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坚 作品数:14 被引量:66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益肺汤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3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益肺汤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从而为中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积累经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病理诊断明确,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气阴两虚、痰瘀毒结型Ⅲb... 周坚 蒋益兰关键词:吉非替尼 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中药肺复方治疗中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初步评价中药肺复方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120例,分为治疗组(中药肺复方组)和对照组(化疗+中药组)各60例.两组均4周为一周期,连续治疗两... 蒋益兰 潘敏求 蔡美 李琳霈 周坚 刘伟关键词:老年肺癌 肺复方 中药治疗 固肺消积饮联合GP方案对肺癌患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固肺消积饮联合GP方案(顺铂+吉西他滨)对肺癌患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18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应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GP方案组和联合组。GP方案组给予GP方案进行治疗,联合组加用固肺消积饮进行治疗。评估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分析治疗前后的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4.75%(50/59)和100.00%(59/59),显著高于GP方案组的62.71%(37/59)和88.13%(52/59),bFGF和VEGF水平显著低于GP方案组,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GP方案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固肺消积饮联合GP方案对肺癌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明显降低bFGF和VEGF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周坚 陈思勤关键词:肺癌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华蟾素胶囊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AFP(alpha-fetoprotein,甲胎蛋白)、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就诊的126例肝细胞癌患者,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3)给予索拉非尼治疗,观察组(n=63)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华蟾素胶囊治疗。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以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EGF、AFP以及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pecific growth factor,TSCF)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s cor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30,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华蟾素胶囊与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章茜 周坚 王容容 陈茂 毛婷彧关键词:索拉非尼 肝细胞癌 临床疗效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RFA对大肝癌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大肝癌采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独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TACE联合RFA治疗。比较观察2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水平均有效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肝癌采取TACE联合RFA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周坚 陈思勤 章茜 王其美关键词:免疫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 大肝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皮射频消融术 莪术二酮通过VEGF/VEGFR2信号通路对肝癌HepG2细胞微环境下HHSEC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莪术二酮对肝癌HepG2细胞微环境下的人肝窦内皮细胞(human hepatic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HHSEC)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5%、1%、2%、4%、8%)的HepG2细胞上清液处理HHSEC后的细胞增殖率;HHSEC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及莪术二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M199培养基、含1μg/L顺铂注射液的M199培养基、0.5、1、2μg/L浓度的莪术二酮工作液培养。应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莪术二酮干预后HHSEC内的VEGF、VEGFR2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2%、4%及8%的HepG2细胞上清液可促进HHSEC的增殖(P<0.05);在4%HepG2细胞上清液作用下,0.5、1、2μg/L莪术二酮均可抑制HepG2细胞上清液对HHSEC的增殖作用(P<0.05),随着浓度的增加,HHSEC增殖率降低明显,不同浓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epG2细胞微环境下,与空白组相比,莪术二酮高剂量组HHSEC中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莪术二酮中、高剂量组VEGF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莪术二酮对HepG2细胞微环境下的HHSEC具有抗增殖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epG2细胞微环境下HHSEC中VEGF和VEGFR2的表达有关。 曹如柔 周坚 王其美 章茜 王容容 陈茂关键词:肝癌 莪术二酮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40例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NSCLC伴恶性胸腔积液脾虚痰湿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洛铂加注射用香菇多糖胸腔灌注联合深部热疗治疗,对照组单用洛铂胸腔灌注联合深部热疗治疗,比较2组肿瘤客观疗效及胸水疗效。结果:肿瘤客观疗效比较,有效率2组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胸水疗效治疗组为85. 0%,对照组为60. 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洛铂加注射用香菇多糖胸腔灌注联合深部热疗治疗晚期NSCLC伴恶性胸腔积液脾虚痰湿证疗效确切,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洛铂胸腔灌注联合深部热疗,值得临床推广。 周坚 陈思勤 王容容 章茜 陈茂 杨静 王其美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中西医结合治疗 洛铂 香菇多糖 胸腔灌注 臭牡丹总黄酮抑制小鼠Lewis肺癌实体瘤及其与p53、bcl-2、bax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臭牡丹总黄酮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与p53、bcl-2、bax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取近交系雄性C57BL/6小鼠50只,造模,将造模成功的Lewis肺癌小鼠4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顺铂组,臭牡丹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另取10只无瘤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给药,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01 m L/g,连续14 d;顺铂组给予顺铂0.4mg/kg连续5 d;臭牡丹高、低剂量组分别予臭牡丹总黄酮提取物0.6 g/kg、0.3 g/(kg·d),连续14 d。给药结束后次日处死小鼠,称取瘤重,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p53、bcl-2及ba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对瘤重影响:4组瘤重结果如下(±s):模型组(4.70+1.29)g、顺铂组(2.24+0.68)g、总黄酮高剂量组(3.26±1.06)g、总黄酮低剂量组(3.99±1.31)g;其中顺铂组、总黄酮高剂量组瘤重低于模型组(P<0.05),并且该2组瘤重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抑制率:顺铂组:53.4%;臭牡丹总黄酮高剂量组:30.6%,臭牡丹总黄酮低剂量组:15.1%。3)对基因表达影响:臭牡丹总黄酮高、低剂量组皆能上调p53和bax mRNA表达(高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P<0.05);顺铂组能下调bcl-2(P<0.05)及上调bax mRNA表达(P<0.01)。结论:臭牡丹总黄酮能够改善Lewis肺癌小鼠生存状况,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并且其抑制肿瘤生长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p53和bax mRNA的表达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陈思勤 朱克俭 李勇敏 周坚关键词:臭牡丹 黄酮 LEWIS肺癌 健脾消癌方对结直肠癌移植模型裸鼠NLRP3炎性小体表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方防治结直肠癌转移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抽取10只BALB/C-nu裸鼠作为空白组,其余裸鼠采用盲肠黏膜内注射HCT116细胞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模型,建模3d后取存活裸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消癌方高、低剂量组。健脾消癌方高、低剂量组分别予健脾消癌方41.6、10.4g·kg-1·d-1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以0.9%氯化钠溶液2mL/100g灌胃,连续给药4周,每日给药1次。Western Blot检测肝转移瘤组织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NK细胞数量,CSFE/7-AAD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比较各组裸鼠肝、肺、淋巴转移情况。结果:中药高、低剂量组肝、肺、淋巴结转移率均低于模型组(P<0.05),健脾消癌方高剂量组肝、肺转移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组裸鼠肝转移瘤组织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NK细胞数量及活性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消癌方高、低剂量组肝转移瘤组织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均有升高(P<0.05,P<0.01),NK细胞数量及活性均有升高(P<0.05,P<0.01)。结论:NLRP3炎性小体表达下调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病情进展,健脾消癌方可拮抗结直肠癌转移,提高结直肠癌移植模型裸鼠血液NK细胞数量及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有关。 王容容 蒋益兰 田雪飞 王其美 周坚 柏正平关键词:结直肠癌 肿瘤转移 免疫功能 蒋益兰辨治大肠癌肝转移经验介绍 被引量:4 2023年 蒋益兰教授认为,虚、毒、瘀并存是大肠癌肝转移的基本病机特点,注重后天脾胃的固护,采用健脾益气、化瘀解毒为法进行治疗,基于此创制防治大肠癌肝转移的经验方健脾消癌方。 王容容 杨张琪 蒋盛昶 蒋益兰 周坚 章茜 王其美关键词:大肠癌 肝转移 扶正祛邪 名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