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伟雄

作品数:27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老年
  • 6篇住院
  • 6篇超声
  • 5篇肾镜
  • 5篇结石
  • 5篇经皮肾镜
  • 4篇血压
  • 4篇肾结石
  • 4篇碎石
  • 4篇碎石术
  • 4篇气压弹道
  • 4篇气压弹道联合...
  • 4篇住院老年
  • 4篇老年人
  • 4篇超声碎石
  • 3篇低血压
  • 3篇社会支持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偏相关

机构

  • 12篇广东医学院附...
  • 9篇解放军第18...
  • 3篇解放军181...
  • 2篇解放军第一八...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6篇唐伟雄
  • 12篇卢水焕
  • 12篇刘学员
  • 9篇唐慧明
  • 9篇叶木石
  • 7篇黄心元
  • 7篇周锦池
  • 6篇李水晴
  • 6篇田焕书
  • 6篇黄兴端
  • 6篇柳建军
  • 4篇黄木春
  • 4篇赵蕾
  • 3篇吴宏
  • 3篇吴舟
  • 3篇林仁生
  • 3篇李静
  • 3篇李贤卓
  • 3篇冯湛华
  • 2篇扬惠娟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中华保健医学...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药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龄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成功1例
2013年
患者,男,90岁,军队离休干部。因头晕、视物旋转、呕吐、口角歪斜、行走不稳0.5h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腔隙性脑梗死病史。于0.5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口角左歪、吐词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查体:T 36.6℃,P 75次/min,BP 192/85 mmHg,R 20次/min,神志清楚,反应迟钝,构音障碍,右侧瞳孔约2 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瞳孔约2.5 mm(白内障术后),对光反射消失。视物不清,右侧额纹消失,右眼睑闭合不全,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左歪,伸舌困难,右侧鼓腮吹气不能,会厌反射消失。
唐伟雄卢水焕刘学员
关键词:超高龄小脑梗死静脉溶栓
经直肠高频B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直肠高频B超(TRUS)对前列腺疾病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采用TRUS进行诊断的4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TRUS估测前列腺及移行区的横径、纵径、前后径及重量与术后实际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BPH患者TRUS诊断符合率为96.88%,前列腺癌患者TRUS诊断符合率为87.50%。声像所见BPH者前列腺大多切面形态饱满,内外腺之间有强回声,内腺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增生结节,部分显示有结石、小囊性暗区;前列腺癌者多数表现为前列腺形态不对称、包膜连续性中断,呈不规则的低回声型,部分可见等回声及强弱不均的混合性回声,部分可见膀胱颈、三角区及精囊受累征象。结论经直肠高频B超检查诊断前列腺疾病准确性高,诊断价值较大,值得应用。
唐伟雄叶木石田焕书
关键词:前列腺疾病
社会支持与年龄及病情对住院老年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及年龄、病情对住院老年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流式细胞仪,对225例住院老年男性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T淋巴细胞(CD3+)与年龄呈负相关,自然杀伤细胞(CD56+)与年龄呈正相关,CD3+、辅助T淋巴细胞(CD4+)、CD56+、B淋巴细胞(CD19+)、淋巴细胞(Lc)与病情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主观支持进入CD4+、Lc的逐步回归方程;主观支持的家庭成员项进入CD4+、主观支持的同事项进入CD19+、主观支持的朋友项进入Lc的逐步回归方程;社会支持利用的烦恼倾诉项进入CD3+、CD4+的逐步回归方程。结论年龄、病情与CD3+、CD4+、CD19+、CD56+相关,社会支持可能与住院老年患者的CD4+、CD19+等淋巴细胞亚群有关,烦恼倾诉能提高患者的CD3+、CD4+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刘学员黄心元李莉周锦池王大水唐伟雄唐慧明李静卢水焕李水晴
关键词:住院患者社会支持淋巴细胞亚群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精索静脉曲张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精索静脉曲张(V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VC患者(观察组)及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采用MyLab2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精索静脉检测,观察2组受检者在平静呼吸及Valsalva试验时精索内静脉内径(DV)、反流持续时间(TR)及最大反流速度(Vmax)的变化,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VCⅠ型14例,Ⅱ型23例,Ⅲ型8例。二维超声显示阴囊根部精索内呈蜂窝样结构;彩色多普勒显示蜂窝样结构内可见红蓝相间的静脉血流彩色信号,TR>1 s。Valsalva试验管腔呈内径增宽征象。观察组在平静呼吸及Valsalva试验时DV、TR及V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对VC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唐伟雄吴舟叶木石田焕书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诱发心律失常68例报告被引量:9
2007年
低血糖反应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临床急症。本文报告了6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诱发的心律失常,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临床诊疗工作有所启发。
李贤卓卢水焕唐伟雄肖福生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症心律失常老年人
