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1篇蛋白
  • 1篇地区女性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散发性乳腺癌
  • 1篇杀伤
  • 1篇杀伤细胞
  • 1篇受体
  • 1篇受体基因
  • 1篇受体基因表达
  • 1篇女性
  • 1篇球蛋白
  • 1篇自然杀伤
  • 1篇自然杀伤细胞
  • 1篇作用机制研究
  • 1篇细胞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特征

机构

  • 3篇潍坊市益都中...

作者

  • 3篇王延东
  • 2篇韩兴华
  • 2篇刘迎欣
  • 2篇李海涛
  • 2篇邱振伟
  • 1篇董国民
  • 1篇尹华山

传媒

  • 2篇医学前沿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KIRs)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确诊的3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成年女性作为对照组。通过采集血液样本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两组中KIR基因及其配体的相关表达频率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患者中KIR2DL5A、KIR2DS2和KIR2DS3三种基因的表达频率显著降低,提示其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而KIR2DL1和KIR3DS1基因的表达频率虽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的基因组合分析表明,KIR2DS2和KIR2DS3在乳腺癌患者中表现出一定的保护效应,当KIR2DS2缺失时,KIR2DL2可能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此外,乳腺癌患者组中HLA-C1基因型的分布频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抑制性基因组合KIR2DL1+/HLA-C1C2+与乳腺癌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负性相关则体现在KIR2DL1+/C2+(p<0.001)以及KIR2DL1+/HLA-C2C2+(p=0.022)组合中。结论:KIR基因及其与HL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乳腺癌的免疫调控过程,为乳腺癌的免疫遗传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潜在参考依据。
韩兴华刘迎欣邱振伟王延东王修美李海涛
关键词:乳腺癌
BRCA1和BRCA2在胶东半岛地区女性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BRCA1和BRCA2在胶东半岛地区女性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胶东半岛地区女性散发性乳腺癌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BRCA1和BRCA2的表达.结果 ①BRCA1和BRCA2的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分别为49%(49/100)和50%(50/100);在乳腺良性病变中分别为80%(24/30)、83 33%(25/3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乳腺癌组织中BRCA1和BRCA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的大小及绝经与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BRCA1 和BRCA2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BRCA1和BRCA2在胶东半岛地区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变,可作为胶东半岛地区散发性乳腺癌监测指标,但在散发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独立的,不具有相关性.
尹华山董国民魏怀芬王延东
关键词:散发性乳腺癌BRCA1BRCA2
BMI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我医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的212例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根据体质量指数情况,将入选患者分成了163例的正常组(BMI<24 kg/m^(2))和49例的肥胖组(24 kg/m^(2))。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1)肥胖组内的乳腺癌患者,年龄相比于正常组明显更高,(P均<0.05);但在患侧构成比方面,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新辅助化疗占比,病理分期以及肿瘤浸润灶方面的对比中,肥胖组的数据显著更大,两者之间的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总淋巴清扫数、腋窝淋巴结分期及肿瘤组织学分级方面,两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BMI正常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相比较,BMI高者在分期、化疗比例更高,并且肿瘤的浸润灶更大,猜测可能是因为肥胖群体的脂肪厚度与乳房体积更大相关,所以在疾病的早期很难发现病变。
李海涛刘迎欣韩兴华李延芳王延东邱振伟
关键词:乳腺癌绝经BMI病理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