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18例,缓解率为45%,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11例,占28%,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18例,占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小剂量柔红霉素诱导老年AML,疗效满意,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刘华玉向红菊
关键词:柔红霉素临床疗效
Wellens综合征一例报道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报道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Wellens综合征患者,通过对其临床、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的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说明了该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相关检查结果的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Wellens综合征心电图T波改变的认识,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陈月英罗亚雄向红菊王福军
关键词:WELLENS综合征冠心病心电描记术
尼扎替丁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质量控制、稳定性及安全性考察
2013年
目的 制备尼扎替丁氯化钠注射液,建立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 优化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并进行性状、鉴别、检查等质量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尼扎替丁含量,滴定法测定氯化钠含量,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并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结果 尼扎替丁在0.55~1.31m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44%。恒温加速试验6个月和长期留样试验12个月,其性状、pH值、溶液颜色、有关物质、不溶性微粒、无菌、内毒素、主药含量等均未见明显改变,安全性良好。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用药安全。
黄道望向红菊王琼江爱邱细敏李健和
关键词:稳定性安全性
注射用尼扎替丁的研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制备注射用尼扎替丁,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优化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进行性状、鉴别、检查等质量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尼扎替丁的含量,并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采用血管刺激性试验、溶血性试验以及过敏性试验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结果确定了每支含主药尼扎替丁100 mg和辅料甘露醇50 mg的处方,尼扎替丁在0.571-1.331 m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39%。恒温加速试验6个月和长期留样试验12个月,其性状、pH值、有关物质、可见异物、干燥失重、含量等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用药安全。
向红菊李健和易利丹黎银波
关键词:尼扎替丁稳定性安全性
关于PCI术后NCCLs的病变进展与炎症因子、危险因素的研究
2025年
随着冠脉介入治疗技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术后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凝药物的广泛使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的临床预后得到显著改善,CHD相关的并发症也显著降低。然而,PCI术后非罪犯血管(non-culprit coronary lesions, NCCLs)病变进展的问题,仍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率和预后的重要挑战。因此,深入探讨和解决NCCLs病变进展的机制、病理生理过程、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对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研究价值。With the advanc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techniques, along 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novel antiplatelet and anticoagulant agents postoperatively, the clinical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incidence of CHD-related complications has markedly decreased. However, the progression of non-culprit coronary lesions (NCCLs) after PCI remains a critical challenge affecting long-term survival and prognosis. Therefor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mechanisms,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CCLs progressio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holds significant clinical and research value for further improving patient outcomes and reducing mortality rates.
张国栋伍岳向红菊
关键词: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
氟西汀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氟西汀与降压药联合应用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08-10-2011-10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100例,其中男39例,女61例,年龄(58.9±10.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给予后述降压药治疗)和观察组(依那普利5mg,2次/d和吲达帕胺2.5mg,1次/d,如有药物不良反应则改用氨氯地平5mg,1次/d或尼群地平10mg,3次/d,同时给予氟西汀20mg,早晨服1次),每组50例,治疗8周。疗程结束时观察血压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3月后采用"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但对照组未能降到高血压治疗目标值。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136.0±4.0)比(155.0±3.2)mmHg]和舒张压[(79.0±3.1)比(92.0±1.5)mmHg]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降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比64%,P<0.01)。治疗后观察组SAS(38.9±9.1比54.6±7.6)和SDS(37.9±9.1比58.8±10.6)评分均降低(均P<0.01),而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问卷"的体力状况、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的得分均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高血压伴焦虑、抑郁者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福军向红菊石翔罗亚雄
关键词:高血压焦虑抑郁氟西汀
我院2005年度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向红菊张凤英
关键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门急诊医院质量管理病人为中心
2种给药方案治疗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2种用药方案治疗高血压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依那普利组(A组)、贝那普利组(B组),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治疗成本分别为40.32元、113.68元;有效率分别为76.67%、78.33%。结论 A组方案较经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向红菊刘华玉黄翠娥
关键词:高血压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成本-效果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