社会支持与住院老年人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住院老年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流式细胞仪对165例住院老年男性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CD 3+与年龄呈负相关(r=-0.169,P=0.030),CD 4+、L c与病情呈负相关(r=-0.167,-0.209;P=0.032,0.007);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社会支持总分进入CD 4+、CD 4+/CD 8+的逐步回归方程(r=0.232,0.169;F=4.432,4.816;P=0.037,0.030);主观支持进入CD 4+、CD 4+/CD 8+、L c的逐步回归方程(r=0.252,0.209,0.269;F=6.129,7.462,5.003;P=0.014,0.007,0.027);主观支持的家庭成员进入CD 4+、CD 4+/CD 8+、朋友进入L c的逐步回归方程(r=0.299,0.216,0.283;F=9.398,7.955,6.409;P=0.003,0.005,0.012);社会支持利用的烦恼倾诉进入CD 4+的逐步回归方程(r=0.226,F=3.919,P=0.049)。结论社会支持与住院老年人的细胞免疫有关,烦恼倾诉能提高患者的T淋巴细胞水平。
刘学员张万峰周锦池黄心元李静唐伟雄唐慧明李水晴
关键词:住院患者老年人社会支持T淋巴细胞亚群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75例心电图变异分析
既往有关老年DM低血糖反应的心电图变异报告较少,且多为个案报道。本文对1970年6月1日-2004年4月30日间住院老年DM低血糖反应患者EC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观察分析老年DM低血糖反应中的ECG表现有助于...
李贤卓唐伟雄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心电图
文献传递
IVU、CTU与MRU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UPJO)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静脉尿路造影(IVU)、CT尿路造影(CTU)与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UPJO)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112例术前行不同影像学检查的UPJ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IVU组28例,CTU组29例,MRU组31例,普通CT组24例,比较各诊断方法对UPJO诊断的符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以术中所见和病理结果作为依据,判断术前影像检查的准确率。IVU组定位诊断准确率82.1%(23/28),CTU组准确率86.2%(25/29),MRU组的准确率为90.3%(28/31),普通CT组的准确率54.2%(13/24)。IVU组、CTU组与MRU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CT组与其余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U、CTU与MRU对UPJO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普通CT诊断,可作为UPJO诊疗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唐伟雄叶木石田焕书
关键词:IVUCTUMRUCT诊断
颈动脉彩超在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检测在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就诊的非糖尿病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检测,评价检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右侧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硬斑、软斑、扁平斑、复合斑及斑块总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彩超声检测在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巨大,值得应用。
唐伟雄吴舟叶木石田焕书
关键词:颈动脉病变彩超2型糖尿病
高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动态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高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变化趋势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高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此次脓毒症终点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治疗前以序贯器官衰竭估计量表(SOFA)对患者进行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6 d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各时间点2组凝血参数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高龄脓毒症患者病死率58.18%。生存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参数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死亡组患者治疗2、4 d时PLT下降,PT、APTT均延长,治疗6 d时APTT延长(P〈0.05)。2组治疗前各凝血指标无差异(P〉0.05),与生存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死亡组患者在治疗2 d时PT显著延长,治疗4 d时PT、APTT显著延长;治疗6 d时PT、APTT、TT显著延长(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T在治疗2 d(OR=3.957,95%CI:1.006~2.386,P〈0.05)、6d(OR=4.159,95%CI:1.036~6.025,P〈0.05)均是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变化趋势与预后有关,PT是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动态监测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卢水焕唐伟雄蔡质梅刘学员
关键词:高龄脓毒症凝血紊乱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