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测定在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dO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合并肺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所有患者入院当时抽血检测PCT、C反应蛋白(C reactionpmtein,CRP)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水平,同时行痰培养、胸片等检查。结果:PCT在肺部感染组尤其痰培养阳性患者升高明显,浓度高于0.5ng/ml,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敏感性为97%,均高于CRP和WBC。结论:PCT可以作为判断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的早期指标,而且可以反映病情程度。
- 王佐岩尚晓霞李佳慕丽娜彭翠兰
- 关键词:降钙素原肺部感染
- 肺功能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将肺功能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以该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38例慢阻肺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耐力、肺功能及呼吸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情况明显更佳,且肺功能、呼吸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加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改善其肺功能、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从而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 李佳李翠娟姜伟红银翠荣唐颖
- 关键词:慢阻肺肺功能
-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症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症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研究,分析采用比索洛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8年10月入院治疗的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症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探究其心率改变和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疗效为92.86%;参照组患者临床总疗效为64.59%,即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的肺功能指标明显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较,比索洛尔的应用起到了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且对患者的肺功能影响较小,可展开临床推广和应用。
- 李佳
- 关键词:比索洛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应用电子支气管镜诊断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22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播。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免费治疗政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肺结核患者受益,典型的肺结核患者很容易诊断,但是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很困难,
- 何平唐颖刘金丽王春波尚晓霞李佳鹿翠香
- 关键词: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结核诊断电子支气管镜肺部感染性疾病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疗及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外周中嗜酸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中的价值以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EOS%),将这些病例分为两组。A组:EOS%≤2%,100例,B组:EOS%>2%,200例。分析两组中不同分级的COPD患者所占比例,所有受试者均采静脉血2 ml,通过UniCAP100全自动荧光检测系统对其静脉血进行血嗜酸细胞含量测定。结果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和住院天数比较,A组患者NLR水平低于B组,A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B组(P<0.05);A组患者出院后1年死亡率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 EOS%≤2%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NLR水平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出院后1年死亡率低表示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可能作为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指标。
- 尚晓霞刘金丽李佳王春波唐颖慕丽娜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分析
- 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析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11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5例。给予参照组布地奈德治疗,给予研究组患儿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情况、临床症状缓解、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36%,参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8.18%,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儿;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儿;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加快患儿的恢复时间,并且副作用较小,安全性高。
- 刘金丽唐颖王春波杨立春李佳尚晓霞
- 关键词:复方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
- 针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2018年
- 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呼吸内科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n=41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工作,进而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FEVI(2.98±0.56)L、FEVI%(60.11±6.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FEVI(1.72±0.24)L、FEVI%(48.45±5.01)%,并且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血清IL-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在对呼吸内科患者使用上腺皮质激素进行疾病的治疗之后,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和血清IL-12的变化情况有了显著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李佳王春波尚晓霞刘金丽唐颖慕丽娜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激素呼吸内科
-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继发缺血性脑损害、脑梗死的发生 ,并将我院 1997年 7月~ 2 0 0 1年 3月住院的 15 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方法 对 15 7例脑出血患者及随机抽取同期 5 0例住院脑梗死患者 ,于入院当日、术后第 5天及第 2 8天复查头部CT ,并将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于入院当日、第 10天、第 2 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评分 ,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4周后 15 7例脑出血患者脑梗死占 2 8.6 6 % ,对照组 2 % ,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脑出血后不仅有出血性损害 ,同时还存在缺血性脑损害 。
- 惠凯袁玉英王树祥刘少清王继阳周勇邵建平白焱李佳
- 关键词:脑出血局部脑血流量脑梗死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微小RNA-181a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微小RNA(miRNA)-181a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COPD组,1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miRNA-181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8]的水平。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稳定期COPD患者miRNA-181a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稳定期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患者外周血miRNA-181a的表达水平降低,血清TNF-α、IL-1β、IL-6、IL-8、IL-18的水平升高(均P<0.05)。COPD组miRNA-181a表达水平与TNF-α、IL-1β、IL-6、IL-8、IL-18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NA-181a低表达的COPD患者,以及TNF-α、IL-1β、IL-6、IL-8、IL-18低水平的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累积发生率和累积病死率更高(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NA-181a、TNF-α、IL-6是COPD组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miRNA-181a、IL-6、IL-18是COPD组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外周血miRNA-181a表达水平降低,其可负调控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且是稳定期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和死亡的影响因素。
- 李翠娟唐颖彭翠兰慕丽娜杨雪王春波李佳王琳琳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促炎细胞因子预后
-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病原及其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 2018年
- 分析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病原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1例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部真菌感染的呼吸内科患者,按照其用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采取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和实验组51例(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治疗,观察患者感染病原及治疗效果。结果:选取的101例患者中,有89例患者存在基础性疾病病状,有糖尿病、肺间质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炎症等;诱发因素: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放化疗、长时间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病原多样,有白色念珠菌感染、曲霉菌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光滑念珠菌感染,其中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所占比例较高;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低于实验组患者(X2=9.8517 P=0.0002)。结论:对于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采用氟康唑进行对应的抗真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李佳唐颖刘金丽尚晓霞王春波彭翠兰
-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