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祥栋
-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1947-1949年历史转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高潮的内外条件、主要成果和基本经验被引量:1
- 2016年
- 1947-1949年,在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和革命者进行了深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集中涌现出大量的创新成果,形成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高潮,为新中国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经验,凝炼了珍贵的发展方略。
- 翁祥栋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政治文化视角下报刊时评的功能解析
- 2011年
- 大众传媒和政府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近年来,报刊对政府执政方式和行政行为的评论逐渐增多。作为舆论监督的工具,报刊时评对促进政府执政理念的贯彻意义重大。从长远的制度建设来看,它有利于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逐步发挥其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因此,政治文化的视角下解读报刊时评的功能就成为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关键步骤。
- 王强强翁祥栋
- 关键词:政治文化
- 毕业生就业类型及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刍议——以山东大学为例
- 2013年
- 本文通过山东大学近五年的“就业寻访”资料,总结分析了毕业生的行动指向型、区域指向型、感恩归根型、开拓创新型、观望犹豫型等五种就业类型。同时提出从全程化就业指导、多形式咨询指导、多渠道信息指导、多实践技能指导、扶持创业指导等方面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 张洁翁祥栋
- 关键词:高校就业类型就业指导模式
- 协调、整合、调试——高校校园就业文化的培育路径被引量:1
- 2011年
-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迫在眉睫。但不同高校之间的就业形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别,造成就业形势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能体现高校之间就业差异的就是就业文化,其影响因素多元。随着高校治理结构的式微而不断变化,研究高校就业文化的培育路径,可作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阶段工作,也是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长久之计。
- 王强强翁祥栋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校治理结构
- 大学生就业管理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就业市场上大学生的供需比例发生持续变化,虽然我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并且创造了数量庞大的就业岗位,但是经受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阵痛,大学生就业难依...
- 翁祥栋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管理政府行为教育改革公共政策
- 文献传递
- 《费尔巴哈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当代构建被引量:1
- 2015年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思潮、文化激流互相涌动、碰撞,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找寻思想政治领域话语权的法理依据,真正从理论到实践层面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题中之义。以《费尔巴哈论》为理论指导,探讨其当代构建,对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意识,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构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翁祥栋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立场的探索与启示
- 2021年
-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创立理论之时,就将人民群众作为理论服务的主体,作为立论的根本依据,强调从人民群众出发建立理论。新中国成立前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集体以人民群众的要求为标准和依据,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能够真正承担起代表人民群众执政的历史重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坚定选择和必须坚守的根本原则,更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的正确道路,对于当前的理论创新工作具有指引和启发意义。
- 翁祥栋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