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3篇手术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损伤
  • 2篇康复
  • 1篇蛋白
  • 1篇动力学影响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支持
  • 1篇血清
  • 1篇血清Β2-微...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左氧氟沙...
  • 1篇眼针
  • 1篇氧氟沙星
  • 1篇预见性护理
  • 1篇沙星
  • 1篇受性
  • 1篇疼痛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26...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25...

作者

  • 9篇邬宏
  • 2篇陈惠珍
  • 2篇巴明
  • 1篇王红岩
  • 1篇徐斌荣
  • 1篇李晓燕
  • 1篇王晓静
  • 1篇赵丽萍
  • 1篇房晓宇
  • 1篇时林飞
  • 1篇冯双
  • 1篇陈惠珍
  • 1篇王红岩
  • 1篇潘莉
  • 1篇刘爱华
  • 1篇李立青
  • 1篇王秀丽

传媒

  • 3篇现代护理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重症颅脑损伤脑疝前兆脑肿胀病人的护理
2001年
巴明陈惠珍邬宏徐斌荣王红岩
关键词:颅脑损伤护理
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G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在各种肝病的鉴别诊断中是否具有重要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60例正常体检者和108例肝病患者血清中的β2-MG含量,其中肝炎39例、肝癌28例、肝硬化22例及肝血管瘤19例。统计分析各组间β2-MG水平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四种肝病组β2-M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它们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癌组血清G2-MG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肝病组,肝硬化组血清β2-MG水平高于肝炎组和肝血管瘤组(P〈0.05)。肝炎组和肝血管瘤组之间β2-M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β2-MG水平测定有助于肝癌、肝硬化、肝血管瘤和肝炎的鉴别诊断。
李立青邬宏潘莉王秀丽刘爱华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肝脏疾病
重型颅脑损伤管饲膳食并发症护理与预防对策被引量:4
2001年
邬宏陈惠珍巴明王红岩
关键词:颅脑损伤管饲膳食并发症护理
鼻内镜手术对循环动力学影响及心理支持护理被引量:1
2013年
鼻内镜手术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项新的微创手术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大、术野广阔、可彻底清除鼻窦内隐蔽部分的病变等优点[1]。但由于患者对手术的认知不充分和对手术的恐惧和紧张,可导致循环动力学的改变[2]。2009年2—7月本院对30例鼻息肉、副鼻窦炎住院患者行局麻下鼻内镜手术,观察该手术对循环动力学的影响,并针对其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等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赵丽萍邬宏
关键词:鼻内镜心理支持护理
ICU中精神病患者的躯体疾病类型及护理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ICU中精神病患者的躯体疾病类型及护理。方法:以ICU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为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ICU中精神病患者所患躯体疾病以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疾病为多,精神疾病以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老年性精神病、抑郁症为多,根据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疾病特点采取个性化护理。结论:ICU中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和躯体疾病类型多样,需开展个性化护理。
李晓燕王晓静邬宏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躯体疾病护理
鼻腔术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观察及护理干预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观察鼻腔术后不同患者对头痛、头晕、咽干痛及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的耐受性,分析影响耐受性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筛选鼻腔局麻手术和鼻内窥镜手术、鼻腔填充油纱条、无其他并发症的患者。通过对使用和不使用止痛药患者的耐受性及P、R、Bp变化的观察,分析其影响耐受性的相关因素。结果鼻腔手术后疼痛的耐受性与鼻腔的解剖特点、个体差异(文化背景、社会层次、性格、年龄)有关。结论根据患者对疼痛耐受力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干预,合理使用药物和物理方法止痛,可增加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
邬宏陈惠珍
关键词:鼻腔手术疼痛耐受性护理干预
腹部手术全麻时间对康复的影响及预见性护理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腹部全麻时间对术后康复的影响及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评量表对70例腹部手术行全麻患者按时间长短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各项康复指标进行观察和对照。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术后对呼吸、循环、消化等生理功能恢复及术后自主活动恢复比实验组的患者差(p〈0.05)。结论手术麻醉时间延长可影响患者自主生理功能的恢复。
邬宏冯双
关键词:腹部手术康复护理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被引量:4
2011年
盐酸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属氟喹诺酮类合成抗生素,它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引起临床的重视,现综述如下.
时林飞邬宏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细菌DNA左旋异构体氟喹诺酮类抗菌谱广抗菌作用
眼针在脑卒中偏瘫初期康复治疗中诱发肌力的作用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眼针在脑卒中偏瘫初期康复治疗中诱发肌力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眼针治疗;5次后观察两组按照3级肌力要领分别抬高上肢和下肢以诱发患肢肌力的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3例,占55.0%;有效19例,占31.7%;无效8例,占13.3%;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显效17例,占28.3%;有效15例,占25.0%;无效28例,占46.7%;总有效率为5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眼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诱发肌力出现具有"即刻"效应,是偏瘫初期诱发患侧肌力值得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能够为早期康复训练奠定基础。
房晓宇邬宏闫婷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眼针康复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